姜佳念
摘 要:時代的發(fā)展,管理理念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相對于其他機構來說,黨組織機構是國家構成的基礎,多年以來,我國一直以堅持黨的基層發(fā)展路線為目標,但是傳統(tǒng)的基層黨組織工作特征通常包含行政性、封閉性以及命令性,工作不但趨于單一和呆板,而且工作流程也較為復雜,根本無法體現出為人們服務的理念。而且隨著部分黨員覺悟性、政治修養(yǎng)以及工作興趣的漸漸衰退,另外加上一些社會的不正之風影響,導致工作懶散,態(tài)度隨意,甚至腐化,所以,要保證共青團所以干部都能具有持續(xù)的思想覺悟以及自我約束能力,進行“三嚴三實”的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新常態(tài);共青團工作;三嚴三實
隨著時代的改革和發(fā)展,新常態(tài)也體現出目前我國正處于重要的經濟轉型時期。除此之外,市場理念的變化勢必會影響到黨組織機構的關鍵發(fā)展,特別是在目前多元化的社會發(fā)展條件下,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都受到了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于一些黨組織干部來說,往往難以抵御一些物質的誘惑,進而產生貪腐違紀的情況,所以落實“三嚴三實”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新常態(tài)下共青團工作如何踐行三嚴三實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三嚴三實”對于共青團工作的作用
首先,“三嚴三實”是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種有效的方案,主要是體現出我黨對一些干部的行為進行約束,而且在目前市場狀態(tài)下,要求“三嚴三實”工作開展更具有長期性,同時也符合常態(tài)化的特征,這也是針對目前普遍黨組織機構存在的貪腐問題以及能力不足、責任不明顯等問題提出的一種預防方案。即如共青團為例,很多支部團都包含大量“身兼數職”的黨員干部,因為缺少黨務管理的時間與精力,進而導致黨建工作責任感不足,未能落實有效監(jiān)管,而是應付了事;還有一些在團內負責黨務工作的人員,并未通過專業(yè)的訓練,進而導致黨務工作了解不足,管控缺少科學性和有效性;另外,還有一些團部往往缺乏對黨建工作的認知不足,忽略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會產生重業(yè)務、輕黨建的錯誤思想;最后,還有一些團支部的黨建共存在質量問題,對于內部黨員的教育工作往往集中在單一的理念教育,對于一些深入生活、深入基層的活動體現較少。而“三嚴三實”理念則有效引導黨員干部管理者,同時對團組織內的青年團員進行有效引導,即將組織團員,引導團員以及保護團員的合法權益作為目標,也為黨組織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預備黨員[1]。
二、 新常態(tài)下共青團工作踐行三嚴三實的策略
(一)強化團內隊伍建設
若要讓共青團工作符合“三嚴三實”的規(guī)定要求,共青團管理干部則首先應當分析自身問題所在,同時審視自我,從而強化作風的整治。而一般來說,強化共青團團內隊伍建設是首先可以推崇的方法,而實施方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落實,即首先,強化學習工作,引導團員深刻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經典語錄,認真學習黨章黨紀,堅定思想與信念目標,從而將“嚴”、“實”理念緊密結合;其次,團部干部則應當強化與成員之間的交流,積極了解成員的思想動向以及主要需求,即如理想目標、發(fā)展方向、當前需求以及個人問題等等,從而保證團員與團部之間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最后需要體現更強的服務特征,“三嚴三實”即是一種服務的手段,主要是指團內干部接受團員的督促和審查,避免自身存功利主義、官僚主義以及享樂主義等不正作風,同時以所有青年團員的工作檢測結果作為發(fā)展核心,堅持基層引導,同時將側重和目標都集中在基層,資源也深入到基層,也是我黨群眾基層路線發(fā)展核心理念的一個重要體現。
(二)提升工作切實效果
對于“三嚴三實”的理念來說,“實”也是比較重要的中心思想,而在共青團工作中,實則應當體現在“辦實事、落實政策”,將提升團內整體青年團員的道德素質、職業(yè)素質以及創(chuàng)造力作為目標。而提升工作切實效果則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實現,首先是實際了解青年團員思想動向以及價值觀念,做好思想引導,并且進行分類和研究,了解他們的價值思想,幫助解決困惑,提供咨詢服務。同時在關鍵時期抓住機會,如在一些特殊活動中,就可以落實影響思想教育,同時還能將青年團員的夢想作為契機,將他們個人的夢想升華到民族、國家的層面上,以加大工作切實效率;最后是中心工作與團內工作進行結合,即如“學習榜樣”“進取的團支部”等活動,為團員的思想與品德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分為,同時善于組織和團結團員,以團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革為目標,將公益活動、社會服務以及科學創(chuàng)新都作為主要活動,從而讓團員處于積極向上的思想進步氛圍中[2]。
三、結語
“三嚴三實”工作,并不是一個短期的工作,它往往需要較長時期的落實和改革,特別是針對共青團這個組織來說,要保證運作的“三嚴三實”,加大共青團內部建設,體現出以個體團員需求和發(fā)展為核心的目標理念,同時體現從日常團組織工作的切實性、科學性以及持續(xù)性,也為每個團員生活、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都帶來重要的價值。這也是我國在群眾的基層路線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大進步,也是保證我國政治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 施景霞.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共青團和青年工作[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4(12).
[2] 林雋.共青團組織如何更好地發(fā)揮黨的助手作用[J]. 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