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仇欣欣 宋紅英
(沈陽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模式研究
◆王 華 仇欣欣 宋紅英
(沈陽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針對工程管理虛擬仿真教學模式問題展開研究,構建具有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的虛擬仿真實踐教學系統平臺運行架構,對平臺管理模式建設進行改革實踐探索;建設承接校企合作需求的工程管理虛擬仿真實踐教學管理平臺,為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學習內容 管理機制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虛擬仿真教學依托仿真實驗工作環境以及仿真實驗系統,教學信息量大、直觀、全面、客觀,打破現有的實踐和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限制,已成為工程實踐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很多高等院校已經開始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通過對施工項目建立三維虛擬仿真環境,分析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工程管理虛擬仿真教學的培養模式和運行機制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建設的目標就是高效管理實驗教學資源,實現校內外、本地區及更廣范圍內的實驗教學資源共享,滿足多學科專業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需求。平臺整合學校購置的實驗軟件,通過系統間的無縫連接,使之達到整體的實驗效果。
開放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管理和共享平臺的基本架構見圖1。

1.主要仿真模塊構成
包括工程項目管理模塊、工程造價管理模塊、工程合同管理模塊和工程管理BIM設計實施管理綜合模塊四個部分。
2.主要的功能層次構成
(1)第一層次——是專業學習基礎課程入門階段的模擬仿真實踐,鞏固理論基礎,增強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2)第二層次——開放型綜合實驗的構成。
(3)第三層次——創新科研型實驗的構成,以學生科研創新為基礎,以各類競賽為切入點。

綜合來看,虛擬仿真實訓具有以下特點:
1.情景性。全部訓練在三維場景下進行,學生模擬真實,彌補了下現場難的困難。
2.過程性。虛擬仿真實訓以真實工程項目為背景,以施工工藝為主線,以技術規范為指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3.交互性。實訓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設有項目設計、施工組織、項目管理、造價分析等環節,可以在網絡環境下由學生自主操作,突出了技能訓練。
工程管理虛擬仿真實驗實踐教學應面向社會變革和教學實際需求,構建虛擬仿真實驗實踐教學一體化模式,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得到增強。不僅能夠推進專業課和綜合設計實踐的教學需求,還對挑戰杯、BIM大賽等提供有力的軟硬件的支持和保障。同時,工程管理專業學生通過與企業聯合開展仿真案例教學培訓,積極參與生產實踐,從而提升學生就業的能力優勢。
[1]李慧,張靜曉.開放型工程管理專業仿真實踐教學構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01):116-121.
[2]熊梅.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與改革探討[J].價值工程,2012,(12):237-239.
[3]鄒祝英,彭文武.仿真教學在工程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02):146-149.
[4]孟永東,田斌,劉德富.基于 Web3D技術的工程施工可視化仿真應用研究[J].水力發電,2004,(0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