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寶坤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淺談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改革發展趨勢
崔寶坤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語文課從小學就開設,在大學課程中也是高校培養人才素質的一門基礎公共課程,語文課的開設是提升大學生素質的重要課程,對大學生的三觀和道德素質都有積極的影響。但是,許多高等院校過分的追求學生的就業能力,將語文課程當成形式,這都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中語文課程設置中遇到的瓶頸,并探討了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未來的改革發展趨勢,從而促進我國高等院校語文教育的教學水平。
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改革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發展,高等院校為了提升自己在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加大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但是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綜合水平高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改革,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語文課程對于學生的素質提升、思想品味的提高都有積極的影響。對語文課程的重視可以促進高校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語文課程不是太重視,語文課的師資力量過于薄弱,導致學生在語文課上學不到太多的內容。為了提高我國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質量,本論文對我國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了未來高校語文課程的改革發展趨勢。
1.1學校重視度低,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大多數人們認為,高職院校的培養重點僅僅是技術能力,他們認為,只要學校的就業能力高,學生能夠學到技能,這個高職院校就是一所成功的院校,因此高職院校過分的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一些高職院校片面的認為大學語文課程的設置和小學、初、高中一樣是為了推廣和普及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些知識在初、高中已經教授的夠多了,以至于不需要在大學設置,即使設置教學老師也按照以前的教學方法傳授語言文字知識,從而忽略了對人文精神的傳播和道德素養的培養。大學的語文課程沒有硬性的評價標準,學校對語文課程逐漸不再重視,對教學老師的選擇標準也越來越低,有些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就沒有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常常照本宣科的向同學們灌輸知識,使本來精彩豐富的課程變的索然無味,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語文知識。
1.2教學思維和教學手段較為落后
我們從小學甚至更早就開始學習語文知識,一直到大學還要開始語文課程的原因是不同階段我們學習語文的側重點不同,對于就讀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來講通過學習語文知識不僅是對語文文化有一個簡單的了解,而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熏陶自己的文化精神。但是,目前高校并不能準確的把握這個教學思維,一些教學老師在施教過程中還是按照中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這些知識對于大學生來說過于枯燥乏味,并且對提升學生的精神文化并無作用。有些教師對學生又要求太高,希望學生掌握我國文化的演變過程,高職院校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并非對語文深奧的文化感興趣。在教學模式上,教師還局限于課堂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對語文產生厭惡心理。
1.3教學形式化,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教育部門對我國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中發現,加強學生的素質培養,有利于人才的培養。目前高校不斷地豐富學校的開設課程,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但是有的院校對人文課程的開設仍然過于形式化,大部分高職院校設置的人文學教學機構僅僅是部門機構,相對于系院來說功能較低,有些院校雖然開設人文學院卻并不開設語文課程。由于教學的形式化,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逐漸降低,高職院校過分的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導致學生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職業技能的學習中,并且學校的教學態度也影響了學生對文學知識的認識。
2.1重視教學,加強學科建設
素質教育對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語文課程是素質教育課程的公共課,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對文學的教學開展。校方可以通過投入更多的資金,來吸引更好的語文教學工作者前來就職,一個好的老師是語文課程開設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對教學老師的篩選,選擇語文知識水平高的,具有創新精神和探索科研精神的教師。語文教師應該合理的設計課程,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人為本”是所有教學老師都應該堅持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學老師更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2改革教學內容,提升創新思維
高職院校開設的語文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同于中小學以培養基礎知識為主要目的,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把握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思維,以培養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文化欣賞水平為主要目的。在教學內容上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漢語言文化,還要把握教學實踐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專業制定出相應的語文學習目標,在教學時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學生為主體,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3構建自主學習體系,豐富教學資源
實踐是學習的有效方式,因此高職院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到語文技能。高職院校可以開設相應的組織,使學生在組織中鍛煉自己的書寫能力以及口頭表述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文學名著,并設置交流互動小組,通過在課堂上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高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現在網絡十分發達,學校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利用網絡建立語文教學系統,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供便捷的方式。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開設語文教學課程是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培養高素質、高技術水平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在教學師資力量上還很薄弱,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思維手段還比較落后,教學模式的單一也導致了學生對吧語文學習興趣下降。未來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改革上將會更加重視語文教學,教師們將會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一切資源豐富教學手段。
[1]于彩芹.談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改革與發展趨勢[J].語文建設,2014,06:23-24.
[2]李琦.淺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現狀及改革創新的途徑[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4:27-28.
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