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經過多年努力,江蘇省無錫市蕩口中學教學質量已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與學生家長的期望還有差距。究其原因,從主觀方面分析,學校的教學管理體系不適應實際條件的變化,實施也不到位,尤其是新課程實施水平較低,其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夠高,相對于教學目標,既沒有做到“堂堂清”,也沒有做到“天天清”“段段清”。
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有必要進一步深入,要幫助教師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校組織了多次不同層面的交流、探討,并和專家研討,將課改著力推進的主要工作定位于聚焦課堂、聚焦學習目標、聚焦學生自主學習,最后話題集中到一個關鍵詞“新目標教育”。
(二)什么是“新目標教育”課堂教學改革
“新目標教育”是強調師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基于《課程標準》、教育科學原理要求和教育內容及師生實際需求的新目標導向,以新方式開展達標的教育。
“新目標教育”課堂教學流程包括立標、達標、查標、補標、評標五個環節。
(三)實施“新目標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學校現狀及問題的提出
學校從2009年下學期開始開展了“新目標教育”的課堂教學研究,并取得了重要進展,學生、教師目標意識強烈,但同時也遇到困難,產生了困惑。
【案例1】一天早晨,英語張老師和幾個初二的男同學,來到我辦公室,她臉色煞白,不知所措,話也不說,當時很嚇人。我了解后才知道原因,是這些學生在早餐店抄作業,被她抓了現場。張老師是一個認真、嚴格的教師,男同學都比較怕她,自詡學生其他作業敢不做,可英語作業從沒人敢不做。可是今天她發現學生在早餐店抄作業,這使她非常生氣。學生解釋說是因為昨天作業比較多,來不及做。(后來據了解,部分學生經常在到校前,在早餐店、自行車墊上和民宅前的洗衣服的水泥板上“認真完成”作業的)
【案例2】初三化學教研組長朱老師,是一位曾創造過輝煌的中考成績的教師,他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很強,在一次交談中他告訴我:“現在的學生我不會教了,雖說化學學科只有一年的內容,平時上課時也沒少講,可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總是吞吞吐吐,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只能不停地‘提醒學生,甚至有時只能放棄提問。學生成績時好時壞,連我也沒有底氣了。”
【案例3】“反比例函數”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齊聲誦讀屏幕上的學習目標。
學生朗讀:①通過練習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能判斷一個給定函數是否為反比例函數。②能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條件確定反比例函數的關系式。③會用待定系數法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師:在剛才熟悉學習目標的基礎上,請同學們一定要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這是學習目標規定的。
從以上三個案例觀察,我發現學校的課堂教學具有以下幾個現象:①學習目標是學生的“口號”,立標是教師備課的“帽子”,是因為要“目標”而立標。②課堂教學隨意性大,課堂容量大,作業量大、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被擠壓。③學習目標不公開,陳述不清晰,學習目標變成了一個知識點。
課堂教學如何才能真正地基于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
二、原因分析
經過對這些現象的深入思考和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并重新審視我們過去的好課例,我對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一)教學活動過分強調了“雙基”的作用,剝奪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新課程強調學生、教師的發展,其中學生的發展追求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和諧整合及統一。但現在的教學過分地強調知識與技能,以一個維度代替三個維度,認為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附屬的,甚至認為知識與技能傳授好了,能力自然就有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自然就滲透了。從案例1、2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師只強調結果,一味地追求知識的傳授,使學生被動應付。而且忽視了學習過程,忽視了對學生的關注、尊重、關愛,埋沒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學習目標游離于課程標準之外,學生自主學習目標指向不明
許多教師常根據教科書和自己的經驗來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嚴重脫離。上課時教學活動是基于教師個人經驗和教科書的教學,學生對學習目標不清晰,目標無法發揮導向作用,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迷茫。案例2中化學教師對課程標準了解不夠,心中只有教學任務,沒有教學目標,教學存在太大的隨意性。最終,導致目標指向不明,學習效率不高。
(三)對學習目標認識不到位,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
教育是有慣性的,部分教師仍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只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和學生終身能力的發展和培養,所以把學習目標僅當作課堂實踐改革的點綴物,讓學生將其作為一個知識點,簡單地應付學習,甚至有的教師認為上課前讓學生把學習目標當作“口號”喊一遍就是新課程了,錯誤地認識學習目標的作用,案例3就是一個典例。
(四)對學習目標內容描述不正確,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
部分教師對學習目標內容描述不正確,且又見怪不怪,甚至成為習慣,把謬誤當作真理。教師的學習方式之一是“社會學習”,主要表現為觀摩優秀教師的公開課,而一些公開課卻提供了錯誤示范。最終,這些公開課還得到具有話語權的權威們推崇,其中有的甚至成為公開出版物的內容。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學習最合法的定義是自主學習,學習活動的本質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習活動中,好的立標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之一。那如何來立標呢?
學習目標源于課程標準,目標的確立都要以課程標準為本,在分析學習任務、本堂課獨特的育人價值和學生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目標導引,問題驅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基于課程標準,引發指向內容主題的總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意義和分量,達到“憤、悱”狀態,經簡要分析(最好是師生共同分析)提出一個分問題,或者一系列分問題,體現解決總問題的思路,這是就多數的課而言。這一階段短則一兩分鐘,長則五六分鐘,必須十分注意精簡,以保證后續階段的教學時間。
二是遷移知識內在關系,直指學習目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方法。可以是回憶相關的舊知識,可以是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相關事項,可以是展示一個相關實驗現象,等等,借鑒內在關系,催生直指學習目標。
三是正確陳述學習目標,把學習目標任務化,規范學生自主學習行為,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好的表述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起到指引思考方向、提示思考方法的作用。陳述目標是以幫助學生學習為目的,陳述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要明確、具體,學生據此可在學習中發揮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陳述方法可將馬杰的行為觀的描述方法(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行為標準)和格倫蘭的“心理過程變化+行為樣品”的描述方法相結合。
確立學習目標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最終達成學習目標。但由于各學科特點的不同,學科課型的不同,所以立標的方式、方法也盡不相同,但只要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任何一種方式、方法都是可取的。
倪國偉,高級教師,曾任江蘇省無錫市鵝湖中學副校長、校長,現為無錫市蕩口中學校長、書記,省教育學會會員、市教育學會理事。多篇論文在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和獲獎,為江蘇省教育學會課題“科學認讀—整體提升初中生語文素養實驗研究”主持人、無錫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新目標教育”的學科課型研究”主持人、市規劃課題““新目標教育”課堂教學實踐和研究”領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