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波
摘 要:面對鉆井行業“寒冬期”的新形勢,如何把“低油價”影響變成“強身健體”有利時機,把生產經營的寒冬期轉化為錘煉隊伍作風、提升全員素質的機遇期,加大各類人才的培訓、培養力度,成為目前嚴峻生產經營形勢下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培訓;培養;專業技術人員
一、專業技術人員存在問題
(一)現場經驗不足,處理復雜情況能力有待提升
近兩年公司強化人才強企戰略,青年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大,提拔調整頻繁,多人提拔到管理崗位上,其余資歷老一點的優秀青年技術員也都在重點崗位上,另外,公司近幾年選派了較大比例的優秀大學生開拓海外市場,現在國內鉆井隊中,僅有5名工程師是2008年以前分配的,其中有2人是中專生,其余井隊的主要技術員是2010年分配的大學生,技術人員出現了斷層,工作時間短,導致工作經驗嚴重不足,遇到復雜情況不能及時處理。
(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綜合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公司開展“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活動以來,很好的激發了一線技術人員創新積極性,2009年至今共收集技術創新成果400余篇,從論文上報數量上看,是逐年遞增的,從論文質量上看,是不斷提高的。但是,通過對上報的技術創新成果綜合分析,技術人員仍然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技術人員創新意識還有待提高,根據《技術創新管理規定》技術人員每季度應上報創新成果,但實際上每次評審前都需要辦公室一再督促提醒,二是技術人員創新思路還不清晰,多數上報的技術創新成果是對口井、鉆井工藝的總結,技術創新首先就是在于對已有的技術進行全面分析、梳理的基礎上。三是技術人員的綜合技術水平有待加強。通過一年的技術工作分析,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在技術監控上還有盲點,在技術措施的執行上還有欠缺,導致技術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問題。
(三)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有待加強
主要表現為四方面:1.業務理論學習意識不強。公司利用一切機會組織技術培訓班,致力于提升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但是專業技術理論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主要還是要依靠平時的學習積累,部分技術人員忽視了日常的學習,主要體現在技術比武時,多數人員理論考試成績不理想。2.實踐操作能力不強。部分技術人員因為個人懈怠或者是隊上不敢放手讓技術人員操作練習等原因,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較差,明明是都學過的知識,遇到實際復雜情況就慌了手腳,不能及時有效處理。3.忽視文化學習,導致文字總結能力不強。主要體現在上報的論文寫作水平較差,從論文的格式、排版、文字的組織、公式的編寫、表格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另一方面,不注重文字寫作能力學習,導致上報的述職報告、工作總結等材料,水平較差。4.協調溝通能力不強,部分技術人員會出現與井隊正副職或者職工因溝通不良出現各種矛盾,以致出現工作積極性下降,甚至消極怠工或者粗暴對抗的現象。
二、主要措施
(一)調整技術人員職能分工,改進培訓方法
要求工程師24小時住井,強化技術措施的執行,由技術辦公室安排住井工程師兼職導師,帶領技術人員學習對復雜情況的處理,并對每一次處理情況認真撰寫總結。充分利用QQ群,電子郵箱等網絡工具,由技術辦公室每周帶領技術人員學習1個案例,主要分析公司在鉆井過程中遇到的復雜情況、出現過的技術事故等,同時,大家可以及時交流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技術人員可以把遇到的問題發送到QQ群討論,或者發送給主管師,由主管師進行解答。每季度生產例會后組織1次考試,考試內容以本季度發送的復雜情況處理為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法,組織技術人員到相關單位學習,到管具公司學習各種接頭、工具的使用,到地質公司學習地層的分析、特點,到測井公司學習看圖,到定向井公司學習定向知識,增強職工的實踐能力,防止紙上談兵。請相關專家來公司授課,重點講授鉆井新工藝、新技術,開拓思路,提高能力。每個季度組織工程師短期培訓班,由技術辦公室有針對性的就一個課題進行講解,著重講解區域鉆井技術、特殊工藝井技術、新工藝、新技術或者為技術人員解疑答惑、組織交流座談。每次技術例會要求工程師將問題寫在紙上上交技術辦公室,由鉆井主管師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講解。
(二)充分利用“技術人才團隊創新工作室”
不斷優化技術人才創新工作環境,建立完善技術人才團隊創新的長效機制,依托創新工作室,加大重點課題、施工難題的技術攻關力度,保證月度有課題立項、季度有創新成果、半年有評比展示、年度有成果轉化,切實把創新工作室建設成技術交流的平臺。通過組織上報成果人員參加不定期技術研討會、季度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會、月度總結會等形式,激發大家的創新意識,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圍繞專業技術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課題攻關、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等創新創效活動,通過工作室開放學習、網絡平臺交流等形式,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創新發展。加大工程師輪崗鍛煉的力度,建立工程師輪崗鍛煉的長效機制,促進工程師輪崗的合理流動,工程技術員交流掛職每次可2-3人,每次掛職3個月。掛職期間,督促工程師多跑、多看、勤學、苦練,培養工程師博聞、善問、敏思、勤學的素養,引導工程師有意識的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和正確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形成創新的思路,成為創新的人才。
(三)強化激勵機制,提高技術人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廣泛開展公司“金鑰匙”技術競賽、技術創新成果評審、技術比武、“科技之星”、“希望之星”評樹等活動,利用網絡、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優秀技術人才的典型事跡,公司準備籌建創新文化廣場,召開科技大會,評選表彰“十大創新人物”和“十大創新成果”,在全公司形成崇尚科技、人人創新的文化自覺。利用技術例會、培訓班等機會安排技術人員脫稿述職,用精煉的語言總結一個階段的技術工作,提高文字總結能力。利用生產間隙,聘請專家教授,給技術人員講授人際溝通、心理調適等方面的知識,組織小規模座談會,交流工作心得、生活難題等,及時掌握技術人員的思想動態,梳理思緒,扎實推進心田工程向基礎管理滲透、向班組崗位下沉,把全體干部員工的思想統一到公司決策部署上,形成奮發進取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