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芳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興仁 562304)
牛支原體肺炎的診治方法
陳安芳
(貴州省興仁縣大山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興仁 562304)
隨著我國養殖業的大力發展,很多人都在轉變觀念,開始自主創業,購買大量的奶牛或者其他畜牧動物進行養殖,其給人們創造了一定的價值,也使很多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近年來牛支原體感染所引發的支原體肺炎現象非常嚴重,給養殖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為了降低養殖戶的損失,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需對病情進行有效分析后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加以控制。基于此,現對牛支原體肺炎診治工作進行探究,為后期治療提供一定的借鑒。
牛支原體;肺炎;診治方法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已從乳腺炎患牛體內分離出牛支原體,經過深入分析后得知牛支原體是造成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若沒有及時加以有效控制,會誘發牛乳腺炎、角膜結膜炎等癥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誘發流產、不孕不育等現象。牛支原體肺炎發病迅速,常規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死亡率較高。因此為了提高牛支原體肺炎治愈率,為養殖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本文主要從牛支原體臨床表現癥狀、病例變化特征以及診斷方式等層面開展深入地分析,以此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加以應對,促進我國養殖業地持久、有序發展。
牛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癥狀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急性牛支原體肺炎。在牛群中起初只有個別的牛出現一定的臨床癥狀,在短時間內牛群發病率持續增加,病牛大都表現出食欲下降、高燒不退、精神萎靡不振等,有的病牛還會出現劇烈地咳嗽,對胸部進行診斷會伴有一定的喘息或者哨笛聲音。第二種類型是慢性牛支原體肺炎。慢性病癥的牛群中大多數犢牛身體健康,食欲正常,眼睛或者鼻腔部位有少許的液體狀或者膿性分泌物排出。患牛體溫基本趨于穩定,會伴有單發性的干咳癥狀。對患牛進行胸部聽診可知其身體內部有哨笛、哮喘聲音,胸部前腹側呼氣現象較明顯。
對病牛的支原體部位進行全面檢測得知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一是患牛胸腔與肺部與正常牛群的胸腔部位不管是在顏色上或是組織結構上都有較大的差異,而且肺部有少量的積液,局部有壞死組織;二是患牛心臟冠狀脂肪呈膠凍樣,并伴有出血現象;四是患牛氣管、喉頭部位有少量出血點,并有膿性滲出物流出;五是患牛膽囊部位腫大;六是患牛脾臟部位有明顯的皺縮現象[1]。
按照病牛的不同臨床表現癥狀,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診斷,聽診局部肺泡音減弱或者消失。牛支氣管肺炎的主要癥狀是急性患牛表現出咳嗽、氣喘、胸部聽診肺泡呼吸音增強等癥狀,而慢性患牛主要表現出咳嗽、呼吸困難,胸部有濕啰音等臨床癥狀。
4.1 對因治療
針對患牛的實際表現癥狀,對其致病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后,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在治療牛支原體肺炎的眾多藥物中,泰拉霉素是首選藥物,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再者可選擇喳諾酮類藥像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四環素類藥物像四環素等也可供選擇。
4.2 對癥治療
針對患牛的具體表現癥狀采取對癥治療的方式進行。比如對出現咳嗽、發熱癥狀的病牛可使用地塞米松或者安乃近等藥物進行治療,提高患牛的治愈率。
4.3 支持療法
對患牛進行體內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度方面的檢測,若發現酸堿度處于不協調狀況,應為患牛補充一些含碳酸氫鈉或者氯化鉀類的藥物。針對食欲不振的患牛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提高患牛自身的免疫性能,加快病情地康復。
5.1 強化牛群的引進管理力度
養殖場在引入新牛種時應注意盡可能避免從發病區或者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引入牛種。所引入的犢牛應在引入前一個月進行斷奶并使用粗飼料與精飼料搭配進行喂養。在運輸前需對所有的牛種進行疫苗接種工作,并對牛群進行檢測,以避免引進有傳染病的牛。所引入的牛群應放置在單獨的牛圈為期觀察一個月以上,待無其他不良病癥現象時方可將其與健康牛群放入一起。此外,飼養人員還應注意勤打掃牛舍,確保牛舍干凈整潔,通風質量良好。若牛舍中牛群過多,應適當增加牛舍,防止出現過度擁擠現象[2]。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牛群應進行分開飼喂,在飼料的選擇上也要科學有效,確保牛群得以健康成長。
5.2 撲殺處理重癥病牛,做好有效隔離
養牛場應采取封閉式管理模式,對有疫情存在的養牛場應進行封鎖,杜絕病情的蔓延,將病牛進行有效隔離,并進行疾病的監測。針對病情惡化,無治療可能的病牛應采取無害化處理或者撲殺處理的方式加以解決。
5.3 定期消毒
由于牛自身抵抗力較差,一旦牛圈中有感染病毒的病牛,若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則會使疾病迅速蔓延,甚至危及到整個牛群。因此飼養人員應每日對牛群進行觀察,發現病牛應立即將其防治在隔離區域進行治療,并對牛場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疾病的傳播。此外,還應對牛糞便等雜物進行每日清理,減少細菌的滋生,創設干凈的牛舍環境。
5.4 加強飼養管理
作為飼養管理人員,應定期對牛場進行打掃,確保牛場內干凈、整潔,每日做好牛場的通風工作,使牛群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針對不同年齡段以及不同種群的牛應進行分開喂養,并在飼料的選擇上要科學有效。牛群密度也要適當,以免發生擁擠等不良現象,影響牛群的正常成長。
5.5 盡早治療
飼養管理人員每日應對牛群中的個體進行觀察,一旦發現有不良癥狀的牛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于支原體肺炎性牛群,在初期治療中可使用抗生素進行輔助治療,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在藥物的選擇中考慮到牛支原體無細胞壁,因此使用細菌蛋白質合成類藥物較為恰當。
綜上所述,通過對牛支原體肺炎臨床表現癥狀的深入分析后,提出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大大增強患牛的治愈率,效果較為顯著。此外,養殖場在日常管理中,不管是在牛群的引進管理工作中或是后期飼養管理方面都應進行科學管理,統籌規劃,提高管理力度,為牛群創設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促進牛群得以健康成長,為養殖場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1]何金箭.傳染性支原體肺炎在肉牛養殖中的診斷[J].中國畜禽種業,2015,(06):77-78.
[2]吐爾遜尼亞孜·哈力克.牛傳染性支原體肺炎的防治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
(編輯:張淑鳳)
S858.23
B
1006-799X(2016)18-0083-02
陳安芳(1977-),男,貴州興仁人,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預防及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