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坤
神華準能大準鐵路公司
淺談貨車列檢作業的管理
趙坤
神華準能大準鐵路公司
鐵路運輸行業是一個國家的發展命脈,它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人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同時也是資源運輸的主要方式,貨車運輸是當前大規模資源運輸選擇的主要交通方式,如何實現貨車的安全運輸就成為當前時代下,運輸行業比較關系的問題。通過嚴謹、仔細的列檢是當前確保列車安全運輸的主要方式,但當前貨車的列檢作業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針對當前貨車列檢作業新老模式進行比較,從貨車列檢作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著手分析,同時對貨物列車管理模式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并對未來貨物列車列檢作業的管理方向進行探討,對未來列檢作業模式提出了建議。
貨車列檢作業;管理;模式改革
貨車車輛是當前鐵路運輸的主要交通方式,但貨物列車車輛上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與損傷,這都會成為貨車在未來行駛途中的安全隱患,如何保證貨物列車的車輛狀態,保證列車在運行的路上安全性已經成為當前貨物列車運行的最重要的問題,列車列檢是當前保證安全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列檢全稱列車技術檢查,是列車編組完畢、開車之前,或列車到達后、尚未解體之前,在車站上對整列車進行的技術檢查。然而列檢作業的管理目前來說還存在著部分問題,在保證列車狀態完好的情況下,同時解決列檢工作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根據近年來貨車提速戰略的開展,貨車的列檢作業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根據提速前后貨車列檢作業模式的改變我們不難總結,在提速后貨車列檢作業模式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舊的貨車列檢作業的作業對象只有貨車本身,而新模式下的作業對象還增加了對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與短交路貨物列車兩種;舊模式下的列檢方式僅在于停車作業,而新模式下的列檢作業已經實現動態監測與人機結合檢查這兩種新型的列檢方式;同時列檢作業主體也從列檢所這一項增加了愛車點進行列檢作業。新模式下的列檢作業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列檢主體與客體的大幅變化,列檢作業方式也逐漸變得更加多元,盡管新模式下的列檢工作更加全面,但這種新模式的列檢作業也為列檢作業管理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列檢作業管理迎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2.1對新模式作業下工作問題的概括
在經過貨車提速后,貨車列檢作業的更新變革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列檢作業模式與運輸組織進行有機結合效果顯著,但問題也往往出自運輸組織之中,車流、車次的改變、中途掛解與中途停運的發生都會產生不必要的安全問題,同時行車調度、車務、機務、列檢四個主要方面總無法形成一個統一意識,在列車是否需要作業這一項工作上產生分歧,進而對列車的其他行車方面產生了影響,容易造成行車秩序的混亂、列車行駛的安全問題也無法得到保證,這都是列檢作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需要及時解決。
2.2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不確定性
貨車列檢作業新模式下對作業的客體范圍增加了長交路直通貨列這一內容,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是指在裝車地、編組站或區段站編組,實行機車長交路,通過1個及1個以上區段站且達500 km及以上不進行改編的列車。這種類車存在三個主要特點:運行路長需達到500km以上、機車不換掛、運行中不解編。但這些都是理論上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運行特點,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會因為有些狀況,例如:改變車次、機車換掛等情況的發生,導致貨車運行不滿500km時就發生中途換掛、解掛等狀況,這樣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主要運行特點就無法實現,在沒有達到預期的運行狀況的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運行效率低下,長期以往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概念就變得模糊不清,對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確定就變得越來越難。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主要分為五種: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改開短交路列車、短交路列車改開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改換車次、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中途解掛、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因故停運。
