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煚煒 (蘇州市錫劇團有限公司 215000)
戲曲演員舞臺表演中的交流以及藝術修養
徐煚煒 (蘇州市錫劇團有限公司 215000)
戲曲表演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在戲曲表演的世界里,我們經常觀賞到一些優秀的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呈現出精美絕倫的表演,散發著奪目的光彩,常常令人感動不已;但是,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一些演員經過長年的練習,雖然掌握了許多基本功,甚至還能做出很多比較復雜的動作,可是一旦到了舞臺上,他們的變現力和感染力卻差強人意,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有時候也有所欠缺,歸根結底是由于表演中的交流以及藝術修養上的欠缺,本文即是從這個角度展開論述。
戲曲演員;藝術修養;舞臺表演;表演交流
戲曲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因為進入行業時間的長短,優勢則是因為個人生活經驗的不足,因而缺乏對生活、對表演的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也有的則是因為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不同,導致在舞臺上對于表演方式、審美觀念等方面都有不同意見,從而展現出不同的差異;也有的則是因為自身的長相和氣質等固定因素,導致在思維和想象力等方面表現出差異化。但是究其深層次的原因,還是藝術修養和舞臺交流之間的差異。
因為戲曲不是一個人就能夠單獨完成的藝術方式,很多情況下需要許多人的通力合作,包括角色塑造、人物互動等,所以演員一定要重視舞臺上的、表演中的交流1。演員在創造角色時,就要積極地投入到舞臺行動中。而一旦投入到這種舞臺行動中,就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個體,而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演員在舞臺上需要根據不同的戲份和場景而表現出虛構的規定情境。在積極地開展角色行動的狀態下,角色之間的感情的流露與傳遞、相互影響的過程,就構成了一種精神層面的表演交流。所謂舞臺表演交流,就是一個人物互動的過程,所以離不開行動的三要素:舞臺行動、舞臺判斷、舞臺感受。
任何行動,包括交流,都要先從感受開始。只有認真聽、仔細看、用心想,將自己的感受與所要塑造的角色融為一體,才能真正產生有思考力、表現力的行動來。
判斷,是行動的助力器。雖然有時候判斷僅僅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往往需要經過多次往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需要經過判斷、行動、感受、再判斷、再行動、再感受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在舞臺上,行動演員是在先的,角色是后來出現的。演員要把行動當成后來角色出現的唯一途徑,就必須將“感覺、判斷、行動”這三個環節一再運用2。由于人物的戲劇關系不同,在交流中給予彼此的的思想和情感也不同,因此也導致了行動的方式和態度不同。所以,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時,首先應當了解到角色發展的經歷、想法、世界觀和行為愛好,梳理出人物關系和相互行動的發展線。戲曲演員需要進行真實有效而又表現鮮明的舞臺交流,不僅僅表現在一些富有表現力的行動、觸碰的肢體交流,更要包括傳神的眼神交流和心靈上的交流。
如果戲曲演員想要具有表演上的感染力和張力,那么就一定要養成過硬的藝術修養。而其藝術修養又主要包括思想品格修養、文化修養和生活修養等。
(一)戲曲演員的思想品格修養
首先,情操的修養。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塑造角色時候一定要寄托于情感上的表達,而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成員,戲曲演員一定要培養出高尚的情感,也就是情操。戲曲人員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國家、民族上,愛祖國愛人民,樹立起為戲曲事業奉獻終身的偉大理想,這樣才能夠與時俱進,反映出時代的精神風貌。
其次,情趣的修養。情趣,也就是反映著一個人的性情和志趣。作為廣義上文化的一種,戲曲藝術是一種較為高級的藝術方式,故而演員們也在從事著一種較為高級的意識工作,就所以更要培養出高尚的情趣。
(二)戲曲演員的文化修養
戲曲演員除了表演能力和知識以外,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文化知識。因此,戲曲演員在苦練表演基本功的同時,需要不斷地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的氣質和文化素養。戲曲演員一定要意識到,戲曲表演不僅僅是在臺上做幾個動作、唱幾句曲子那么簡單的表演,而是一個包括了哲學、歷史、文學、音樂在內的綜合性的表演。戲曲演員唯有努力地鉆研傳統文化,才能夠加深對戲曲作品的更為內涵的深刻理解和領悟,才能夠更好地將自身的表演力運用得恰如其分,才能將藝術形象塑造得更為鮮明。也只有努力提升演員的文化修養,才能夠真正地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境界3。而且,戲曲演員通過努力地學習,還能夠逐步地實現由文化知識向表演能力的轉變,提升演員的表現力和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戲曲演員需要不斷地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修養,總結文化實踐和藝術理論,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表演水準,同時也提升自己對于表演的審美和理解。
(三)戲曲演員的生活修養
首先,積累生活經驗。生活經驗的積累主要依靠兩個途徑,一是直接生活經驗,二是間接生活經驗。但是不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都是用來為塑造角色、提高角色的質感和經歷的一種方式。戲曲演員需要從紛紛擾擾的世界中捕捉到千姿百態的神韻,從歷史的知識寶庫中采取靈感,只有這樣才能夠將生活經驗轉化為舞臺上的表現,才能賦予舞臺上的角色以靈魂,才能揭示舞臺表演和角色塑造的本質所在。
其次,還要積累生活知識。戲曲表演是寫意和虛擬為主的表演形式,“七八步走遍天下”。所以生活領域和積累生活知識的方法就更加地自由和寬廣。戲曲演員需要養成積累生活知識的習慣,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隨時隨地從生活中汲取形象的細胞,增強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創作能力。也正是由于藝術家們對于生活知識的積累和運用,他們才能夠在舞臺上表演時,表現出厚積薄發、觸類旁通的氣勢來。后輩的戲曲演員更要向他們學習,提高生活修養,為振興戲曲事業而努力。
演員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和感染力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加強舞臺交流的程度、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總之,演員們在舞臺上,應當時時刻刻注意與搭戲的演員完成心靈和身體上的交流,建立起真正的舞臺交流;在舞臺下,也不能放松,而是要努力培養出自己的藝術修養,從而使得舞臺表演更具藝術表現力,不僅能夠在表演技巧上有所提升,同時也能夠讓表演境界達到新的高度。
[1]王岳華.也說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及舞臺交流[J].大舞臺,2011 (11):11.
[2]曹廷虎.簡議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與舞臺交流[J].劇作家,2011 (4):117-118.
[3]林武燕.論如何提升戲曲演員藝術修養[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 (1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