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了,爸爸媽媽在歡愉之際,也開始肩負起照顧他的責任。如何為他洗澡,便是無法回避的問題之一。望著如此嬌小的寶寶,爸爸媽媽無從下手,總覺得洗澡也成了大難題。其實只要在醫院里認真地向醫護人員學習,多加練習,很快就可以上手。
我家寶寶可以洗澡嗎?
給寶寶洗澡的主要作用除了保持舒適度外,還能預防感染。理論上,新生寶寶出生后是可以立刻洗澡的,只是他的身上還有一層起著保護作用的胎脂,所以爸爸媽媽無須清洗得過于干凈。只要保證寶寶的皮膚保持清潔、舒適、干燥,沒有汗漬、污垢等黏附在寶寶的皮膚上就可以了。
洗澡的頻率并不固定,除了要考慮氣溫外,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寶寶臟不臟。因為不及時清洗的話,細菌等有害物質較容易突破寶寶薄弱的皮膚屏障,進而侵入機體導致寶寶出現感染風險。寶寶每次洗澡的時間最好控制在5~10分鐘以內,過長時間會消耗寶寶大量熱量,他們一般難以耐受。
不適合洗澡:
●剛喂完奶后不宜洗澡。
●生病的寶寶,如有皮膚破損、先天性心臟病、顱內出血,或者骨折的寶寶不適合洗澡。
●早產寶寶,或者低體重寶寶,一般體重在2000克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天天洗澡,可以用擦浴的方法代替。
●打針或接種的寶寶24小時內也不適合洗澡。
準備工作不可少
首先,要看看溫度是否適宜。洗澡需要室內溫度恒定在24~26℃,如果是早產兒,室溫還需要再提高至24~28℃。洗澡前要關閉門窗,不要有流動的風。天冷時可以開暖風機或者浴霸,但注意要將燈霸關閉,它會對寶寶眼睛的視網膜產生刺激。水溫則以38~40℃為宜。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測溫儀,使用前一定要保證清潔。
其次,準備好衣物和洗浴用品。寶寶貼身衣物盡量選擇舒適的棉質和尚服(系帶款),不建議使用紐扣及拉鏈類服裝。顏色以淡雅、清爽為主。要選擇合適的澡盆和洗澡用的坐具,臉盆、澡盆等要分開使用、放置,并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與成人不同的是,寶寶還必須準備一塊干凈的大毛巾(浴巾),因為洗完澡后要第一時間用它把寶寶的全身包裹住,吸干水分,以防感冒。
最后,爸爸媽媽在為寶寶洗澡前別忘了取下自己手上的首飾手表等物件,修去指甲并清潔雙手。
在此還要提醒一下,有些家庭可能會喜歡在流動水下為寶寶洗澡,因為比較干凈,個人是不建議父母這么做的。首先,流動水的蓮蓬頭難免會噴出一些細小的水霧,會被寶寶誤吸入;其次,流動水的溫度很難控制,一不當心就會過熱或者過涼。
洗澡,也有大致順序

為寶寶洗澡的順序并非是統一的,但一般按照從上往下、從前往后的順序進行。需要注意的是,洗發水和沐浴乳都不能直接倒在寶寶的身上,而是爸爸媽媽先倒在自己的手掌心,打出泡沫后再涂抹在寶寶的身上。此外,皮膚的皺褶處、關節處和指間都要清洗干凈。
洗臉:
把寶寶放平,一只手托住寶寶的后頸部,另一只手用濕毛巾分別由內向外擦拭寶寶的眼角。然后沿著前額、鼻部、嘴角、面頰、下頜、耳后的順序擦臉,每操作一步都要及時清洗一下毛巾,最后擦干面部。

洗頭:
一手托住寶寶的頭頸部,同時用拇指和中指分別堵住寶寶的兩耳,以防止水流入耳內。另一只手用濕毛巾把寶寶的頭發沾濕,涂上適量的嬰兒專用的洗發水,輕輕搓洗片刻,再以清水洗凈后擦干頭發。

洗胸腹部及上肢:
用手臂托住頭頸部,手握住寶寶的上臂及肩部,用毛巾先打濕頸、胸腹部和上肢,涂上嬰兒專用的沐浴乳后再用水洗干凈。
洗背部及下肢:
將寶寶翻轉過來,一手橫過胸前,固定于寶寶腋下,讓寶寶趴在手掌上,依序清洗背部、臀及下肢等部位。
洗完澡后,別忘了臍部護理
洗完澡,擦干頭發和身體后,除了要及時清理寶寶的鼻腔內分泌物,涂抹護臀膏等步驟外,也別忘了做好臍部護理。在月子里的話,寶寶臍部的臍帶未脫落,因此臍部是一個開放的通道,細菌極易通過其感染,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導致敗血癥。所以,洗完澡后一定要翻開寶寶的臍廓,用棉簽蘸著70%~75%的醫用酒精進行深層消毒(對臍部由內向外,旋轉擦拭臍部殘端和臍部周圍),基本上就能做到有效的預防。此外,也可以購買嬰兒用的臍貼,臍貼有較好的防水作用,但洗完澡后一定要及時撕去并做好臍部清潔。對于臍部有滲血的寶寶,可以用碘酒擦拭,碘酒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TIPS:男女寶寶洗澡有何不同?
一般來說,男女寶寶洗澡最大不同在于生殖器的清潔,共同的宗旨是尿道口一定要做好清潔,不過男寶寶感染的概率相對而言要比女寶寶大很多。為男寶寶洗澡后,要將其包皮翻開,可用寶寶專用的按摩潤膚油擦拭干凈;女寶寶要注意會陰部清潔,由尿道口往后擦,由內往外擦,切忌用擦過外部表皮的棉簽擦內部,以防感染。
湯曉麗: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本科護理系,現碩士在讀,曾在2007年至2015年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010年赴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進修,現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護理部教學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