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亭 李家庚
?
李家庚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經驗
黃亭1李家庚2△
1.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碩士研究生2013級(武漢 430061);2.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武漢 430061)
摘要:目的總結李家庚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經驗。 方法列舉李家庚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一例經典醫案并作分析討論。 結果李家庚教授認為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的主要病機是濕熱氣血搏結致血敗肉腐,故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是治療的主要原則;緩解期的主要病機是脾腎兩虛、瘀血內阻,故補益脾腎、活血止血是治療的主要原則。 結論李家庚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經驗對臨床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滯下;李家庚; 潰瘍性結腸炎; 經驗
李家庚教授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經驗繼承人、省特色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院長。李師善治疑難雜病,醫術高明屢起沉疴,筆者現特將李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例分享于同道。
潰瘍性結腸炎從西醫的觀點看是一種以直腸、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炎癥為特征的慢性非特異性疾病[1],從中醫的觀點看屬于“滯下”“痢疾”(“休息痢”或“久痢”)等范疇[2]。本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腹脹、黏液膿血便等,主要臨床特點為:病程長且難治愈、易復發且并發癥多等[3]。本病病因可能與飲食、感染、免疫、勞累、遺傳等因素有關[4],病機主要是外感濕熱、疫毒加飲食內傷,損及脾胃大腸。
張某,女,32歲,2014年2月14日初診。大便反復帶血3年余。曾檢查示:①潰瘍性結腸炎,②痔瘡。近日勞累后又發大便帶血,時干嘔,咽干。納差,寐一般。舌紅苔薄黃脈細弦。辨證屬濕熱下注、氣血不調。治以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處方:烏梅10 g,黃連6 g,黃柏10 g,黃芩10 g,茜草20 g,側柏炭15 g,地榆炭15 g,槐花10 g,仙鶴草30 g,棕櫚炭15 g,生地黃15 g,牡丹皮10 g,白芍12 g,烏賊骨15 g,竹茹10 g,紫蘇梗10 g,玄參12 g,黃芪15 g,炒白術15 g,防風15 g,砂仁8 g,生甘草8 g。14劑,日1劑分3次服,大火煎開后小火熬20分鐘。
二診:大便用力時帶極少褐色分泌物,舌脈同前。續上方加小薊15 g,白及20 g。14劑,服法及煎煮法同前。
三診:未見便血,大便僅有少許白色黏液,余無特殊不適,舌脈同前。肛門鏡檢復查示:潰瘍性結腸炎,無感染。續二診方加茅根10 g。14劑。其后患者病情穩定間斷來診。
四診:2014年9月18日,訴已孕22周,大便未見血,僅有少許白色黏液,望服中藥保胎及鞏固病情。另訴右耳有異物感。舌暗紅苔薄黃脈弦滑。病情已由活動期轉為穩定期,辨證屬脾腎兩虛,瘀血內阻。治以補益脾腎、活血止血。處方:川黃連6 g,黃芩10 g,生地黃15 g,牡丹皮10 g,白芍12 g,茜草20 g,側柏炭15 g,仙鶴草30 g,小薊15 g,白及20 g,太子參10 g,黃芪15 g,陳皮10 g,山藥15 g,云茯苓15 g,女貞子10 g,墨旱蓮30 g,炒杜仲15 g,淫羊藿20 g,砂仁20 g,金銀花15 g,連翹15 g,白頭翁15 g。10劑,一日服1/2劑。一直隨證加減維持治療至2015年1月15日,患者丈夫特來鳳凰門診報喜:患者順利產下一個七斤八兩男嬰,母子平安。其后截止至2015年6月4日患者仍間斷來診,均未訴特殊不適。
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的主要病機是濕熱氣血搏結致血敗肉腐,故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是治療的主要原則[5]。活動期方用烏梅、川黃連、黃柏,有烏梅丸之意,現代臨床觀察表明[6]烏梅丸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上與柳氮磺胺吡啶的臨床療效無明顯差異,可顯著改善癥狀。其中烏梅澀腸止瀉,川黃連清肝瀉火且走中焦腸胃清熱燥濕,黃柏入下焦清熱燥濕?,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黃連、黃柏具有廣譜抗菌功效,可明顯抑制金葡菌、痢疾桿菌等[7];針對便血,用茜草、側柏炭、地榆炭、槐花、仙鶴草、棕櫚炭共奏止血、止痢之功,且促進潰瘍面的收斂及愈合[8]。