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偉
?
【學術論著】
中藥“法象”理論的思維方法探析
付偉
“法象”理論是中醫學用以探索中藥作用機制的一種理論模式。它把藥物的復雜作用機制用其直觀的自然屬性加以解釋,是從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方法,是中藥學理論的重要補充?,F象是表現于外的、膚淺的,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本質卻是深藏的、深刻的,是需多方面分析才能正確把握的,所以“法象”的思維方法應是多渠道的。它既有簡單的物象,亦有復雜的意象、情象、抽象;既有順勢類比的正象,亦有反其勢類比的反象。
中藥理論;法象;思維方法
中藥屬中華民族傳統藥物,其產生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是一種經驗的產物。在長期的用藥實踐中,為正確指導藥物的應用,逐步產生了豐富的中藥藥性理論,如秦漢時期《黃帝內經》的“五味”理論,東漢末年《神農本草經》的“四氣”理論、“毒性”理論,金元時期的歸經理論,這些理論是現代中藥理論的核心。而興盛于金元時期的藥物法象理論,則是中藥理論的重要補充。如李東垣的《珍珠囊補遺藥性賦》中言梔子“輕飄而象肺,色赤而象火,又能瀉肺中之火”[1],這種“法象”的思維方法簡潔明了地把藥物的復雜作用機制用其直觀的自然屬性加以解釋,正如清·徐靈胎所言:“藥之用,獲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2],均以法象釋之。
不過“法象”是將事物的現象與本質進行類比,是從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方法。而現象是表現于外的、膚淺的、是人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本質卻是深藏于內的、深刻的,是需人理性思辨才能正確把握的。所以,“法象”的思維方法是多渠道的,它既有具體的物象,亦有引申的抽象,它是通過對錯綜復雜的事物現象進行觀察、思考、總結以獲取某種規律,用這種規律來認識事物的本質,有樸素的辨證唯物主義色彩,是玄妙的科學。錢學森亦認為“中醫是唯象的科學”,那么這種唯象的科學都有哪些思維方法?
“形”象亦可稱“物象”,是可直接感知的實物形象[3],是最基本的法象思維方法。中醫學理論有植物“以形治病”之說,從植物藥最基本的外觀特點解釋其藥用價值。如散布在本草著作中的“皮以治皮、節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藤舒筋,枝達四肢”,生活中的“吃啥補啥”等,都是從藥物最基本的形象來指導其臨床應用。如金毛狗脊形似狗之脊背,故有壯腰之功。牛膝源于莧科植物,該科植物節多膨大似人膝關節,固有壯膝之用。鎖陽、肉蓯蓉形似男性之生殖器官,中醫臨床用治陽痿不舉。核桃仁、益智仁形似人的大腦,故有健腦益智作用。
“意”象只取其意而忽略其形,將兩個形態完全不同卻屬同一屬性的事物進行類比。如中醫認為“心以治心”。燈心草、蓮子心、梔子心、竹葉卷心等,皆為藥材之“心”部,雖其形不似心臟,無“心”之實,但中醫學取其“心”之意,認為這些藥物皆入心經,有清心除煩之功。桑寄生、菟絲子均為寄生于其它植物而生的寄生類植物,古人從其意,想其恰似嬰兒寄生于母體,故均有安胎的作用。伏神本為茯苓之抱松樹之根木而生部分,靜靜深藏于土中,如人抱枕而眠,故有安神作用。三七藥材質地堅硬,習稱其有“銅皮鐵骨”,故臨床作為跌打損傷要藥。磁石色黑歸腎經,因有磁性而善吸肺金之氣而吶氣平喘治腎虛咳喘。
中醫認為動物藥“以情治病”?!扒椤痹诖酥竸游锏男郧榱曅?,“介可潛陽”“蟲善搜風”[4]等中醫學理論就是典型的“情象”。如石決明、牡蠣、珍珠母等貝殼類藥物,來源于終年潛生于水底的貝類,故可用治肝陽上亢證。蝎子、蜈蚣、蛇等性善游走鉆洞,故能打通經絡,治肝風內動之痙攣抽搐。蟬蛻為蟬之皮殼,而蟬善鳴叫,故其功可利咽喉。蟬晝鳴而夜息,故可治小兒夜驚夜啼。而水蛭、虻蟲等吸血昆蟲吸血處血流不止,故其有強烈的活血作用。而老虎、豹子之猛獸,從其威猛可知虎骨、豹骨有強身壯骨作用。
將藥物的某種表觀形態加以抽象引申以比象。如地骨皮為枸杞之根皮,枸杞根深入地下,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直達黃泉”,故可清陰分伏熱而退虛火。蒺藜蔓生于地,枝條平伏,猶潛伏于地,故有平肝潛陽作用;其枝條四散而生,故尚有疏肝氣解郁作用。大黃藥材粗壯沉重,貌似大將軍,古人謂其有“斬關奪門之功”,故性善通行,可通大便、通血脈、通膽道、通經絡。桔?;ㄩ_枝頂,其花直立絕不下垂,古人即認為其性主升浮,為“舟楫之劑”,可載藥上行。而絲瓜絡為清潔餐具之物,但長期使用不沾油污,中醫學認為其可治多食膏粱厚味之胸痹,現代醫學亦發現其有降血脂作用[5]。
