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琳
重慶市涪陵城區第三幼兒園
淺談“5S”之整頓在幼兒園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向琳
重慶市涪陵城區第三幼兒園
“5S”管理方法之整頓在幼兒園的安全管理中,首先要求進行定職責、定崗位、定內容,通過建立科學“定置管理系統”,提高內部的執行力,減少無效重復工作,使教職工安全管理工作活性化,有效地推行網格化管理策略,將學校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職責落到實處,做到無縫管理,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5S;幼兒園;整頓;管理
“5S”即五常管理法,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概括為: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這五個詞。20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的何廣明博士又將五常法發展成為一套更易被中國人理解和實施的方法,即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五常法管理在中國企業管理中得到了全面推廣,特別是外資企業,同時“5S”也被很多的學校引入到管理之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那么,在幼兒園5S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將“整頓”正確應用于安全工作呢?本文就圍繞安全管理怎樣開展“整頓”進行探討。
根據5S中“整頓”的定義,要求做到“三定”:定名、定量、定位,其主要目的是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尋找上。幼兒園的安全管理中,“整頓”即是精細化管理流程,對安全工作進行定職責、定崗位、定內容,即做到定人、定責、定位,其目的是使每一個責任人員才以己之責按時、定點履職,及時進行記錄和反饋,從而在第一時間發現安全漏洞,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完全措施,切實保證安全萬無一失。
(一)幼兒園管理的方法及流程
1.建立幼兒園安全工作體系
幼兒園安全工作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幼兒園安全各級各類負責人,通過制定詳細的安全工作計劃,明確職責,落實措施,并適時整頓,做到人人有安全意識,人人有安全責任。
2.加強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
利用幼兒園網站、微信公眾號、家園交流群、家園聯系欄等經常有針對性的對家長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各班安排每周一節安全教育活動,并通過談話和游戲活動,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識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患于未然。
3.安全管理的常態化和規范化
(1)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定期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規范食品原材料的采購、儲存及制作,嚴格生熟分開及消毒制度,對不適操作及時指出和整改,杜絕病從口入。
(2)加強設施設備安全檢查,包括開學前拉網式大排查、月查、周查及日查,通過定期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整改。比如:室內外教玩具是否安全,滅火器是否過期,電氣線路是否完好,電器設備安裝使用是否規范,凡有安全隱患立即整改。
(3)建立安全管理臺賬,讓安全工作日常化、規范化,做到過程有記錄、分析整改有理有據。
(二)實施定置管理
所謂“定置管理”,即重點研究安全管理的要素——人、物、場所三者的狀況以及它們在學校管理活動中的相互關系,從而有效強化安全工作的綜合管理,使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緊緊圍繞教學這一中心工作科學地固定在相應的崗位、人員和職責上,以達到物與場所的有效結合,縮短人員履行有關職責時間,消除其無價值的重復動作,促進人與物的有效結合,減少人與物之間的沖突,其實施步驟如下:
1.對安全管理進行全方位調查,明確管理的內容
該步驟以推行定置管理的分管領導為主,組織具體安全責任人員共同組成工作小組,對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包括:功能布局、一日活動流程、器材定位定量和設備運轉維護等內容,從而找出安全管理的具體項目、責任人、內容以及運行機制。
2.對幼兒園的人——物——場所的結合狀態進行科學地分析。由于管理措施與其相對應的管理制度都未同人處于直接的結合狀態,部分都處于“空轉的”狀態中,即制度未落地的現象也存在,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為實現人、物及場所的有效結合,必須借助于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與確認,它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人、物和場所的有效結合程度。這些信息媒介包括諸如平面布置圖、場所標志、物品名稱、責任人員、崗位職責、各類標識、物品使用方法和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等。
3.建立“定置管理系統”。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人與物的結合狀態既是教學環境整潔的主要因素,也是安全管理的決定性因素,但人與物的結合都是在一定場所中進行的。因此,若要實現人與物的有效結合,必須處理好場所與物的關系,亦即場所與物的有效結合是人與物有效結合的前提,就是物在場所中“定置”。
4.定置物品存放區。首先要對物品存放地點進行定置,對于那些易燃、易爆、易污染、有儲存期要求的物品,要按要求實行特別定置。特別是對諸如食品等有嚴格存儲期限和要求的物品的定置,在相應表冊和系統中要對時間期限的特定信號或標志,庫存賬本應有序號和物品目錄,注意賬物相符。
(一)重視程度不夠,內部執行力不足
安全管理之整頓要想成功實施,領導的重視是首要保證。幼兒園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起到榜樣帶頭作用。另外,學校內部教職工,特別是分管領導要有良好的執行力,要端正態度,不能被找借口、遇事推諉、逃避責任等固有頑疾所左右和牽絆。
(二)將其片面理解為“大掃除”
從實踐來看,很多的幼兒園將5S管理之整頓理解為大掃除,持此種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導致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在于很多管理人員和教師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5S管理,他們對這種理論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只知道簡單、機械地照搬5S管理的內容,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清掃活動中,卻沒有思考如何對幼兒園安全管理進行根本性的改善,這樣的推行方法肯定是不可能獲得成效的。
總之,在學校安全工作中,通過5S管理中的整頓,可以明確設施設備的定位規則、職責的劃分、人員的配備、工作的規范、習慣的養成、信息的溝通和醒目的標識,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無效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1](日)大西農夫明著,高丹譯.圖解5S管理實務——輕松掌握現場管理與改善的利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王黎軍.學校5S管理實施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3]芮福宏,申奕.現代管理與5S活動實訓教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