2.3愛車點與始發列車存在安全問題
愛車點是在貨車提速后,列檢作業新模式下增設的作業主體,愛車點的主要作用是承擔凈化干線車輛技術狀態的任務,對進入干線的編組始發車進行技術作業。盡管愛車點的作業任務不輕松,但愛車點的工作條件相比較于列檢所來說很差,同時愛車點內部工作人員較少,技術作業的裝備也沒有列檢點齊全,所應用的技術也停留在初級階段,所以愛車點作業的列車質量較低,始發列車如果從中間站發出,那就說明該列車也沒有經過列檢作業,列車的質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說愛車點假如與中間站始發車輛相遇,必然會出現安全上的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3.1貨車列檢作業的指導思想
列車列檢的全過程要嚴格遵守《鐵路貨車運用維修規程》,列檢作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尤其是規程中的第23條,要做到從該條出發進行全面的檢修工作,對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判定要根據車流定性與車次識別,只有這種方法才能確定出一個準確的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但一旦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變作短交路列車時,列檢作業就不用多設作業步驟,就對列車按照短交路列車的標準進行作業;然而如果短交路列車改開為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列檢工作就需要嚴格注意,以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的標準進行列檢作業。列車加掛問題也可以進行區別區分,如果列車有車輛加掛時,列檢作業的標準自然要隨之改變,列檢作業是應該按照有調中轉列車的標準進行檢測;如果列車只解無掛,對貨車的列檢作業就不用另加列檢標準,直接按照貨車的原標準執行列檢工作。還存在一種情況,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在行駛的途中一旦出現突發的狀況,換掛機車載回時,視作未列檢工作進行處理。對貨車進行列檢工作時要遵循指導思想,對待不同的貨車運行情況采取不同的列檢標準。
3.2貨車列檢工作的規定
圖定列檢不作業的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在變換為其他車次的貨車時,列檢的原則規定與原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相同,皆是列檢不作業。如果圖定的短交路列車在改開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后,列檢的標準要以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為基準進行,列檢工作要嚴格按照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進行作業。《鐵路貨車運用維修規程》也是當前列檢工作需要遵從的重要規程之一,無論是運休車流還是開出車流列檢時一律要根據這本規定第23條進行標準作業,所以說實現貨車列檢工作還需要嚴格按照頒布的規章制度進行。圖定列檢不作業的列車也要按照不同的分類進行分析,如果列檢補作業列車在行駛的途中有車輛加掛,那么對該列車的列檢就不能夠按照列車的性質重新制定標準,一律按照有調中轉列車的標準進行工作;但是如果在行駛的途中,列車只解無掛,那么列檢作業標準還是與原車相同,對待不同情況的列車進行列檢時,要分析其運行的具體情況,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列檢標準,在列檢前要針對運行狀況進行分析。關于愛車點與中間站始發的列車的安全隱患問題,也要根據《鐵路貨車運用維修規程》的規程標準進行列檢,所有中間站始發的列車到達列檢站的第一時間要根據規程進行標準的列檢作業,以此來盡量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保留列車的列檢標準與中間站始發的列車相似,不管該列車的特性如何都要按照《鐵路貨車運用維修規程》上的第23條標準進行列檢作業。總而言之對貨車列檢工作一定要根據具體的規程進行,要在分類明確的基礎上進行嚴格標準的把控。
3.3貨車行車調度的相關規定
行車車次的改變也存在一個過程,一般的會因為換流與排點而改變行車車次,而車次的作業不僅僅是對一列列車的編號工作,同時車次還能夠表現出列車的長短交路性質,在列檢工作進行時對待不同性質的列車進行列檢時,就可以根據車次來辨別列車的長短交路性質,從而選擇不同的標準來要求不同性質的貨車進行列檢工作,這種車次體現性質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戴帽”的方法實現,一般情況下“戴帽”是指套用車次的方法,同時也存在增加圖外車次的方法實現,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實現車次的改變,對待不同車次可以體現出不同的貨車的性質。這種行車調度的規定相對比較靈活,改開方向的列車可以根據這種調度規定明確的看出行車的路線與方向。
