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馬 嘯
從手動操作到智能化
文_馬 嘯
五年前,大學一畢業我就來到新鄉供電公司工作,成為一名繼電保護工。新鄉公司有一個傳統,新員工入職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師。我的師傅是新鄉公司有名的“拆彈專家”任平力,在他幫助下我實現了快速成長。
記得剛工作時,在一次綜合自動化改造工程中,我需要自己安裝一面繼電保護柜。我以為只要把裝置接通即可,美觀與否并不重要。但師傅看到我雜亂無章的二次線接線后,直接扯了下來,并要求我學著他的手法一根一根地將裝置重接一遍。他對我說:“不要小看這走線的工藝,它不僅美觀,而且可以明晰二次線的位置,避免電纜相互交纏,有利于以后對保護裝置進行維護。”
就這樣,我跟著師傅,從剝電纜﹑走二次線學起,一直到檢驗繼電保護缺陷﹑獨立設計保護回路,完成了從“菜鳥”到技術員的轉變。
然而,隨著設備越來越現代化﹑智能化,師傅也遇到挑戰。“這個問題你們應該問問廠家,現在的設備更新太快了,我們也趕不上了啊!”他說。
新形勢下,公司統一組織的現代化繼電保護培訓越來越多,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有機會前往省公司進行集中培訓,接受更先進更系統化的新知識,也更加了解繼電保護的發展方向。短短兩年時間,我就成為了一名一種票負責人,可以帶著新來的師弟師妹去變電站干活了。
2013年6月5日,新鄉首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秋山220千伏變電站正式投入運行,新鄉電網從此邁入智能化時代。
之前,為了確保這座智能變電站順利投運,我們班組提前幾個月到變電站熟悉設備。新的設備采用光纖傳輸,實現了信息采集就地化﹑信息傳輸數字化﹑信息共享網絡化和設備操作簡單化。除技術層面更先進外,還增加了順序控制﹑協同互助﹑在線監測等高級應用功能。這些我們只在省公司組織的培訓中見過,卻從來沒有操作過。
“這個智能終端,還有合并單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現在二次設備都不用電纜改用光纖了,但是光纖的熔接只有遠動班的人才會,我們以后維護怎么辦?”……面對一個個陌生的設備,我們白天跟著廠家一起調試設備,跟著遠動班的師傅學習熔接光纖,晚上上網整理資料﹑查閱說明書。就這樣,經過兩個月的攻堅,秋山變電站終于順利通過驗收,一個“系統高度集成﹑結構布局合理﹑經濟節能環保﹑裝備先進適用”的智能變電站開始在新鄉大地運行。
回顧過去五年,我有幸參與了公司組織的各種“高大上”培訓,見證了變電運行崗位從手動操作到自動化再到智能化的發展。現在,“十三五”已經起航,我十分期待全新的自己在未來跟隨企業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