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賢照,楊天煌,林雅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0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超聲室,福建 泉州 362000)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誤診左腎靜脈瘤一例
許賢照,楊天煌,林雅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0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超聲室,福建 泉州 362000)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腎靜脈瘤;誤診
內臟靜脈瘤少見,發生于腎臟的靜脈瘤更為罕見,國內報道少見。我院連續4年超聲檢查同一患者左腎靜脈瘤誤診為左腎盂旁囊腫1例,經其他影像學檢查和術后病理證實。現將其臨床診治經過報道如下:
患者男,44歲,無高血壓史,無特殊不適,自2011年至2014年期間在我院體檢中心每年常規體檢,血壓最高108/60 mmHg(1 mmHg=0.133 kPa),尿常規檢查潛血實驗呈弱陽性或強陽性。
2011年在我院體檢中心體檢,上腹部彩超檢查,左腎超聲所見,腎臟形態、大小正常,腎實質回聲均勻,腎竇內可見大小約3.3 cm×3.5 cm的無回聲區,邊緣整齊、清晰,與鄰近腎組織境界清晰,后壁回聲增強。超聲提示:左腎無回聲區(左腎盂旁囊腫?)。后連續3年在我院超聲檢查均提示為左腎盂旁囊腫,無回聲大小逐年增大,至2014年9月份時大小約5.1 cm× 4.5 cm。患者于2015年9月份再次到我院進行常規體檢,超聲檢查所見:原左腎竇部無回聲大小約6.1 cm× 4.7 cm(圖1),比較上一次檢查略有增大,仔細掃查可見其前壁與左腎靜脈主干前壁相連續。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無回聲內充滿五彩血流信號,呈漩渦狀,呈完全充盈可見漩渦狀血流自遠心端流入左腎靜脈后匯入下腔靜脈,頻譜多普勒顯示無回聲內血流紊亂,呈靜脈頻譜,血流速度25.2~58.5 cm/s(圖2)。超聲提示:左腎靜脈瘤可能性大。

圖1 二維超聲聲像圖顯示:左腎竇部無回聲區大小約6.1 cm×4.7 cm

圖2 左腎靜脈瘤彩色多普勒頻譜表現:提示瘤體內五彩血流信號,頻譜為靜脈型
2015年10月份在我院行CT增強左腎血管重建清晰顯示左腎內靜脈局部瘤樣擴張,范圍大小約6.3 cm× 4.9 cm,診斷為左腎靜脈瘤。
術中可見左側腎門處脂肪黏連,靜脈瘀血擴張,左腎靜脈主干稍擴張,于腎門處見靜脈瘤,細針抽出靜脈血,行左腎靜脈瘤切除、左腎靜脈成形術。術后病理示:擴張的左腎靜脈,符合靜脈瘤。術后2個月復查,患者血壓、尿常規檢查正常。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左腎靜脈主干內徑約0.9 cm,腎竇內未見明顯異常回聲。CT檢查左腎靜脈正常。
腎靜脈瘤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局部血管壁薄弱,血管內壓長期增高引起血管壁局限性膨出,也可能發生于血栓形成、靜脈高壓、動靜脈瘺、門靜脈高壓癥等,還有學者認為系先天瘤體處管壁中層結構彈力纖維層發育不良所致。真性腎靜脈瘤病理檢查靜脈管壁黏膜層、黏膜下組織、平滑肌層存在,肌層明顯變薄,肌細胞減少,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比例減低。內臟靜脈瘤臨床很少見,目前常見脾臟及肝臟靜脈瘤的報道,鮮見腎靜脈瘤的報道。本病例腎靜脈瘤位于腎竇內更為罕見,該病一般無特殊臨床表現及異常體征,如出現血栓、栓塞或破裂可出現相應臨床癥狀,嚴重可能導致患者死亡。本病多見于先天性,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左側腎靜脈瘤較右側常見,這與左腎靜脈胚胎學先天較復雜及左腎靜脈走行有關。
本例中偶有鏡下血尿,常規超聲可見瘤體逐年增大,可能與左腎靜脈回流不暢,左腎瘀血,血管內壓力增大有關,彩色超聲檢查可見瘤體內紊亂五彩彩色血流信號,流速較慢,25.2~58.5 cm/s,其原因可能與瘤體較大有關[1-2]。低血流速與瘤體內附壁血栓形成有較大關系,檢查時應注意觀察,核磁共振檢查可清晰顯示瘤體前壁高信號與后壁低信號[3]。本案例瘤體壁光滑規則,內部透聲良好,血流緩慢但內未見血流自發顯影聲像,二維超聲與腎囊腫圖像相似,難以辨別,是造成多次誤診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后期檢查醫生受往年腎盂旁囊腫的檢查結果誤導,外加檢查時均未進行彩色血流顯像及本病極為罕見也是造成誤診的重要原因。回顧此例,超聲發現內臟囊性病變時應仔細觀察與周邊組織結構的關系,特別是否與周邊管道結構相通以及進行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判斷病變的性質、來源尤為重要。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體檢的重視,體檢人員正形成一個龐大的特殊群體,而體檢者大都無特殊癥狀居多,多種腫瘤常常隱匿發病,無癥狀腫瘤的早發現、早治療對預后起著重要作用,超聲檢查有廉價、檢查方便快捷、無放射性、無痛苦等優勢,是體檢中用來篩查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這就給從事體檢工作的超聲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檢查過程中要仔細認真地觀察,不斷總結經驗,避免誤診、漏診,及時做出準確診斷,為臨床及時治療爭取時間。
[1]蘇娜,戴晴.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右腎靜脈瘤1例[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7,16(7):623.
[2]Asakuma J,Miyajima A,Sawazaki H,et al.Incidentally discovered giant ren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J].Int J Urol,2001,8(6): 322-325.
[3]Krinsky G,Johnson G,Rofsky N,et al.Venous aneurysma:MR diagnosis with the“layerd gadolinium”sign[J].J Comput Assist Tompgr, 1997,21(4):623-627.
R737.11
D
1003—6350(2016)12—204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2.055
2016-02-14)
許賢照。E-mail:4143419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