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肖偉才
警惕中間端失衡
文_肖偉才
歲月的年輪又長了一圈,一年的焦點熱點也隨著歲月圓圈的再次閉合,有的焦點淡了,有的熱點冷了,而經濟因其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相關而備受公眾關注。
政府有關部門和經濟學者都對經濟發展問題提出了許多高策,一是加強供給側管理,二是繼續強化需求側管理。應當說,不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側,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論支持。在上世紀的50年代至80年代,是供給側管理理論在中國實踐的成功典范,特別是80年代初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體的改革,極大地釋放了農村生產力。最近十多年來,凱恩斯的需求側管理理論對中國有著很大的影響,“三駕馬車”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一個成熟的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平衡的系統,組織內部的各種要素是一個一個相互交織的鏈條,它們只有完美的相互作用才能催生出蓬勃的生機與動力。經濟社會一步一步向前健康發展,就是各種鏈條完美作用的結果。
當前,我們在重視供給側管理的同時,仍不能忽視需求側管理,更應重視中間端各渠道的疏暢。經濟的各要素猶如經濟活動的齒輪,任何一個因素不作用,就會造成整個系統的休眠抑或經濟生態的失衡。在這個易跟風的時代,我們最缺的是富有智慧和真情的頭腦。在當下警惕中間端失衡問題應當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
對于蕓蕓眾生來說,看似微小的愿望其實乃是社會宏大的愿景。我們人人都有生活好、工作好、家庭好這些小小的愿望。從供給到需求,中間貫穿著無數條對美好愿望憧憬的橋梁和紐帶。這無數個橋梁,其實就是中間端。管理好了中間端,就管理好了寵大的經濟社會運營系統。
回顧過往的歷史,因中間端的諸要素沒有管理好出現了諸多問題,常常讓人心存余悸。歷史上的多次糧荒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實則是一個社會正常系統的斷裂問題。歷史上多次經濟蕭條也不是單純的供給與需求出現了問題,也是系統問題,特別是中間端出現了問題。
鑒往知來,我們今天在談論經濟和社會的問題時,應從歷史的角度來系統思考,不應只言頭而不視尾,更不應以一葉而蓋其他。如今監管部門失責,當權部門不為、亂為,致使假冒偽劣問題乃至空氣污染問題屢屢成為社會大問題。這些問題的表象看似是單一的組織出了問題,深究其因,重視兩頭而忽視中間端環節問題,是造成問題的最大病灶。
經濟學家和政府部門或許能找出許多哪端出問題的理由,但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中間端問題屢屢出現,正是當下一些經濟運行中病體的顯現。中間端牽涉著多個神經元,連續著無數個組織分支,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從供給端到需求端,中間經歷無數個要素的巧妙協作,如果忽視中間端的任一環節,就會影響系統有效運轉。
人們往往忽視中間端問題。供給側重視的是需求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市場上;而需求側則往往重視供給方,把眼光盯在了那些適合需求側的一面。經濟的頹廢和低迷,其主要原因不在于兩頭,而在于中間端出了問題。在我們的慣性思維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總不去思考頭痛的毛病也許是腳出了問題。這種缺乏系統性的思考,正是缺少中間端問題思考的體現。
顯然,注重中間端的管理,關鍵在于調整兩端的失衡。當供給出現問題之時,應重點調整需求側,引導公眾理性消費;反之,當需求側出現問題之時,應重點調整供給側,在求質上下大功夫。
歲月的年輪不管有多曲折,最終將成為一個完美的圓。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應是這樣,不論形勢多么復雜,環境多么惡劣,經濟系統最根本的應是平衡平穩發展。
肖偉才 現就職國網商丘供電公司,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特約記者,特約評論員,多篇作品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著有《是什么讓我們不能沉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