用生地黃、牡丹皮涼血活血、使止血不留瘀;針對腹痛,用白芍緩中止痛、烏賊骨制酸止痛;針對干嘔,用竹茹、紫蘇梗和中止嘔;針對咽干,用玄參滋陰;患者病癥由勞累誘發,加用玉屏風散——黃芪、白術、防風增強機體正氣;用砂仁既溫脾止瀉改善臨床癥狀又化濕開胃促進藥物吸收;最后用生甘草調和諸藥。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李師告誡吾輩:“未有久痢而腎不損者”,故緩解期重在補益脾腎,加用山藥、云茯苓、女貞子、墨旱蓮、炒杜仲、淫羊藿。且患者懷孕,一方面要用補脾腎的藥物起保胎的作用,一方面要去烏梅、烏賊骨等藥物以防收澀太過、瘀血內停而影響胎兒發育。李師切入病機、辨證準確、遣藥精準,對吾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極具指導意義。
分析醫案不難得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啟示:第一個方面關于病因,可見“勞累”與“遺傳”的重要性。潰瘍性結腸炎病因與飲食、感染、免疫、勞累、遺傳等因素有關,其中“勞累”是本病較常見的一個病因,結合本醫案發現:患者初診正是由勞累誘發。患者本身脾胃失養,勞累則脾胃更虛,以致完谷不化、清濁不分,下迫積垢伏邪之大腸則見腹瀉伴黏液膿血,提示吾輩臨床應囑患者慎起居顧脾胃以防疾病復發。另外“遺傳”也是本病較常見的一個病因,患者訴其子出生后不久也有腹瀉等癥狀,結合本醫案發現:患者體內積垢之毒可通過孕育傳于其子,提示吾輩“未病防治、既病防變”,可趁患母哺乳期給予止瀉中藥間接喂予患兒;第二個方面關于辨證論治,需對活動期和緩解期分期辨證論治?;顒悠诘闹委熤饕杈徑獍Y狀故以祛邪為主,宜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此外為防祛邪傷正應加酸收之品。而緩解期的治療則主要需預防復發,故以扶正為主,宜補益脾腎、活血止血,此外為防扶正留邪應加清熱利濕之品;第三個方面關于療程及藥量,需因人而異。根據李師的臨床經驗,療程短則一年半長則終身。穩定期后應繼續維持原劑量治療兩個月左右,視患者病情緩解程度再酌情逐漸減少藥量,改為一日服用1/2或1/3劑。
目前西藥治療不外乎用柳氮磺胺吡啶制劑、免疫抑制劑或激素等,療效不佳、不良作用大且停藥后易復發;病情嚴重的患者考慮手術切除病變部位,但術后并發癥多,如增加了女性患者不孕的概率;而中藥治療首先療效顯著,可在短期內緩解腹痛、便血等癥狀。其次無明顯毒副作用,且可抑制西藥導致的毒副作用,如恢復肝腎功能等。再次因中藥修復黏膜的能力較強[9],長期堅持中藥治療還可從根本上降低復發率。綜上可知中醫藥可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描繪更為廣闊的藍圖[10]。
參考文獻
[1]陳曉楊.田振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 (11):2297.
[2]李燕,史成和.高忠英教授應用烏梅丸加減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經驗[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4):322.
[3]趙寶明,張書信.大腸肛門病學[M].上海: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289.
[4]邱德凱,馬雄,李治平.難治性消化系統疾病[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49.
[5]高文艷,朱虹,林一帆.王長洪教授清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12):196.
[6]莎比亞·沙吾提.烏梅丸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8例臨床觀察[D].新疆:新疆醫科大學,2010.
[7]李云海.加味白頭翁湯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結腸黏膜損傷修復作用的機理研究[D].湖北:湖北中醫藥大學,2012.
[8]占新輝,符思,王穎,等.王微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4):702.
[9]王新月,王建云.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藥治療的關鍵問題與優勢對策[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2):265.
[10]彭月芹,倪秀軍,楊耀文,等.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臨床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3):565.
通訊作者△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9.015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9-1237-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劉言言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