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蓉 (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藝術系 730000)
提高音樂普修課教學效果的思考
郭 蓉 (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藝術系 730000)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各項教育都取得較大的成果。眾所周知,音樂在國內整個教育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而且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能夠發揮深刻而又全面的教育作用。然而,在國內教育體制不斷完善的同時,如何加強國內音樂普修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效果,成為國家和社會相繼關注的焦點。
音樂普修課;教學效果;作用;提高措施
中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年前的文明歷史古國,而音樂的出現及發展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新石器時代,發展于秦漢時代,中興于唐宋時期。古時的文人騷客對聲樂的喜愛程度完全可以在對其引用在詩、歌中的音樂文化完整的體現出來。眾所周知,音樂教育是國家重點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豐富精神生活,而且還可以提高審美觀,陶冶情操,拓展思維和提高想象力等作用。
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音樂普修課已在國內眾多院校普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前階段的音樂普修課的教育問題層出不窮,其中最具體現力便是國內大多數學生存在不是樂譜的問題,更是國內眾多院校最為普遍的問題之一,這種問題的出現,不禁讓人為國內音樂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擔憂,而國內眾多院校管理高層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清和薄弱的師資力量以及陳舊的教育教學設備、落后的教育模式都在嚴重影響當今音樂教育普修課的效果,久而久之,這種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范圍會逐漸擴散,最終致使國內眾多學生失去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成為樂盲。不僅無法豐富學生精神生活,而且還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和陶冶情操,甚至嚴重國家教育發展。因此,國家教育管理部門以及社會教育科研學者必須加強國內音樂教育發展管理和提高音樂普修課教學的效果。
(一)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音樂不僅可以為學生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令學生在快節奏的學習進度中得以緩解緊張的情緒。在具體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每每播放輕柔的經典作品時,都會很容易的使學生沉浸在柔美的旋律中無法自拔,而音樂教師再利用自身的經典作品的理解并以語言對作品進行有效闡述,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加沉浸在音樂的柔美氣氛中,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播放具有愛國情懷的歌曲,使學生無論在文化課上還是生活中甚至未來的工作中,都能加強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激勵己身;播放勵志的歌曲,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仔細認真、積極向上;在播放古典經典創作時,使學生對音樂內容的背景、人物、時間地點有充分的了解,從而拓展和豐富自身知識儲備。
(二)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國家加強音樂教育的主要出發點就是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的過程中,建立符合自身學習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音樂教育完全可以培養學生精神層次的發展,使學生對理解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更加具有潛力。眾所周知,根據人體學中人體構造的角度出發,人在高度集中的過程中,對事物的接受能力隨著個人自身的影響,對信息的接受情況也不同,但是,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無論接受量與接受程度的高低、大小有多少,大腦左腦的都會處于高度疲憊的狀態,因此,在此情況下,進行音樂課程的講授以及音樂的播放都會對大腦起到緩解疲憊的作用。在一定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量,并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協作共享的能力
音樂教育對學生具有激發的作用,并使學生具備勵志精神的優良品德。在很大程度上,音樂教育不僅可以提高相互協作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和意志力。在學生學習勵志型的歌曲時,無論從精神角度還是物質層次,都會使學生形成一次靈魂的凈化和升華,從而對自身內心深處進行自我暗示,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多樣化的教育標準,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建立自主學習和學習方法,在凈化學生心靈的同時,還能起到學生陶冶情操,培養和提高學生相互協作、共享的能力,使學生更加團結。
(一)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音樂教師要加強音樂教材、設備等音樂教學資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音樂課教學質量和效率。在音樂普修課進行的過程中,音樂教師應根據本節課的知識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進度,自行控制知識的學習,依據精編版的音樂教育教材進行相關知識的備課,進而加強在具體講授的過程中的效果,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旋律中美的享受,在沉浸音樂美的環境中,放松自身的緊張思維和升華。眾所周知,再柔美的旋律沒有節奏作為演奏基礎就失去原有的光彩和意義,不僅不能充分發揮作品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成為音樂。因此,教師應加強音樂普修課內容的管理,豐富普修課的內容,并有效的以多種形式盡情音樂的享受,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對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積極作用。
(二)加強音樂設備的引進和投入
為了提高音樂普修課教學的效果,院校應加強對音樂器材和音樂相關設備的引進和資金的投入,從而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改善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音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指導和聲樂表演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有效、合理利用音樂器材和音樂設備對學生進行音樂潛能和文化潛力的培養,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鋼琴、手風琴等音樂設備對學生進行演奏,從而使學生充分體會音樂器材在音樂普修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切合實際發展過程,增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鑒賞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
(三)加強音樂教學方法的管理
為了使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自身學習質量和效率,院校就必須加強對現有的音樂普修課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并利用多媒體等現代計算機技術,提升音樂教育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欣賞和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加強對學習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在整體教學體系中,教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院校也應加強自身院校師資力量的建設,加強音樂教師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培訓,從而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隨著音樂課程的發展,國家逐漸加大音樂普修課教學的普及和推廣力度,因此,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加強音樂普修課教學的效果管理,對現有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革。
[1]陸文芝.淺談音樂教育對中職教育的重要性[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1).
[2]李國華.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問題[J].基礎教學課程,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