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大嶺
摘 要:以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省體育旅游資源為研究對象,對體育旅游空間結構布局的相關理論以及基本布局模式進行探討并就河南省體育旅游空間結構的影響因素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對河南省區域體育旅游空間規劃布局模式的建構及優化提出了可行性措施建議。
關鍵詞:體育旅游;空間結構;布局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3-0115-02
引言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想享受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生活方式。在我國,體育旅游正在以30%—40%的速度增長,各地區越來越重視“體育旅游"品牌的創建,在一定區域內或臨近的旅游地之間存在激烈的客源和品牌共享的爭奪問題。河南省地處中原經濟區中心,旅游資源豐富,開發出了許多有地方特色的體育項目和體育旅游基地。如:小浪底、嵩山、龍門、雞公山、云臺山景區可以滿足大眾休閑、拓展訓練,可開展登山、自行車、汽車等體育競賽,吸引人們進行體育旅游活動。河南省境內有白云山、堯山、老君山等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利用豐富的山林優勢可以開展登山、攀巖、越野等體育休閑運動;伏牛山區的石人山、白云山、老君山等可開發汽車旅游、登山旅游、探險旅游、森林旅游等體育旅游項目。特別是中原經濟區建設已經得到國家戰略支持,具有很好的國家政策保證。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把旅游經濟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地域河南省也把旅游經濟作為近幾年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但是河南省全省的地區差異明顯,自然資源具有山岳型和平原型的二重性,各地的文化特征也有較大差異,在這樣一個特定的復合區域開發體育旅游資源,必須以系統的觀點考慮整體效益,依據區域特征形成規模優勢和互補效應。
一、經濟空間結構
經濟空間結構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經濟要素的相對區位關系和分布形式,是在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人類經濟活動和區位選擇的積累。經濟空間結構是經濟活動的空間表現形式,它反映了經濟活動的區位特點以及在地域空間的相互關系??臻g結構是否合理,對區域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有著顯著的促進或制約作用。因此,區域經濟空間結構便成為區域開發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旅游的規劃布局受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制約,同樣也對區域經濟空間產生影響,所以在區域體育旅游規劃布局中,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特點,采取相應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布局。
二、河南省體育旅游空間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一)市場因素
市場因素分為供給因素和需求因素,隨著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和成熟,市場因素中供給因素占主導地位會逐漸向由需求因素占主導地位轉化。從原始階段的對山脈、河流自然旅游資源進行簡單的開發來吸引游客,隨著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和成熟,人們對體育旅游的需求也在提高,體育旅游需求的目的從開始的滿足一時的觀光休閑以及健身,轉為度假休閑、文化欣賞,并融合參與性、體驗性于一體,對體育旅游產品的獨特文化內涵有了一定的要求。體育旅游的主題開始變得多元化,度假、探險、生態旅游,攀巖、沖浪、蹦極、滑雪等體育旅游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已經成為當前旅游的時尚。
(二)區域經濟因素
河南省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以鄭州為中心,包括開封、洛陽、焦作、許昌、新鄉等城市在內的城市密聚區。本區域中,城市稠密,人口密度較大,達到了665人/每平方公里,區域內產業聚集效應顯著,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是,河南省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差距日趨擴大;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差距更大,達到了令人不敢想象的程度。由于河南省城鄉經濟發展的很不平衡,所以形成了不同區域之間、城鎮之間不同的消費觀念和生活質量,造成不同區域之間的體育產業發展程度有較大差別,這些都制約著體育經費投入水平。河南省區域經濟的發展差距較大,嚴重制約河南體育旅游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根據河南省的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區域發展的差距正逐步拉大的現實條件和各地域自身的特色,確定河南省體育旅游資源的總體開發規劃以及空間結構的布局,在河南省內形成區域互補、鏈接合理的體育旅游空間結構布局。
(三)體育旅游資源因素
河南省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有鄭州、洛陽、開封、安陽四大古都,中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龍門石窟、殷墟、少林寺、相國寺、白馬寺等歷史文化景觀聞名世界。河南省的少林武功、陳氏太極拳名揚中外,姓氏文化以及眾多帝王陵寢,成為海內外華人尋根問祖及旅游的新亮點。河南省的歷史遺跡、文化名城不及數量多,而且各具特色,為河南省開發特色的歷史文化體育旅游提供了豐厚的基礎,游客不僅能夠親身體會河南文化特色,還可以參與樂舞表演、古戰場打斗、古代游戲等體育旅游活動。
