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毅 (四川美術學院 401331)
基于在線課程的藝術實驗教學探索與創新
余 毅 (四川美術學院 401331)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伴隨互聯網而生的“新人類”——高校大學生具有與生俱來的互聯網屬性,方方面面的需求都可通過互聯網來完成?!盎ヂ摼W+”的時代改變人們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的同時,也為高校帶來教學、思維方式的新變革。藝術實驗教學作為高等學校培養藝術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于當今高校學生學習習慣的教學方式探索與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互聯網; 在線課程;藝術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藝術人才培養教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其更能夠直接、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高校藝術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推動我國高等藝術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進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藝術實驗教學探索與創新是時代賦予藝術教育的新要求。
藝術實驗教學是我國高等藝術院校及專業教育體系中對學生藝術素養及創新意識的一種培育模式,重視在藝術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藝及動手實踐能力。傳統的藝術實驗教學大部分通過“口傳身教”的教學方式傳授,但根據時代及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傳統藝術實驗教學也在教學資源分布、更新以及共享等方面逐漸顯現出不足。
在線課程,“是由一群愿意分享與深化自我知識的學習者組成的,在一定的期間內,通過各種Web2.0與行動學習工具,對特定主題進行學習的新興教育模式。”。信息技術的變革,使得在線課程從教學資源素材,教學內容來源以及資源信息更替等方面對藝術人才教育程度加深。在線學習也凸顯出了碎片化自主學習、移動便捷的泛在學習、靈活的資源獲取方式等多方面的優勢。隨著手機的普及,運用移動端進行在線教育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據GSV 報告預測,相較于2012年全球在線教育產業規模909億美元,2017年將高達255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2015年,中國在線自助學習增長率為52%。”目前,國際上三大在線課程平臺Coursera、Edx、Udacity將在線學習的浪潮推向國際化,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杜克大學等名牌高校也相繼建立了在線學習平臺,2013年,我國清華、復旦、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也簽約了Coursera和Edx,面向全球提供網上在線課程。
當前,藝術實驗教學領域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相對遲緩,高等藝術實驗教學在線課程的開發與投放也較為滯后。根據2010年對“全球名校視頻公開課”的隨機抽樣發現,100門網易公開課程中,僅有5門藝術課程,還不僅為藝術實驗教學課程??梢?,與國內火爆的藝術教育市場形成強烈反差的藝術實驗教學資源嚴重匱乏。藝術實驗教學作為培養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藝術人才重要組成部分,更需要適應互聯網時代教學技術和實踐的變化需求,因此,藝術實驗教學在線課程的開發與投放將成為未來藝術實驗教學新趨勢。
(一)政策背景支持
高等院校在線課程開發源起于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教字【2003】1號)文件,文件精神傳達在5年時間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制作并投放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于網絡公開平臺。隨后,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www.jingpinke.com)建立,據統計,有國家級藝術精品課程64門、省級藝術精品課程181門、校級藝術精品課程164門,登陸網站可根據分類了解到藝術類精品課程的概貌及詳細資源,可見藝術精品課程的開發為藝術實驗在線課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中強調“創新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實現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015年4月13日,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高【2015】3號)文件,指出“當前,在線課程要立足自主建設,加強規范管理,注重應用共享,建設一批課程應用與教學服務相融通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p>
由此可見,國家教育部關于在線課程的政策,不僅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樹立了目標,而且也為未來高校在線課程的準入提出了要求。這同樣也為藝術實驗在線課程的開發和投放提供了有效的參考
(二)技術與服務要素
于平教授認為,“藝術學各藝術樣式學理建構的特質,在于其具有極高技術含量的實踐性。”藝術實驗教學則更強調學生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提升藝術技藝及創作意識,更加注重課程的視覺直觀效果和互動與交流體驗。因此藝術實驗教學在線課程的開發不僅要具備其他課程資源的發放共享性、碎片學習的針對性、課程更新的高效性等特征,更要在藝術實驗教學整體中完成視頻課程預習、教學互動交流、教師線上答疑、學生作品上傳傳閱等學習的過程。
職業市場對藝術人才的需求變化,使得在藝術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要深入地思考藝術實驗在線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實際的專業需求及充分地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藝術實驗在線課程的設計上要具有高度靈活性,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交互的學習環境。以互動性為學習核心設計課程學習任務,從而增強藝術實驗教學在線課程的臨場感。另外,要促進師生線上線下的討論機制,通過教師的及時反饋,促進學生的廣泛參與。
(三)教學資源的深度整合
利用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現代技術手段與藝術實驗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將圖片、音樂、影像、動畫等輔助教學資料穿插在藝術實驗在線課程制作中,使得課程更加直觀具體,實現藝術實驗教學現場感。也更能夠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給學生帶來藝術課程的審美體驗。
通過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利用SPOC、MPOC等多種在線課程學習方式,形成一整套“線上學生們自己觀看講座和視頻課程完成自主學習,線下課堂時間用來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高效藝術實驗教學方式。開發軟件、增加服務項目,通過共享平臺實現各種互動交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的融合,高效完成藝術實驗教學的示范與指導。
創新校內與校際之間的在線課程共享與應用模式,構建個性化網絡學習空間以培育新型學習方式,通過對藝術實驗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保證藝術實驗在線教育的生命力。由于藝術實驗教學資源的分布不均,藝術院?;蛩囆g專業各有優勢,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實現校內及校際間的優質藝術實驗教學資源共享。發揮國家級藝術示范實驗中心的力量,由具有優勢教學經驗藝術實驗中心牽頭開發在線課程,聯合藝術院校以及各方高校力量建立開放靈活的藝術實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
在線學習能夠有效解決目前藝術實驗教學資源分布不均、教育資源更新速度慢、教育資源共享程度低、教學資源重復建設及使用率低等客觀存在的問題,可以顯著降低藝術實驗教學資源成本,合理配置藝術實驗教學資源分配,促進信息環境下,藝術實驗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是信息化環境下藝術教育變革的必由之路。在線學習不僅為藝術實驗教學帶來了優質的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不僅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更為推進我國藝術教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機遇。
放眼互聯網深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現實,要培養世界一流的藝術人才必須按照天才成長的規律來孕育天才。要推進中國藝術教育的發展,藝術實驗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身授的教學方式,藝術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依托教育技術的進步,實現各優質藝術實驗教育資源共享。擁有優質藝術實驗教學資源,還必須有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才能產生有效的學習行為。因此,在藝術實驗教學在線課程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學分認定和管理制度、教學效果評價辦法以及教學質量認定標準等方面,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1]孔劍明,陳穎.高等藝術院校在線課程開發的趨勢研究[J].當代文壇,2013(6).
[2]孔劍明.高等藝術院校在線課程開發的運營模式探析[J].藝術科技,2013(6).
[3]登陸http://open.163.com,隨機抽取的5門藝術公開課程樣本為: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1門,加州藝術學院3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門.
[4]于平.獨立學科門類的學域擴張與學理建構[J].藝術百家,2011 (4).
四川美術學院教改結項“新媒體背景下藝術實驗教學創新研究——以‘微課’為例”[項目編號:2016j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