中醫學在應用法象理論時,有時正取其象,有時反取其象,特別值得注意。
正象。如滑石粉質感滑利,中醫臨床將其視為滑利要藥,《本草綱目》稱其“上能利毛腠之竅,下能利精溺之竅”。路路通,為渾身布滿小刺的果實,動物見之避而讓道,中醫認為其性主通,有通經下乳之功。羚羊角為生活在高寒地帶的賽加羚羊之角,故認為其性大寒主清熱,治熱極生風之證。絡石藤生于山之陰坡潮濕陰涼的巖石之上,故性涼而有涼血止血之功。桑葉、瓜蔞經霜方采,故染秋之涼能清肺熱止咳。蘆根、蒲黃等水生植物則可利水通淋。
反象。如雪蓮花生于高山雪線之上而不被凍傷,反知其性溫熱,可溫經止血。人參產于東北,不畏嚴寒故性溫熱,有補氣散寒之用。鶴虱、蒺藜亦象路路通一樣通體布滿小刺,人望之不免身癢,臨床中反有鶴虱治陰癢、刺蒺藜祛風止癢之效。海金沙為細小孢子,猶如石淋之尿液中致痛的沙石,臨床中反用其為治小便澀痛要藥。而毒性藥物的以毒攻毒以治毒瘡腫結理論,更是中醫臨床中常見的反象思維。
法象的思維方法在認識、記憶中藥功用方面雖有獨特的優勢,但其注重典型忽略普遍,思維方法無定式、不規范、隨意性大的弊端,使其終究不入中藥理論之主流。但中醫藥學理論畢竟是有別于現代科技理論的玄學,法象思維必有其存在的意義,這值得我們作進一步思考研究。
[1]李東垣.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白話解[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14.
[2]劉洋.徐靈胎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7.
[3]邢玉瑞.象思維之象的含義[J].中醫雜志,2014,55(4):271-273.
[4]楊德全.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2.
[5]李菁,付詠梅,朱偉杰,等.絲瓜絡對實驗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效應[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4,20(7):1264-1266.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g-Thinking” Theory Thinking Method
FU We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Henan, Nanyang 473000, China)
“Xiang-Thinking” is a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xplore the actions and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It explains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the drug with its intuitive nature. It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Phenomenon is reflected in the external, superficial, and can be directly observed, nature was deep and profound,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n order to grasp correctly, so “Xiang-Thinking” the thinking method should be multi-channel. It has both the “looking alike” of simple and complex “YiXiang”, “QingXiang” and “ChouXiang”. There are both positive thinking method and reverse thinking method.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Xiang-Thinking; Thinking method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南陽 473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5.001
1003-8914(2016)-15-2143-02
(本文校對:姚學文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