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蓉
(四川省南江縣畜牧站,四川 南江 635600)
南江黃羊肉用新品種推廣應用技術
胡小蓉
(四川省南江縣畜牧站,四川 南江 635600)
南江黃羊是我國畜牧科技人員歷經40余年時間培育而成的我國第一個肉用山羊新品種,其主要研究成果屬國內領先,被譽為亞洲第一羊。迄今已推廣在全國四面八方,累計推廣達數十萬只,南江黃羊已遍及中華大地。經全國各地再擴繁推廣,南江黃羊在全國總量已達千萬只,創社會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
南江黃羊;肉用山羊新品種;推廣應用
南江黃羊是在四川省大巴山區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四十余年人工選育而成的肉用山羊新品種,除具有優良的生產性能外,還具有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板皮品質優、抗逆力強、適應性廣的特點,適于我國大部分農區飼養。
南江黃羊不僅適應我國南方亞熱帶農區,也適應北方亞熱帶向北溫帶過度的暖溫帶濕潤、半濕潤生態類型區,如秦巴山區、武陵山區、黃淮海區、黃土高原區的生態環境以及云貴、青藏高原水熱條件較好的區域,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表現更好。迄今,已推廣到全國28個?。ㄊ小⒆灾螀^),累計達15萬余只,經過各地的再度擴繁,南江黃羊在全國的量已達千萬只以上,累創社會經濟效益數十億元。各引種地區在純繁和雜交利用上均收效顯著,對我國大多數山羊品種的肉用經濟性狀都有明顯的改良效應,特別是利用南江黃羊公羊改良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本地山羊效果更為顯著,特別是改進產肉、繁殖性狀,增強抗逆力。因此,南江黃羊是全國各地改良肉山羊生產的最佳品種選擇,已對我國肉山羊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1羊舍的選址及建設
羊舍的建設首先應符合肉用山羊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活習性,同時應根據其生產特點、經營管理方式等進行選址建設,達到“因地制宜、經濟適用、布局合理、科學環保、功能齊全”的目的。
3.2飼養方式
南江黃羊是在大巴山區放牧飼養條件下培育而成,具有合群性強、好干燥、愛清潔、善登山坡、喜攀懸崖、嗜食高草、抗逆力強、采食面廣、適應性強等生活習性。
3.3飼養管理技術
南江黃羊的飼養管理有種公羊的飼養管理、繁殖母羊的飼養管理、哺乳羔羊的飼養管理、肥育肉羊的飼養、過渡羊群及后備羊群的飼養管理等。
3.3.1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分為配種期的飼養管理,要保證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應在18%以上。休閑期的飼養管理,除放牧運動外,應補給足夠的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3.3.2繁殖母羊的飼養管理 分為空懷期的飼養管理保證中等以上體況,受胎率可達80%~85%。懷孕前期的飼養管理,要保證自身所需營養供給,還要保證胎兒所需營養供給。懷孕后期的飼養管理很重要,因胎兒生長發育快,初生重的90%左右都是在懷孕后期形成。
3.3.3哺乳羔羊的飼養管理 分為初生關,要讓其吃上初乳,因初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和抗體,不僅有輕瀉作用,還有利于快速排除胎糞和提高免疫力。補草(料)關,羔羊出生一周后要注意補給優質嫩草,鍛煉其消化系統器官。防疫關,應在吮食初乳的同時給羔羊口服土霉素片,連服三天。一周后分次注射口蹄疫苗、羊三聯苗、羊痘苗及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提高機體對疾病抵抗力。
3.3.4肥育肉羊的飼養 分為放牧育肥,要求達到每天10 h以上的放牧時間。舍飼育肥,一般要求配(混)合飼料占45%,粗料及其他占55%為宜。
3.4疾病防治技術
臨床上常將羊病分為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三大類,其中羊病中危害最大的是傳染病,主要有羊口蹄疫、羊痘、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羊傳染性膿皰?。?.5飼草飼料的供給
瘡)、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軟腎?。⒀蚩煲摺⒀蜮Ь?、羊鉤端螺旋體病等。其次是寄生蟲病,常見的寄生蟲病有肝片吸蟲病、絳蟲病、多頭蚴?。X包蟲病)、肺線蟲?。ńz狀網尾線蟲)、疥螨、蜱、毛虱病等。除此之外,流產、難產和瘤胃臌氣、食物中毒等普通病也常有發生。
飼草是羊的主要飼料來源,一般利用飼草的方式有三種方式,即刈割利用、收貯利用、放牧利用;南江黃羊長效草場的建設與利用,即在有條件的地方實行大面積栽種洋槐樹、限高生長,在洋槐樹的地內種植禾本科牧草,如黑麥草或者燕麥草與三葉草混搭進行人工草場的培育;再是充分利用農副秸稈,包括油菜稈、玉米稈、豌胡豆及黃小豆秸稈等,總之必須按照“依托自然草場、發展人工種植、配套飼草加工、適度精料補充”的思路,著力構建“原料充足、保障有力、生態環保、永續利用”的草料供給體系。
在多年的實踐中,南江縣探索出了一條以縣南江黃羊發展專業協會為主體;鄉鎮南江黃羊專業協會分會為樞紐;村級南江黃羊科技示范場和科技示范戶為基礎的三級南江黃羊技術推廣體系。
4.1南江縣南江黃羊發展專業協會
一是根據全縣的自然情況,包括品種分布、草山草坡資源、農副秸稈資源、技術力量資源等,對全縣南江黃羊的發展和技術推廣作出相應的發展計劃和技術推廣規劃。如在南江黃羊純種繁殖區主要開展南江黃羊的選育保種及品系選育研究,在南江黃羊擴繁區,主要是采用南江黃羊公羊與現有的母山羊進行雜交,以生產和培育優質肉羊為主體;二是在南江黃羊推廣區主要是對引種地區的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及適應性觀測,并總結技術推廣成果;三是對全縣鄉鎮級南江黃羊發展分會的技術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推廣培訓,并在相關地區,建立縣級南江黃羊科技示范場和南江黃羊養殖小區,做為縣級黃羊協會的示范亮點。
4.2村級南江黃羊科技示范場和科技示范戶
這些示范場和示范戶是由鄉鎮級分會的技術人員根據全縣南江黃羊發展規劃和培訓計劃框架進行了具體的規劃落實并實施的具體生產單元,主要是根據南江黃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經驗作出各個場戶的推廣計劃,并由鄉鎮級協會技術人員與示范場戶的人員將技術規程和要推廣的成果計劃進行落實,從而讓這些場戶的示范效應輻射全鄉鎮的南江黃羊養殖戶,從而達到了促進南江黃羊技術推廣和產業發展的目的。
(編輯: )
F326.3
A
1006-799X(2016)16-0116-01
胡小蓉(1982-),女,四川南江縣,助理畜牧師,主要從事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利用、畜禽繁育品種改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