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城市“十三五”規劃建議數據說明書
■ 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
截至2016年1月13日,已有17個省會城市和部分經濟強市發布了“十三五”規劃建議。其中,合肥和拉薩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兩位數”的年均增速。
■最新數據
“十二五”期間,成都市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
■“十三五”目標
經濟總量目標——2020年GDP達到2010年的3倍以上;
對外開放程度——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0%,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5%。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4%;新設立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100只以上;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2%以上平臺載體建設成都市“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7:42.8:54.5工業力爭工業增加值達到6500億元,新增2個千億產業集群和1個萬億產業集群農業力爭農業增加值超過480億元服務業力爭服務業增加值達到9800億元左右,其中,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資金支持全市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達到80個以上;科技企業達到10萬家;創新創業載體數量達到400家,載體面積2000萬平方米以上科技產出科技創業者規模突破20萬人;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件
■最新數據
“十二五”前四年,太原市 GDP 分別增長10.6%、10.9%、8.4%和3.3%,年均增長8.3%,2015年 GDP 總量將達27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2.8萬元左右。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7.5%以上;
城鎮化率目標——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力爭達到75%,解決約60萬人的轉戶問題;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服務業占比達到60%以上;
環保目標——森林覆蓋率達到30%,市區優良天氣率達到80%左右,空氣污染指數下降15.5%。

■最新數據
截至2015年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為9600億元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分別達到46000元和20000元。2014年空氣質量總體水平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處倒數第4位,在13個省轄市中列倒數第1位,地表水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在副省級城市中處于末位。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8%左右;
全面小康目標——4年左右的努力,確保全市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經濟薄弱村集體年穩定性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到2020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6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52.5%以上。
■最新數據
2015年前三季度,杭州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2%、增速居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第二,全年有望突破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58.2%,信息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4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和9.6%。
■“十三五”目標
基建目標——到2020年形成250公里以上軌道交通骨架網絡,軌道交通分擔率占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的20%以上,公交出行分擔率達45%以上。
■最新數據
“十二五”時期,合肥市經濟年均增速預計在12%以上,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2和1.3個百分點。2015年生產總值預計將超過5600億元,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000元和15900元左右。截至2014年底,合肥市仍有21.56萬貧困人口,還有112個建檔立卡重點貧困村。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生產總值邁上萬億元新臺階,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8000美元。
■最新數據
目前福州全市農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已由2010年的14.9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6.2萬人,2015年可望再減少2.1萬人,將貧困人口縮減到4.1萬人。此外,2015年10月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福州位居第一。
福州新區擁有7個國家級、3個省級開發區,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占全市比重的20.1%、29.7%、33.5%。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9%左右;
GDP翻一番時間節點——2017年;
科技創新目標——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突破100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25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0%;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50%。
■最新數據
“十二五”期間,廈門市GDP年均增長約10.5%,人均GDP突破1.5萬美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工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接近60%,三產比重超過5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6%。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高于全省平均增長;
產業目標——第三產業比重力爭突破60%,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0%;
實現兩個“翻番”時間節點——2017年;
科技創新目標——研究與開發(R&D)占GDP比重達4%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
■最新數據
2014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7%,高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11.9個、7.4個百分點,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50.2%。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7.5%;
城鎮化率目標——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到75%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0%以上。
■最新數據
預計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300億元,五年平均增長9.3%,人均達到1.4萬美元;5個縣(市)區生產總值過500億元,10個縣(市)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10億元。
到2014年底,濟南市仍有市定標準貧困人口24.2萬人,其中省定標準貧困人口17.7萬人,國定標準貧困人口10.7萬人。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8%左右;
城鎮化目標——2020年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7%左右,按2015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62%計算,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轉移7萬人以上。
■最新數據
2015年,西安市經濟總量預計達到5900億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長率10.9%。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9%-10%左右。
西安市“十二五”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注:[ ]內為累計數;城鎮化水平由于統計標準改變,2010年基期值由原來的70.7%調整為69%,目標值也相應調整為73%。
西安市“十三五”發展指標體系

