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期社會中出現了很多會計信息造假的現象,并且也由媒體將這些現象進行了相應的報道和披露,讓相關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受到了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口誅筆伐,也讓人們對注冊會計師這一行業進行了強烈的質疑。在20世紀的美國也曾經經歷過類似的事件,所以對美國CPA行業業務檢查制度演進的歷程進行分析能夠對我國目前的困境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所以本文就簡要的介紹了美國CPA行業業務檢查制度演進的歷程,從而讓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困境得到一定的緩解。
關鍵詞:美國CPA行業;業務檢查制度;演進歷程
銀廣夏公司和黎明股份公司的會計造假事件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遇見這一類問題的時候及時的推出了業務檢查的制度,從而讓這一社會不良事件得到了全面性的解決。由于這一制度在運行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優勢,所以一直沿用到現在。所以對美國業務檢查制度進行研究,并對我國會計行業進行規范已經成為了相關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業務檢查制度的計劃階段
1.不成功的嘗試案例
業務檢查制度的計劃階段是在20世紀的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AICPA開始進行注冊會計師行業業務檢查制度的計劃過程,首先建立了審計報告和復核計劃,并將報告和計劃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了告知。并且又在1971年的時候建立了具有地方性質的計劃和報告,這一報告的目的是想要讓地方審計的質量得到提升。但是這些計劃和報告所實行的目的都沒有完成,是由于很多的事務所認為成本高、過程復雜,所以對這項計劃進行了破壞,導致計劃沒有順利實行。
2.計劃出臺的運行效果和背景
雖然計劃階段并沒有全面成功,但是為之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同在70年代初,出現了很多重大失誤和欺詐的案件。讓國民開始重視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所以美國的國會開始要求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必須對這一現象進行直接的管理,但是這一管理委員會希望注冊會計師行業能夠自行解決這一問題,所以構成了一定的矛盾。證券交易委員會業務部和非上市公司業務部的設立,就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對這一問題進行的應對措施。同業復核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并確立的,讓美國當時的各個事務所之間形成了良好的溝通,從而也讓會計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讓審計失誤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二、同業復核計劃和質量復核計劃同時進行
1.強制性制度的推出和執行
業務檢查制度真正的開始執行是在20世紀80年代。1983年,專門對會計事務所進行調查的委員會正式成立,并且在同年中,對美國當時所有會計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行了充分的調查。1988年,美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推出了事務監督的計劃,這一計劃中包括質量復核計劃、同業復核計劃等等。同時還要求了只要加入了協會的事務所就必須要進行三年一次的審計檢查和復核。但是當時有一些比較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加入到協會當中,所以審計的程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相關的人員紛紛的將一些比較小型的事務所納入到協會當中,并且也進行了嚴格的復核,減少了審計上的失誤情況。
2.質量復核的分類
進行質量復核的類型包括現場復核和非現場復核兩種,非現場復核的范圍比較小,過程也比較簡便,主要是對事物所的一些報表和業務進行審核。現場復核的過程比較復雜,是要讓事務所的相關負責人與審核人員進行現場的審核,如果審核的過程不合格,就要讓事務所進行及時的整改工作。
三、業務檢查制度的逐漸合并和完善
業務檢查制度逐漸完善是在20世紀的90年代,事務所與審計部門的復核工作已經十分的便捷,主要都是使用非現場復核的方式來對事務所的事務進行檢查。
在1995年,業務檢查的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和更新,將同業復核的方式進行了全面的擴充。首先是在制度的復核上,這種方式與之前的現場復核方式相同,也是按照審核質量的標準來對事務所審計成果進行檢驗。其次是在報告復核的方式上,這一方式主要是在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報表的情況下進行的。具體是要讓事務所的人員來提出書面上的報告,來讓相關的復核部門對上交的材料進行復核。最后在業務復核上,這種方式與之前的非現場復核方式非常相似,也是一種比較簡便的復核方法,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復核的效率。
四、結論
綜上所述,美國自從上個世紀開始推行業務檢查制度開始,注冊會計師行業開始逐步的走向制度化和規范化,并且事務所的整體審計質量也得到了全面性的提升。在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的人員還針對實際的發展情況對這一制度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優化,讓這一制度推動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國在改良會計制度的時候也應該充分的參考美國業務檢查制度的制定,并且還要與我國現有的國情充分的結合,從而讓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逐漸走向規范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劉霄侖.基于COSO與Basel體系并行實施背景下的中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2.
[2]羅春華.審計市場結構與審計行為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D].武漢大學,2013.
[3]張黎焱.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
[4]余蕓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
作者簡介:王雙,女,浙江臺州專業:A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