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艷
黑龍江省嫩江農場醫院
在臨床上對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
馬春艷
黑龍江省嫩江農場醫院
小兒高熱驚厥如果護理干預不及時或者不恰當,可能導致比較危險的后果,嚴重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鑒于此,從急救護理和一般護理兩個方面論述在臨床上護理小兒高熱驚厥的具體措施,以期有效地維護小兒高熱患者的生命健康。
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一般護理
通常臨床上認為,小兒由于高熱、感染和遺傳等因素引發高熱驚厥,其中年齡是特有條件,而高熱和感染是發生驚厥的條件。小兒的大腦還處在發育的階段,其相關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到來自于外界的某些干擾,如果發生高熱驚厥而又沒能及時進行處理,可能會導致腦水腫、窒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在臨床上可以通過急救護理和一般護理兩種途徑對小兒高熱驚厥寒者進行處理和干預。
1.1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當發生驚厥時,不可抱起患兒,必須使其平臥,馬上松開患兒的衣領,取頭側平臥位,同時馬上清除其口鼻和咽喉內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被分泌物堵塞而引起窒息,保持患兒通氣充分,避免發生低氧或者高碳酸血癥。
1.2加強安全防護。當患兒抽搐發作時,要隨時注意防止其因碰撞而受傷,或者是墜落床下而受傷,必要時可以對其肢體進行約束,并將牙墊放置在上、下牙齒之間,以免患兒抽搐時咬傷舌和口唇。
1.3對患兒給予吸氧處理。對患兒進行氧氣吸入時,可以采取鼻導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兩種方式,如果患兒出現窒息的情況,還必須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改善患兒組織缺氧的情況,解決其組織缺氧的問題。
1.4及時采取必要的止痙手段。患兒如果驚厥的時間較長,可能導致缺氧性腦病,所以必須對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主要的控制手段包括針刺和藥物兩種。通過止痙手段保證患兒的驚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緩解或者停止。
1.5盡快對患兒進行降溫處理。高熱是加重痙攣的重要原因,并可能引起嚴重的腦水腫等并發癥,因此必須馬上通過退熱手段降低患兒的體溫。一方面,可進行頭部物理降溫,可以通過戴冰帽來降低患兒腦組織的代謝,使耗氧量減少,增強其缺氧的耐受性,盡快恢復腦細胞。另外,還可以把冰袋放置在患兒的枕下、腋下、腹股溝處,切忌對胸前區和腹部進行擦拭,同時用薄巾包裹住冰袋,以免患兒的局部被凍傷;也可以使用35-40攝氏度的溫水進行擦拭或洗浴。通過上述辦法盡可能控制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下;如果物理降溫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那么要立即采取退熱劑等藥物降溫的措施,同時全程觀察患兒體溫的具體變化情況,以及面部顏色變化情況、四肢冷熱情況和是否出汗,以免其虛脫。體溫降到安全區域30分鐘以后,要測一次體溫并及時做好記錄。
1.6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進行靜脈輸液。建立靜脈通道可以保證搶救中給藥,以及液體和營養的供給,是實現成功搶救的一項重要前提條件。對頻繁持續抽搐的患兒,輸入20%的甘露醇,注意要在30分鐘內滴完,同時要注意藥液外滲。
2.1嚴格執行相關的護理規定。要設置專人護理頻繁抽搐的患兒,不必要的刺激應盡量減少,病室內的光線要適度,不能過于強烈,并保持室內安靜。盡量集中進行治療和護理的有關操作,操作動作要保證敏捷輕柔。同時,操作時要嚴格在無菌狀態下進行,防止形成交叉感染。
2.2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每小時測量一次患兒的體溫,掌握其變化情況。要對患兒發作驚厥的次數進行詳細記錄。同時注意記錄發作驚厥以前是否多汗、易驚和尖叫,發作時患兒的狀態;持續驚厥的時間、每次驚厥發作間隔的時間;發作的部位在哪里,以及發作后患兒表現出的精神狀態,是否有昏睡、嗜睡或者昏迷的情況,有沒有嘔吐、發熱、腹瀉等狀況,有沒有發生黃疸和皮疹等癥狀。另外,還要注意監測患兒的血壓,觀察其是否前囟膨隆以及瞳孔和呼吸的變化情況,目的是能夠及時發現早期的腦水腫癥狀。如果患兒驚厥反復發生,要馬上通知醫生,并遵照醫囑對患兒使用脫水劑,以免發生腦疝。如果患兒出現體溫異常情況,必須第一時間報告醫生,并與醫生密切配合對癥進行治療;如果患兒出現呼吸衰竭或者休克,要及時協助醫生進行搶救。
2.3注意觀察患兒使用抗驚厥藥后的情況。在對患兒進行靜脈注射的過程中,要嚴格、密切觀察患兒是否改變了呼吸的節律和頻率。同時,不能在短期使用鎮靜藥物后頻繁使用其他的一些藥物,也不能同一類止痙藥物多次連續使用,以防止中毒的情況發生,在用藥后,也要密切觀察患兒的反應情況,力爭做到萬無一失。
2.4保證患兒的營養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充。在患兒發作驚厥時,不能進補食物。高熱使患兒消耗了很大的能量,因此當患兒清醒以后,要及時補充營養,應以流質的易消化、高熱量和高蛋白的飲食為主,旨在充分地補充體內的水份。
小兒時期發熱屬于一種最常見的癥狀。如果幼兒較長時間處于發熱的狀態,必然會威脅到患兒的健康。因此,必須在臨床上采取必要的措施預防和處置高熱情況,找到發熱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首先應通過物理性是進行降溫,不能盲目使用藥物降溫。在沒有對患兒確診前,如果輕率地通過藥物降溫,可能導致入院后的誤診,進而影響醫生判斷藥效的程度。患兒如果反復發熱,應在加強物理降溫的基礎上,適當使用藥物輔助進行降溫。護理人員在臨床上一定要高度重視小兒高熱驚厥所產生的危害性,及時通過必要的手段加以干預和控制,防止再次發生高熱驚厥。同時,在治療與護理的過程中,還要與家長進行良好溝通,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進一步在思想上提高認識,絕對不能對高熱驚厥掉以輕心。另外,醫護人員還應該指導家長正確和積極地防范高熱驚厥的發生,隨時注意觀察患兒體溫升降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指導家長掌握一些必要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從而有效降低再次發生高熱驚厥的幾率,確保幼兒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