指標名稱“十三五”目標指標名稱“十三五”目標指標名稱“十三五”目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100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億元)5392森林蓄積量(萬立方米)320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6000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2]森林生態服務價值(億元)待測算城鎮調查失業率(%)4非公有制經濟比重(%)60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100五年累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萬人)60常住人口(萬人)<950城市PM2.5濃度下降[>12]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3.5城鎮化率(%)75水質優良比例(%)>7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9互聯網普及率(%)8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5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95科技進步貢獻率(%)63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5貧困發生率(%)<0.5全市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5.6世界500強企業設立公司級分支機構數(家)250城鎮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蓋率(%)>23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件/萬人)7外國金融機構數(家)5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軍民融合產業年營業收入(億元)3000進出口總額(億美元)500生產總值(億元)9400年科技成果交易額(億元)1000實際利用外資額(億美元)55生產總值年均增速(%)9耕地保有量(萬畝)430.66外貿依存度(%)30人均GDP(萬美元)2萬元GDP用水量(立方米)68國際航線條數(條)50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14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基層民主參選率(%)9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億元)1160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注冊志愿者人數占居民人口比例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18森林覆蓋率(%)48
■最新數據
2015年,預計南昌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將達到94%左右, 在全省11個設區市中,實現程度最高。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最新數據
“十二五”期間,青島市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年均增速超過17.7%,高于同期生產總值增速7.6個百分點。2014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2%。
2014年全市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7.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5.95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15.6%;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確定的PM2.5改善目標。
2014年底,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9.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7.5%左右
扶貧目標——3萬貧困人口。
■最新數據
“十二五”期間,長沙市地區生產總值邁上8000億元臺階,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6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1.5萬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1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0%,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3.5個百分點;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8件,市場主體達50萬戶。
■“十三五”目標
扶貧目標——完成85個貧困村、58489個貧困戶在2017年脫貧任務。
■最新數據
2015年,海口市醫療健康產業、互聯網產業、金融業、商貿物流業,2014年增加值分別占全省的43.7%、 40.2%、54.7%、53%。2014年,高新技術產業和低碳制造業兩者增加值合計186.7億元,占全市GDP近2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為80%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7%,到2020年GDP突破1600億元。
■最新數據
2015年,深圳經濟總量達到1.75萬億。2014年,有超過1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地區總部,30多家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或采購中心。“十二五”期間共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219名。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到2020年經濟總量要達到2.6萬億元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萬元;
科技創新目標——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4.25%,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79件以上;
人才引進目標——新引進高層次創新團隊不低于100個、海外高層次人才不低于2000名、博士后研究人員不少于2500名,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60萬人。
■最新數據
2015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1.8萬億元左右(將超過新加坡和香港),年均增長10.1%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3萬元。2011—2014年,廣州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1.2%)比GDP高0.7個百分點。2015年預計增長9.2%左右,增加值超過1.2萬億元。
■“十三五”目標
經濟增長目標——7.5%以上,到2020年達到2.8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8萬元左右。
產業目標——服務業年均增長8.2%以上,占GDP比重達到70%左右;工業年均增長7%,到2020年工業達7400億元。

六城市“十三五”規劃主要發展目標17.寧波環保目標力爭在2018年達到碳排放峰值經濟增長GDP年均增長8%左右,到2020年超過92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11萬元全面小康到2018年全市小康指數達到97%以上,且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年19.石家莊經濟增長7.5%以上;2018年退出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后10位18.東莞20.拉薩經濟增長GDP年均增長12%以上產業結構首次提出了凈土健康產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40%以上21.蘭州經濟增長到2017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邁上3000億元臺階產業結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6%;第三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5%扶貧扶貧對象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22.佛山經濟增長7.5%以上,到2020年達1.15萬億元科技創新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件環保目標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7.5%產業結構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5%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0%

五城市“十二五”期間主要成果寧波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0萬元人民幣,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81:1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6%和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左右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均鞏固在99%以上昆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00億元,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111元和11454元蘇州2015年GDP預計達到2082億元,年均增速11.89%,在全省的經濟首位度提升到29%。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3.07:48.09:48.84調整為2.68:37.42:59.9佛山2015年佛山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8000億元,五年接連跨越3個千億元大關,年均增長9.2%左右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