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潔 (東北大學 110000)
博物館展示空間中的平面設計語言研究
劉文潔 (東北大學 110000)
博物館是人類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通過人們對博物館參觀瀏覽的形式,形成“人與展品”的多視覺互動設計,最終實現信息的傳達和認知。通過對博物館展示設計中形式和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的手法的加入,影響到整個博物館的展示效果,在傳播速度和質量上也有進一步提升。本文旨在描述平面設計語言在博物館展示空間中的實際應用問題,平面設計作為視覺傳達的一種媒介和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對博物館展示空間產生重要影響。文章通過以相關博物館為例進行分析和比較做出規律上的總結,重新挖掘平面設計在博物館展示空間中新的視覺感受。
博物館展示設計;平面設計語言;視覺傳達;展示空間
(一)平面設計語言的特性
平面語言則是符號化語言。這種語言傳達了一種情感、信息和理念,形象、圖形、色彩等因素構成了視覺樣式。這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是傳播性很強,范圍很廣。現階段的平面語言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從觸覺上也是有一番作為。平面中最基本的元素包括點、線、面等,這些元素的組合可以組合出不同的心理形態上的區分,例如:點、線、面是一種抽象形態,可以通過一定的規律將這些元素的不斷重復組合形成的是一種無形而有形視覺空間效果。
(二)展示空間語境的特點
展示空間,是為人們提供欣賞、貿易、交流、休閑的場所,所以展品的種類也就很多樣,展示的目的和形式也是多元化,展示空間上也具有靈活多變的特征。展示空間的特征主要是四維空間、空間組合、流動空間、多功能、講效率的群體空間、開放性空間。
這些特征將展品形式變得多姿多彩,不拘一格,通過多角度、多組合使得展示空間五彩呈現。平面設計將于展品、媒介、道具結合,成了一種五彩繽紛的展示空間,每個展廳內容的不同,空間環境色彩也會隨之變化。
(三)博物館中展示空間和平面語言的相互關系
展示空間中我們需要把平面設計進行相應的融合,在做平面設計的時候又要時刻根據展示場合進行相應的變化,所以根據展品的主題環境將展示空間與平面設計完美結合才能達到展示的目的。
我們可以把展示空間當作一種“容器”,它把所有需要展出的內容(包括視覺語言)納入其中并成為引發參觀交流活動的“磁場”。二者之間這種場的關系相輔相成,在展示空間作為“容器”承載大量的展示信息和內容的時候,空間自己也具備了向受眾傳播展示內容的能力。空間和“場”中視覺語言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二者成為了相互說明、相互補充的關系,或者說在一出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繹著一個精彩的故事。
(一)平面語言信息載體——圖形
展示設計中的圖形要素主要包括文字、符號、標志和圖形圖案。通過利用圖形語言,對文字進行重新設計,采用多種字體形式和圖形,能夠形成非常引人注目的視覺傳達效果,利用了重點的字、詞的編排和設計。文字的編排和其他視覺形態所形成的對比關系、比例關系、疏密關系等,形成了一種新的視覺空間效果。
圖形在空間上大體分為二維和三維兩種空間。二維設計就是通過對展品的形體結構進行呼應。三維設計就是通過對平面上的設計進一步的加工。例如鏤空的文字和圖案,在造型上進行設計,將平面設計與三維改造結合形成一種平面上的三維效果。這樣展品上就會出現一種場景,更能突出展品的主題。利用二維和三維立體圖形,不僅豐富了展品的主要內涵,更能增加環境的趣味性。文字、圖形和圖案有機結合,在信息的傳達上起到了強調、導向的作用,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呼應了綜合類博物館主旨,打破了傳統的文字性敘述,無趣的趨向。
(二)平面語言傳播者——色彩
展示設計中通常運用平面語言中的色彩。在圖書館中表現色彩的類型有:環境色,展品色,道具色,展板色以及光色,這些色彩的構成可以營造一種展品氛圍。色彩元素的變化是根據展品主題來定的,正確處理色相、彩度和明度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形成有秩序、有規律的變化與和諧統一的色彩關系。當色彩和諧統一的時候,那么整個空間的色調和情景也就有了統一,這種色彩不僅僅表現在整個專題的空間上,而且也突出在每個展品的裝飾上。
(三)平面語言傳播技術——音效
慢慢的會發現音效的運用成了展示設計中最基本的技術手段,在平面設計中不僅要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而且通過加入音效可以充分調動了人們的聽覺,使其能夠多方位感受展品所傳達的信息。這種信息傳達不僅可以調動觀賞者的眼球,還可以加深人們對于展品歷史文化的印象。音效的運用是平面設計中的升華,也是展示技術上的進步,通過運用不同的音樂旋律、節奏,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氣氛,可以調動觀賞者的情緒,使觀眾很快融入展示的環境中。
在博物館中展示空間的平面設計表現特點分為三維化、情景化、互動化。
三維設計的出現,將平面設計中的點、線、面,通過距離的大小及形態的變化形成一種點狀、線狀和面狀的形態,例如南通城市博物館,這些元素的變化形成了一種空間視覺,通過將這種視覺變化運用到博物館中,使博物館中的展品通過一定的空間視覺進行展示。
情景化展示遠遠超過平面化的講解和說明,就像在感受動畫片,以活靈活現的方式表現出來,給人以真實感。
互動式的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有很多空間的設計,觀眾可以通過觸摸、操作、體驗等多種互動方式來獲得真切、豐富的感受。在互動式的展示中,這種互動的形式是平面設計類型中的界面設計,互動式的展示通過一定的媒介,界面設計與展示過程的完美結合,以及由人和空間共同完成。人在空間中能獲得空間感知,通過人在空間中的操作,從而來帶動展示,空間也是由于人的活動而存在的。
博物館所展出形式是向觀眾展示和解釋展品的方式,除了展品之外還有一些解釋性的文字、標本以及圖表等。所以如何有效的去傳達給觀眾知識和信息并能讓觀眾流連忘返,也是需要科技手段。現階段的博物館陳列通過一定的空間設計,將深奧的科學原理用簡潔、深入、形象的藝術形式展示出來,而這種深入淺出的表現方法更是需要根據人們的喜愛情況和思想潮流的變化而變化。博物館的教育性對于人們的思想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現代社會而言,這種博物館所帶來的知識傳播越來越重要,對于這種創新性的設計和三維空間上的設計會隨著觀眾的吸引程度變得越來越多,人性化的設計將傳遞給觀眾更多有效的信息和文化知識,所以現階段博物館中運用的平面語言更注重環境營造,更傾向情景化、空間化、互動化。這種情景交融的展示,適應了高科技的社會,適應了人們思想的潮流,所以展示設計的空間性發展更會有效的傳達給觀眾。
[1]沈海軍.視覺語言在博物館展示空間中的應用研究[D].江蘇:江南大學,2009.6.1.
[2]王亞明.展示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3]董春欣.會展空間與藝術設計[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