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顯軟
(四川省瀘縣石橋畜牧獸醫工作站,四川 瀘縣 646105)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預防與控制探討
刁顯軟
(四川省瀘縣石橋畜牧獸醫工作站,四川 瀘縣 646105)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病情發展加快,而且傳染性極高,對于養殖業中豬的養殖影響較大,需要及時的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主要探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預防與控制,全文在具體論述中首先分析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流行病學以及臨床癥狀,其次分析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理變化,最后重點分析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預防與控制。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預防;控制;研究分析
豬的養殖在我國許多地方屬于重要的經濟來源,而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可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同時產生相應的衛生問題,其中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變異株引起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就屬于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根據相關統計學資料顯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仔豬中的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超過50%,患病的母豬其流產率超過30%,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控工作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預防與控制探討如下: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引起的,該病毒屬于單股正鏈RNA病毒,病毒本身的傳染性極強,豬是該病毒的唯一宿主,其它物種不會受到該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傳播途徑較多,比如:口腔、鼻腔、肌肉、腹腔以及生殖道等,其中主要通過豬的呼吸道實施傳播,而母豬與仔豬之間的傳播,通常在母豬的子宮或者是出生后傳播。病豬與健康煮接觸后可在短時間內發病,其中易感豬群主要是仔豬以及妊娠母豬。出現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原因在于豬舍的環境條件太差,豬舍內豬的密度較大、豬舍長期處于高熱高濕環境等[1]。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存在一定的潛伏期,潛伏期從3~37天不等。典型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豬的體溫會明顯升高,正常豬的體溫在38~39.5 ℃,而患病后豬的體溫可達到41~43.5 ℃。
2)呼吸困難,隨著病情的加重,豬可出現喘氣、腹式呼吸以及不規則呼吸等。
3)病豬可出現尿黃、便秘,同時表現出食欲不振,伴隨有打噴嚏、咳嗽等癥狀。
4)伴隨有結膜炎的表現,皮膚發紅,病豬的四肢以及腹下部位出現紫紅色斑塊,耳部存在發紺。
5)病程較長的可出現貧血、全身蒼白、四肢無力等。如果是妊娠期母豬,則極易出現流產、早產以及死胎等[2]。
病理變化也是研究和診斷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重要方面,病豬的心臟部位、膀胱部位以及肝臟部位在顯微鏡下可見出血性梗死以及滲出性炎癥,有梗死病灶存在于病豬的脾臟表面,病豬腎臟表面出現土黃色,而且有較小出血斑的存在,除此之外,血斑也存在于扁桃體、肝臟、心臟、腸道、皮下以及膀胱等部位,少數病豬的胃腸道出現了出血、壞死以及潰瘍等[3]。
鑒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對豬群可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到養殖戶的切身利益。因而需要對不同時期的豬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早期的預防和控制,在防控過程中主要遵循“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監控、早消毒、早撲滅、早免疫”的原則。具體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4.1盡量降低外來豬的引進量
對于畜牧養殖戶而言,其不同時期的豬群應保持穩定,在這方面可采用自繁自養,所有的仔豬均來源4.2強化養豬場的消毒管理
于養殖場內部或者是本地,這樣能夠降低養豬場引進外來豬的比例,從而能夠有效地預防外來豬本身攜帶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降低了豬群內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病率。對于必須引進外來種豬的養殖場,在正式進入養護場內,必須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種豬相關疫苗的注射記錄、種豬的全面健康體檢等,只有健康的、符合要求的才能進入養豬場。
造成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豬舍的環境較差、存在高溫高濕條件,對此應做好豬舍的管理工作,在夏秋較為炎熱的季節,定期對豬舍進行降溫工作,每日及時清理豬舍內排泄物,同時保持豬舍內具有良好的通風,同時根據豬舍內豬的密度、豬的大小等合理的確定消毒頻率,常規條件下每月必須對養豬場進行1次徹底的消毒,如果養豬場周邊出現了感染疾病,此時的消毒應增加到2~4次。最大程度的保證豬所處的環境中沒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的存在[4]。
4.3重視日常飼養管理
飼養既能促進豬的生長,同時還能提高豬的免疫力,所以日常飼養管理應高度重視,比如在夏季炎熱季節,需要增加豬的飲水量,豬舍內的飲水最好采用活水,這樣能夠保證豬舍內豬引用的水處于潔凈狀態,無污染,避免病毒通過飲水造成感染,保證豬的飼料來源可靠,富有營養,根據實際情況可在飼料中增加一定的添加劑等,提高豬的自身免疫力。
4.4病豬的正確處理
對于確診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應及時的隔絕,防止病豬對其它健康豬群造成的影響,與此同時在病豬的而隔離區域周邊也應做好消毒和防護措施。對于出現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母豬生產的死豬以及因病死亡的豬均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與此同時死豬、病豬的豬舍需要進行徹底的殺菌消毒處理,存活的感染病毒豬群在經過全面檢查,沒有感染性,各項指標正常后方可與其它豬群共同飼養。
對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尚沒有有效的預防藥物,在日常管理中應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以及病因等有全面的認識,從而才能根據相關病因及時的采取措施做好早期的預防和處理,降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生率。
[1]李茂寧,伍和明,覃慶玉,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防控措施[J].廣西畜牧獸醫,2014,(6).
[2]張正鳳,劉永恒,葛東紅,等.豬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三種疫苗組合免疫對比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1).
[3]王學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斷與防治[J].當代畜牧,2014,(23).
[4]張德文,史本宏,張光秀.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預防與控制方法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2013,(3).
(編輯:晏兵兵)
S858.285.3
A
1006-799X(2016)16-0054-01
刁顯軟(1965-),男,四川瀘縣人,工作員,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