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云
農安衛校附屬醫院
試析胃腸腫瘤標志物診斷大腸癌之檢驗
陳麗云
農安衛校附屬醫院
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是當代標志性學科,數據挖掘,又稱為數據庫中知識發現,醫學是與試驗和信息結合非常緊密的科學,將有限的檢驗信息提煉為高效的診治信息,利用人工神經網絡為數據挖掘工具,以項血清標志物檢驗診斷大腸癌為例,檢驗報告客觀提供了檢測結果參考價值。
胃腸腫瘤;數據庫;血清標志
我國在檢驗醫學教育、質量保證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值得思索的是在技術層面還有待進步。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實現這一目標,評價和肯定檢驗項目的臨床價值,在技術上可以根據它的工作過程應用于臨床實踐工作。它可以分為數據抽取、數據存儲和管理、數據展現。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數據的抽取是數據進入倉庫的入口。數據倉庫的組織管理方式在數據展現方面主要的方式有:查詢、報表、可視化、統計和挖掘。
診斷試驗含義是廣泛的,利用數據挖掘等方法,并行處理大量的數據。它包括各種化驗室檢查,詢問病史,從數據中得到關于數據關系,體檢所獲得的資料,使系統更便于管理和維護,得到各種影像診斷和儀器診斷等。
尤登指數又稱正確指數,靈敏度又稱真陽性率,特異度又稱真陰性率,因此,尤登指數是指靈敏度和特異度之和減去1,靈敏度和特異度是矛盾的統一體,是綜合評價真實性指標,理想實驗應為1。計算機動畫技術表現復雜數據及其相互關系。
準確度:試驗的準確度,也稱效率。反應檢出患者的能力,是真陽性與真陰性人數之和占受試人數%,隨著診斷閡值的變化而變化,理想的實驗應為1。
陽性預測值是另外一項指標,具體地說,它是指真陽性人數占實驗結果陽性人數的百分比,可用以描述診斷性試驗陽性時患病的機率。預測值又稱預告值,預示值,在不同患病率的人群中,一個診斷方法有其一定的特異度和靈敏度,陽性結果的預測值不同,應用它篩檢或診斷患病率不同的人群時,患病率低時,陽性預測值很低。
重復做試驗時獲得相同結果的穩定程度,我們稱這項指標為可靠性。繪制ROC曲線以實驗靈敏度為縱坐標,隨機的數據集中識別有效的,依照連續分組測定的數據,潛在有用的以及最終可理解的模式,利用曲線下的面積,根據數據挖掘的方法,評價不同檢驗項目或不同檢測方法,調節各處理單元間的連接權值,曲線下面積越大,其診斷價值越大。
選擇有代表性的聯合檢驗項目,通過醫院信息系統和檢驗醫學信息系統,選取臨床診治具有指導意義的腫瘤標志物,收集檢驗結果數據,認真詳細記錄檢驗結果相關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主要是臨床診斷和治療信息。分析評價各組病例檢驗項目實際臨床價值,根據合適的方法,構建ROC曲線,對聯合試驗項目進行數據挖掘,應用診斷模型仿真預測值,采用人工神經網絡模型等進行處理,驗概率注釋檢驗報告的臨床實踐,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隨訪統計,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篩查較有意義。
通過對胃腸腫瘤標志物數據的整理,采用數理統計等方法將確診大腸癌的數據分別提煉出來,對組合檢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進行數據分析,以胃腸腫瘤標志物診斷大腸癌為例,計算出靈敏度和特異度,從技術層面畫出ROC圖形,在應用人工神經網絡后,選擇最佳數學模型,進行篩查診斷,要求最少有五組連續分組測定數據,ROC曲線下的面積大小顯而易見,在診斷性試驗中,對篩查和診斷大腸癌都有更好的效果,并開辟一條檢驗醫學臨床實踐,這對臨床實踐有很好的幫助。
檢驗組合共計2000份。
分組為:健康對照組、大腸癌組、其他疾病組。
所有研究對象抽取空腹靜脈血3ml。利用檢驗科信息管理系統分類統計,采用目前最先進的標記免疫測定技術。以Microsoft-Excel形式導出,方法具有敏感,快速和穩定的特點。
采用基于誤差反傳原理多層前饋神經網絡。各組經過篩查模型或診斷模型仿真預測,計算各個標本胃腸腫瘤標志物檢驗結果,分別存入大腸癌篩查、癌診斷ROC數據集。
通過全息條形碼實驗室信息系統,建立的人工神經網絡診斷模型,輸入篩查模型得到ANN計算值,得出診斷預測值(驗后概率)的計算公式,體檢標本查閱篩查模型的ROC數據集,得出本地區大腸癌的患病率,之后定期隨訪和不斷修正ROC數據集,其臨床實踐方法可存儲于檢驗醫師工作站共享。
腫瘤標志物是指存在于腫瘤細胞內的物質,研究中引起腫瘤標志物假陽性有很多因素,隨著腫瘤研究深入,腫瘤標志物增多,如常見的大腸癌的血清標志物。腫瘤的發現有賴于腫瘤標志物的輔助檢查,胃腸腫瘤發病因素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如高脂飲食、缺少運動、在血吸蟲疫區的不潔生活方式等。
檢驗醫學是一個為臨床服務的二級學科,但如何運用好的技術提供臨床依據,提高臨床對疾病的診斷效率,意義重大。
人工神經網絡簡稱神經網絡,是腫瘤標志物檢測技術的發展,能對腫瘤標志物進行多次訓練,并通過它自身的特點,得出最佳臨界值,經過計算機相應處理后,對此臨界值進行ROC曲線分析,能夠最終使聯合試驗提高診斷效率。目前發現腫瘤標志物的方法有很多,但隨著醫學信息化的建設,證實了這種方法預測胃腸癌的敏感性要比其它技術高的多,即人工神經網絡的診斷效率最高。對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在醫學領域良好的應用前景。
[1]袁成斌,趙任.結腸直腸腫瘤標志物的臨床價值認識及新進展[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9,14(6)
[2]仲崇明,張子齡,蔡培培.ROC曲線評估相關腫瘤標志物對肺癌的診斷臨界值[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16(5)
[3]靳曉亮,楊波,關方霞,宋來君等.腫瘤與腫瘤標志物研究中證據的思考.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9,2(30)
[4]解庭波,張蕾.人工神經網絡在消化道腫瘤檢測和診斷中的應用進展.長江大學學報,2009,6
[5]顧克東,張雅青.腫瘤標志物最新研究技術及其臨床檢測方法.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