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靈 馬 靜 (玉溪師范學院 653100)
設計素描中的自然形態分析研究
張 靈 馬 靜 (玉溪師范學院 653100)
設計素描是高校設計類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自然形態作為設計素描中的一部分,不再是單純的以寫實的表現形式,強調思維的主觀性,并通過準確的研究物體內部與外部形體把握結構的規律,尋找出新的設計思路,通過設計繪畫語言傳達新的創意想法。因此,從設計素描的發展而言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過程。
設計素描;自然形態;自然形態語言;自然與設計
(一)設計素描概念
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有實質上的區別,設計素描更注重的是創意與創新,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培養創造性思維和突破傳統的思維意識,用不同的方法與手段來表現出不一樣的審美意識。不再是單純的以寫實的表現形式,強調思維的主觀性,并通過準確的研究物體內部與外部形體把握結構的規律,尋找出新的設計思路,通過設計繪畫語言傳達新的創意想法。因此,從設計素描的發展而言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過程。這給我們帶來一個明確的設計造型訓練。創意就是把熟悉的事變得很新鮮,新鮮的事變得很熟悉,設計素描同樣把眼前看到的事物換一種視角觀察,把熟悉的事物轉換有趣,再把有趣的事物變得很熟悉。
(二)自然形態概念
自然形態,指在自然法則下形成的各種可視或可觸摸的形態。它不隨人的意志改變而存在,如高山、樹木、瀑布、溪流、石頭等等。自然形態又可分為有機形態與無機形態。自然形態研究的是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人類等)和非生物物質存在(如日、月、風、云、山、川、雷、電等)的結構、功能、形式以及它們影響的外部形態和象征意義,通過相應的藝術處理手法將之應用于設計之中,去改進現有的產品造型設計系統,從結構、功能和造型上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新產品的開發。
設計素描以自然形態為訓練的基礎,把自然事物的形態作為設計的圖形對象進行的訓練方法,是自然形態基礎訓練的設計造型藝術,它是基于深層次的自然形態,從個多角度理解,觀察繪畫設計對象,自然形態也是設計素描的基礎訓練方式。深層次剖析自然中的形態,充分體現自然界的美與與自然形態的美。如德國著名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他繪制了一系列的自然學科插畫集,對微生物及動植物的精準描繪,自然生物的形態刻畫的較精細,他的插圖讓讀者更好地理解生物形態之美。插圖表現生物形態和幾何圖案的美感,主要以放射蟲三角藻球水母喇叭蟲蜂鳥等為研究的對象,更多的是展現科學與藝術結合的藝術精神。這本書是科學與藝術結合的不朽的著作,對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和科學家,激勵了無數藝術家,建筑師和設計師的靈感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讓學生通過對自然形態的刻畫,對自然的本身形態有的認知和解讀,通過對形態的結構分析,分割自然形態的,單元的組合提煉等研究手法,能使學生獲得自然形態的分析繪畫方法,也能鍛煉學生從自然形態外部和內部觀察物體形狀,從而獲得更多的提煉的形態信息,把獲取到的信息資源能運用到實際的設計中。讓學生對自然中的美有新的認識,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感悟形態能力,提煉圖案圖形的能力。
設計素描的第一階段課題安排是以主題自然的形式,要求學生找尋在生活中的自然界千姿百態的形態,這就可以使學生找到每個人不同的感興趣的點。比如學生自己帶來從超市,菜市場,路邊,公園,海里等各個地方找來的自然物體,造型也是各有特色,水果、蔬菜、植物、樹皮、蝦、螃蟹、昆蟲各種小生物等,拿到這些自然物像,讓學生自己思考怎么樣去更好的表達物象的形態,內部結構,外觀肌理,要求從不同的角度畫出至少30張不同的形態的小稿,深入的了解物象本身的特性。比如對洋蔥的形態描摹,先要了解洋蔥的特性,也可以拓展相關知識了解洋蔥的文化,比如洋蔥象征勝利,古埃及洋蔥文化俄羅斯洋蔥文化等,可以從洋蔥的根部、莖、葉、花等都可以作為30張小稿的描摹對象,需要謹慎巧妙的選擇形狀,洋蔥的外表形體特征,縱向切開后的洋蔥自然的形態及紋路與橫向切形成的紋路都有明顯區別,甚至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物體本身細微的紋理,繪出細微的紋理,其實從中會發現換一種方式擺放,換個角度觀察,都會產生不同的的細節和視覺的感官變化,從中體會不同趣味感受,會超出自己的想象,從形態、質感結構甚至從氣味都能從中重新認識理解與發現它的美感。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及材料來表現,物體的質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的實驗以及發現美的過程。
對自然形態的認知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大自然中沾著露珠的花朵,此刻的形態美,是不能復制的。克利認為,所有的復雜的有機形態都是從簡單的基本形態演變出來的。如果要掌握復雜的自然形態,關鍵在于了解自然形態形成的過程。比如花的成長過程,花的開放過程,可以啟發對自然形態規律的了解。
自然形態肌理,石材、木材、蔬菜表皮肌理紋路,核桃的紋理等這些紋理及內部結構、外部造型等可被人們利用參考作為設計靈感來源,設計師StephaneLeathead設計的一款椅子造型模仿魚的造型椅子,對魚的形態做深入的研究而且考慮多功能使用,可以換一個角度或者換一種方式來使用,椅子可以變換成不同角度,靈活多變,抓住魚自身特性自由游動,外形曲線優美。仿自然肌理的也有很多設計,如無印良品設計出一系列果汁盒子,外觀仿草莓、獼猴桃、香蕉的顏色及自然的紋理,直接感受紋理的特性,總給人很多驚喜。所以可以看出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有同樣的特性,結構、形式和秩序。
生活中很多設計師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形態、肌理、結構作為設計的靈感來源,取其自然,模仿自然形態,做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及新奇的設計。利用自然形態分割、透疊、交錯、切割、局部放大或縮小等手法來表現自然形態。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趣新奇的環境中,我們不斷的發現、了解、熟悉事物,于是我們學會借助工具及思維來描繪和紀錄美的事物。
在設計素描中的自然形態認知是學設計的前期鋪墊,為將來的設計做基礎,在觀察自然物體繪畫的同時深入的了解自然體本身的特有的特性及內部結構。使對物體本身有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及看法,對生活有新的感悟。設計源于生活,設計素描是生活的另一種視覺和感受,對生活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1]鄧麗君.從自然之美到產晶形態的物化[D].湖南大學,2004.
[2]李清溪.對現代立體構成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青春歲月,2011 (10)
[3](德)恩斯特·海克爾.自然界的藝術形態[M].南方日報出版社,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