河南省的山水風光獨具特色,山川河流分布廣泛,境內有1 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其中493條河流的流域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以上。山川主要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脈、中岳嵩山等,其中有3個國家5A級名勝風景區,它們是嵩山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風景區;有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并開發出4個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旅游風景區,它們分別是嵩山旅游風景區、太行山旅游風景區、桐柏—大別山旅游風景區、伏牛山旅游風景區,以及18個初具規模,具有很強市場競爭力的旅游景點。
三、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省體育旅游結構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一)體育旅游產品簡單,缺乏創新
河南省體育旅游業起步晚、發展慢,發展的力度不夠,體育旅游產品簡單不夠成熟,旅游活動內容和節目的安排上千篇一律,數年不變。河南省體育旅游產品質量有待提高,擺脫簡單重復,注重旅游者求新、求異、求特的消費需求,設計出人性化、個性化的產品,加強創新性,挖掘產品內涵,以中原經濟區的建設為契機,擺脫河南省體育旅游創收增收困難的局面。endprint
(二)體育旅游市場管理方式落后
高水平的創造開發可以實現體育旅游的快速發展。河南省體育旅游市場近幾年發展迅速,造成管理跟不上,體育旅游開發普遍存在低層次開發和不合理重復開發問題。河南省體育旅游資源利用率不高,體育旅游產品開發不是很合理,布局不是很合理,整體規劃跟不上時代要求,對區域體育旅游資源的重視不夠,缺乏區域體育旅游發展的整體觀念。中原經濟區的建設會促使河南省在體育旅游業市場管理方面做出改變。
(三)體育旅游產品主題提煉不夠,體育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待挖掘
目前,河南省的體育旅游存在開發混亂、重復開發、監管薄弱等缺點,沒有整體規劃來指導地區根據自身特點對體育旅游產品進行的開發,結果造成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忽視旅游區的整體協調及其所蘊涵的文化內涵,開發目標不明確,景區設施建設與旅游區整體環境不是很協調,造成體育旅游資源、特別是體育旅游氣氛環境的破壞。
(四)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河南省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嚴重不平衡,發展不平衡,位置不平等使區域體育旅游的合作帶來困難,對區域體育旅游合作的長期和深入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了增加本地的財政收入,都強調屬地管理,不惜花費巨資進行大量的重復建設,因而造成體育旅游產品重復建設,影響了河南省體育旅游業整體的競爭力,不利于區域體育旅游的合作共贏。但是,中原經濟區的規劃使區域經濟發展的合作得到加強,為河南省體育旅游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省體育旅游空間規劃布局模式的建構及優化
(一)加強區域合作,對體育旅游的協作強化認識
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體育旅游開發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性和依托性。要樹立大區域合作開發的觀念,從體育旅游市場經營的角度,客觀上要求構建廣泛的協作,形成河南省體育旅游環境建設與保護機制、資源聚集優勢和品牌競爭優勢。
(二) 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省政府與市場合作要加強
中原經濟區視域下要實現河南體育旅游的科學布局和合理規劃,政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體育旅游業重要性的認識,樹立全局觀念和開放意識,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逐漸使各區域體育旅游業形成相互依存、合理分工、緊密聯系的經濟體系,共同推出各具特色的綜合旅游產品,以增強競爭力,形成在中部地區的聚集優勢。同時,在體育旅游業及其合作中,政府需要發揮其協調作用,加大信息溝通和交流,實行連鎖旅游經營,并根據地域特點,合理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此時,創造合適的制度框架,讓市場合理分配體育旅游資源。
(三)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省要加大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河南省政府要加強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出整體規劃,使投入的建設資金能用在重點景區的建設上,特別是特色體育旅游產品的擴建和提升,要求對相關的基礎設施要統籌規劃,形成規模效益,形成完善的、立體的體育旅游網絡。
(四)中原經濟區視域下河南體育旅游業的創新人才要統一培訓
體育旅游要想供給游客高質量的服務必須有創新型的旅游人才。因此,要實現河南省體育旅游經濟一體化,就必須對體育旅游業的創新人才加強培訓,要培養新型旅游人才,使之具備提供國際化、本土化的高質量旅游服務的本領。中原經濟區背景下河南省體育旅游必須拋棄舊觀念,整合各類資源,通過制定政策措施,充分調動旅游行政部門、培訓中心、旅游院校、旅游行業協會和旅游企業等多方面對體育旅游業人力資源的重視,發揮人力資源開發的整體效益,相互支持,優勢互補,形成人力資源開發的多方聯動,發揮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 ?常劍嶠,朱友文.河南地理[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吳勝奇.河南體育旅游產業現狀及開發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6):24-27.
[3] ?孫豐念.我國體育旅游區域開發模式的研究[J].商品現代化,2007,(1):242.
[4] ?陳永飛.體育旅游資源及其開發:營銷視角下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7,(1):126-130.
[5] ?魏麗艷.長三角地區體育旅游產業深度開發的戰略選擇[J].浙江體育科學,2006,28(2):8-10.
[責任編輯 ? 安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