3.4對待貨車車站的相關規定
車站的列檢工作需要根據貨車的性質與形成方式進行分別列檢,在選取不同的列檢標準時要根據不同的車站標準進行列檢,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在改用做其他車次行車后可以不用做列檢作業,但在短交路列車改開為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時,就需要通知車站做列檢工作,通知做列檢準備時要以長交路直通貨物列車為標準進行,一旦貨車改換車流行車時,就必要通知到列檢站進行列檢工作,同時還要將貨車列車的發車次與車流方向進行詳細的上報,對進行仔細校對。同樣的,列車在行駛的途中只解不掛時沒有必要通知列檢工作,一點列車在運行的途中加掛其他車輛,需要第一時間上報給列檢站進行列檢作業,同時在列車加掛的地點做出明顯標記,并在上報的第一時間也將掛車的位置上報給列檢站。因為愛車站與始發車輛、保留車輛之間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一旦到達列檢站,必須通知列檢站做列檢作業,不管上述車輛存在哪種性質可以列檢不作業,都必須進行列檢工作。
4.1優化列檢作業,減少列檢作業次數
停車技術作業的安全保證距離,由之前的200km擴展到500km,或者向更遠處進行改革,隨著提速鐵路貨車的大量應用,使大跨度、遠距離的路程運輸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列車行駛的駕駛途中盡量的撤銷部分作業不大的列檢站,將資源聚集到某一個列檢站,保證該列檢站的高效率、大范圍工作。優化列檢作業方式,對管內裝車始發、且終到站為管內的貨物的列車在出發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作業,這樣大大的節省了資源,也節約了時間。無論是裁撤列檢站還是減少列車運輸過程中的列檢次數都做到了資源節省,不僅僅降低了勞動力的使用同時還節約了人工成本,減少列檢次數可以有效的解決重復作業這一問題,冗雜的作業重復檢測都是當前列檢工作的一大缺陷,列車運營時間耽擱在檢測這一步驟。減少作業次數能更好的提升列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鐵路貨物運輸的競爭能力。
4.2優化列檢方式,采用動態檢查作業方式實現
根據貨物列車技術檢查標準,我們可以將對貨物列車的技術檢測進行分類,主要分為機檢與人檢,這類兩種檢測的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室內檢車員與后者的室外檢車員是分開進行工作的。動態車檢員主要是利用TFDS系統對貨物列車的多方面進行檢測工作,將列車的可以看見的部分進行系統的檢測,在列車車身上發展故障后再報告給現場車檢員;現場車檢員的工作與前者有著本質區別,兩者的工作內容既無重疊也沒有覆蓋,唯一有聯系的部分就是對動態車檢員的車間報告進行復核,再采用特種車型對貨車進行全面的檢修,同時現場車檢員的工作比較復雜也最重要,可以將現場車檢員進行混合劃組,機動靈活的調劑勞動力提高了車檢效率,同時如果遇到編組輛數較多、大載重列車時就需要合組檢測,也不排除檢測設備的意外失效現象的發生,這就需要人工進行檢測,足夠的人數是保證檢測按時、高效完成的關鍵步驟。
4.3列車列檢作業過程的改革
當前時代下貨車車輛的質量與運行的技術狀態不斷提升,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越來越低,始發車輛的中間停檢工作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再加之站編始發列車的車輛在到達解體時已進行了技術檢查。所以說始發列車的列檢作業可以適當的進行精簡工作,除了軟管連接、轉向架狀態檢查等幾項重點工作無法簡略,其他能夠省略的步驟也就可以就此精簡,其他車輛狀態都有列檢人員親自負責,這樣不僅僅避免了始發、終點的重復檢查,更能夠避免列檢人員因重復工作所產生的依賴性,要使列檢人員養成認真負責,全責承擔的心理狀態,所以說減少重復作業能夠更大效率的提高作業的速度與效率。
鐵路交通運輸事業作為一個國家命脈,容不得各種問題。通過貨物列車列檢作業來保障貨物列車的狀態良好,從而保障列車能夠提供安全的運行,對于列檢工作管理而言要做到科學合理,尤其是車檢工作人員要以嚴謹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對于未來的列檢工作還存在很多的可能性,但未來的列檢工作一定是追求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方式,不僅要減少列檢的次數,提升列檢工作的質量,實現在追求列檢作業簡單化的同時高質量的完成車檢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列車的運行狀態,從而提高貨物列車的經濟收益,提高整個鐵路運輸行業的經濟效益,為祖國的建設增磚添瓦。
[1]王義軍,趙貞.壓縮到達列車等待列檢時間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2,29(9):5-6.
[2]朱曉立,李夏苗.提速干線編組站出發子系統內部匹配與協調關系[J].中國鐵道科學,2006,27(5):118-121.
[3]薛峰,王慈光,羅建,等.編組站列車解體方案與編組方案的協調優化研究[J].鐵道學報,2014,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