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英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現代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應該與時俱進,要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探索高職會計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會計;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
一、傳統會計教學不足之處
(一)課程體系設置的不足
既然是高職院校,則學校在培養過程中要用相對應的課程體系來體現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這樣才能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但是現階段看來,很多的院校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按學科體系要求設置的課程,這樣由于過于強調學科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就被束縛在知識的系統性、學科性、完整性上。另外,這些學校設置的課程,有些甚至就是傳統的專科院校或者大學課程的翻版。由于盲目照搬課程,理論課與實踐課被認為劃分,課程的內容又相互想交叉,這樣就會造成理論學習的胡亂。這種課程模式教出的理論,僅僅為了用于考試,對實踐沒有幫助;相對的來說,實踐也不能很好的支撐理論學習。由此可想,培養出了的學生,很難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二)教材本身的缺陷
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是學校課程培養最具體的體現形式。教材的選取至關重要,不僅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起著重要作用,也保證著教學質量。但是目前,各高職的會計教材旨在“應用”,實則存在較多缺陷,例如內容偏多,理論偏深,對實踐重視不足,甚至有些自編教材但質量不高,還有些存在著印刷問題。所以,教材的編寫尤為重要,應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能照本宣科,并且應該有詳盡的內容,實用的規范,體現高職會計教育特色。
(三)教學場上的不足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的同時,在理論教室進行理論教學,在實驗室進行實踐教學,但是理論教室只有較少的器材,只有一個黑板,實驗室建的數量也較少,這樣要進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時候很困難,尤其當理論教室和實踐教室相距較遠的情況下,更不利于開展教學活動,因此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比如,教師在講課講到會計報表,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實踐項目時,需要的是學生的動手實踐,更需要多媒體設施的輔助作用,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加具體化;但是由于理論教室本身的器材限制,不能與實踐教室相結合,不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四)教學隊伍的建設以及教學方法的不足
優良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對于高職院校搞好教育質量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自身要具備充足、豐富、系統的理論知識儲備,但另一方面也要具備扎實的,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現階段存在的教師師資問題主要從這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理論性較強的教師,這些大多是大學畢業了就從事教學工作,因此理論充足但實踐不夠,另一個就是實踐性較強的教師,由于在一線工作較久,在單位實踐充足,但是缺乏較強的理論基礎。由此兩者要互補。
教學方法方面,眾所周知,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時,一味地“填鴨式”“滿堂灌”式教學方法,只想著完成教學任務,講完理論就可以了,這樣就沒有理論與實踐結合,造成學生只會被動的接受考試,為考試而考試,為考試而學習,由此可想,師生之間的交流會大打折扣,更加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被動的學習,學生也會缺乏積極性,這對以后在學生進入企業工作的時候,造成缺乏分析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利于學生對職業的判斷能力和適應能力。
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設置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再根據培養目標,按照會計專業未來崗位的職業要求,設置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并且這些融合,要在內容上保持銜接一致,不僅要扎實的學習理論知識,更要在此基礎上,通過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識別記賬憑證種類,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訓練,達到完全掌握會計核心計算的能力。
(二)使用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相融合的專業教材
教材選取尤為重要,教材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并且要兼顧理論與實踐,遵循科學,合理,實用的原則以及創新精神。加入實踐內容,和實際企業在會計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或者選取理論與實踐相配套的教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建設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室
對于目前高職院校傳統的理論教室與實踐教室相分離的狀態,必須要建設教學,實驗,實訓,考核為一體化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室,這樣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室應該配置會計教學常用用具,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施等教學資料,進行多媒體教學,實物的展示,實訓學生演練,強化實踐考核等,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
(四)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構建一體化教學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會計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對于理論充足,實踐欠缺的教師應定期到企業實訓或者兼職,增長實踐經驗,積累工作經驗,鼓勵教師參與各種學習和繼續教育。另一方面是,要多引進企業事業單位,會計事務所等單位理論基礎、實踐經驗都較為豐富的企業人員到學校兼職教師,從而培養出一支專業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豐富的會計教師隊伍。
在教學方法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在同一教師教學的同時,把教師安排在同一理論實踐教室內,由同一教師進行系統的理論實踐演練,摒棄傳統填鴨式教學,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一體。這種模式的好處明顯可見,可在教室理論結束的同時進一步進行實踐演練,這樣學生在學完理論之后,立刻用于實踐,這樣鞏固了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把書本知識用于實際操作,真正實現教、學一體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會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質量提高,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校培養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實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構建高職會計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有效使理論聯系實踐,使抽象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操作技能,這對于學校師資力量的提高,對于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實踐能力的操作,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陶曉峰.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D].南昌大學, 2009.
[2]凌世壽,李上田.構建高職會計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思考[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36-39.
[3]蔣湛波.高職會計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