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華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為民服務中心,安徽 黃山 245500)
生豬養殖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朱敏華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為民服務中心,安徽 黃山 2455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養豬業也不斷發展,逐漸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養豬熱逐漸在廣大農村發展起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將其作為維持生存的手段。然而,由于農村沒有科學的養殖技術,導致養殖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使得生豬染上各種疾病。這不僅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給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豬肉的質量,這也對生豬養殖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一套科學的生豬養殖技術,提高生豬質量,生產出質量高的豬肉。
生豬養殖;發展現狀;科學養殖;發展趨勢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然而,相比較而言,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仍然相對落后,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須促進其發展,而現在我國農民致富的一個重要手段技術生豬養殖。但是,由于農村相對落后的科學技術水平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產生了許多的疾病,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戶采用科學的養殖技術,預防疾病的出現,并能在疾病出現時,做到及時醫治,將損失降到最低。
1.1養豬環境的衛生隱患
在生豬的生長過程中,干凈的生長環境十分重要,因為在臟亂的環境下,很可能滋生細菌,導致生豬的患病率增高。而在我國的農村地區,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養殖戶對于豬圈的衛生不夠重視,也不進行系統的消毒和清潔工作,導致生豬容易感染疾病。
1.2育苗接種不夠重視
生豬從出生到出欄,都有一套完整的接種疫苗是制度,接種疫苗能夠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為生豬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條件。但是,農村一些養殖戶對于疫苗的接種問題不夠重視,也缺乏對疫苗接種的科學認識,導致豬的免疫能力下降,易感染流行性疾病,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3亂用抗生素
一些養殖戶為了能夠讓生豬更早的出欄,經常在飼料中加入一些抗生素來促進生豬重量的快速增長。殊不知,這些抗生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會導致生豬的內臟衰竭,甚至可能會造成生豬死亡,不僅不能減少飼養時間,而且會導致飼養時間的增多和經濟上的損失。
2.1養豬場所的衛生措施
因為衛生對于生豬的生長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做好衛生工作。首先,要做到定期對豬圈進行清掃,并且消毒。其次,要對豬圈進行及時通風,保持空氣的流動。最后,要注意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溫工作,并且防止溫度過高細菌滋生的問題出現。
2.2做好免疫接種的工作
有關組織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定期組織進行疫苗接種。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宣傳工作,讓養殖者從意識上認識到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充分調動養殖戶對生豬進行疫苗接種的積極性。各養殖戶需要根據自家生豬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疫苗接種的時間,以節約成本,并且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2.3對于各類疾病的治療方法
生豬容易得的疾病的種類有很多,例如豬肺炎支原體病,也叫豬哮喘,生豬的主要感染區是胸部和肺部,對于這種疾病,一般采用注射土霉素進行治療。紅皮病也是一種典型的疾病,是由于類原蟲附著在紅細胞上而產生的一種疾病,癥狀表現為豬皮膚為紫紅色,并伴有發燒。這種疾病一般是通過注射銀黃或三黃的方式,連續注射四天。
3.1生態飼養技術逐漸發展
在今后飼養生豬時,對環境的選擇不僅僅停留在經濟效益上,同時還要兼顧生態。在選址的時候,要對養殖所附近的氣候、地理條件進行考察。積極的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根據不同的豬種選用不同的飼養體制,促進豬肉品質的提高。
3.2遠程監控技術的應用
在生豬的養殖過程中,可以利用遠程監控對其進行管理,調節好相關的參數,對豬圈內溫度、濕度等進行24小時的監控。監控技術能及時有效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有效的防止問題的出現。
3.3自然放牧與種養相結合
這種方式能夠為生豬提供充足的活動場所,也能提供更多的食物。有效的貫徹生態養殖的原始性,同時,排除的糞便還能澆灌植物,促進植物的生長,這種飼養方式能有效的保證養殖環境的生態性。
3.4立體養殖模式
一般來說,立體養殖模式包括“雞、豬、沼氣、蚯蚓、雞”以及“雞、豬、蛆、雞”等等,這種養殖模式能夠將整個養殖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物鏈,充分利用了資源的同時,也保證了豬肉的質量。
在生豬養殖中,養殖的管理對于生豬的生長具有重要的影響,與養殖者的經濟效益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每一個環節,并且采取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降低疫病的發病率。相關部門要重視豬疾病的問題,加大預防和治療的力度,一方面,能夠減少生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效的提高養殖戶的利益,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能夠促進農村生豬養殖的規模化和標準化,提高養殖技術,使得生豬養殖這個行業更好的造福于農民。
[1]鄭美娟.淺談小規模養豬對常見豬疾病的預防和治療[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17.
[2]隨祥恩,王學增.農村規模化豬場公豬的飼養與管理[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2):140-153.
[3]潘麗艷,陳偉琪,陳鋒.基于循環經濟的畜牧養殖模式探討與典型案例分析[J].廈門大學學報,2007,(1):209-214.
[4]于全金.探討農村養豬對常見豬疾病的預防和治療[J].農民致富之友,2015,(08):257-258.
(編輯:晏兵兵)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799X(2016)16-0111-01
朱敏華(1965-),男,安徽歙縣人,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