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波 (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116000)
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金波 (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116000)
合唱指揮是一個合唱團隊的靈魂,對于音樂內容與音樂情緒的詮釋和傳達是否到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我國高等音樂學院大都開設了合唱指揮這一課程,它是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音樂學科相比,其教學相對滯后,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方法不當等,急需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與解決。本文結合當前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相應的解決策略,旨在探索出一套新的、高效的適合社會發展的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合唱指揮人才。
合唱指揮教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合唱事業的不斷發展,大大小小的合唱團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冒了出來,并陸續組織和舉辦了一系列合唱活動,而合唱離不開指揮。作為合唱團隊的靈魂人物,合唱指揮的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打拍子或提示聲部的進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溝通作曲家與演員、演員與聽眾之間思想感情的工作,幫助合唱團員更好地演繹作品。現階段,合唱指揮已成為高等音樂院校的一門必修課程,其人才培養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其他音樂課程相比,合唱指揮課程的實踐性更強,需要教師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使學生在合唱指揮課上得到綜合發展、全面提高。但是當前高校合唱指揮教學并未達到這一要求,其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至今為止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仍采用的是教師指揮、學生模仿的傳統形式,教師在教學中偏重于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別提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了,將學生培養成了“節拍器”,與社會的需要相距甚遠。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真正搞好高校合唱指揮教學呢?下面筆者對此作一具體分析。
合唱指揮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課程,其教學活動帶有明顯的群體性性質,需要教師以一對多,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但現階段很多教師仍一味地握住傳統教學模式不放手,僅簡單闡釋合唱指揮的概念,要求學生按照課本對合唱指揮進行初步了解,而沒有認識到合唱指揮與合唱人員之間交流、互動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合唱指揮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
合唱指揮是合唱團的靈魂與核心,合唱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合唱指揮,合唱指揮又是基于合唱活動而存在的。由此來看,二者是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整體。但現階段高校卻將合唱與指揮教學割裂了開來,導致教師與學生對合唱指揮教學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把合唱和指揮融合在一起,只是片面、單一地教授“如何指揮”,忽視了合唱與指揮的內在聯系,將學生培養成了“節拍器”;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將合唱與指揮混為一談,忽視了指揮在合唱活動中所起到的實際作用,影響了自身合唱指揮能力和音樂素養的提升。在這種錯誤的認識下,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目標偏離了正確的方向,自然不可能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
(二)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啟發者和引導者,擔任著傳授學生合唱指揮知識,培養學生合唱指揮能力的重任,其知識水平、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堂課能否成功。因此,高校要重視合唱指揮教師素質、能力的培養。但現階段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一大問題卻是缺乏專業的合唱指揮教師。當前,合唱指揮人才匱乏,高校合唱指揮教學多數是由聲樂、器樂、理論課教師或是經過專業院校短期培訓的教師擔任,他們缺乏系統的學習,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都較薄弱,且教學比較隨意,根本不可能搞好合唱指揮教學,更別提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了。
(三)教學內容不合理
當前,雖然合唱指揮相關的教材有很多,但大都缺乏實用性,不能適應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不能明確體現合唱指揮的教學目標。以這樣的教材為依據,安排教學內容,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具體來說,高校合唱指揮的教學內容存在三方面問題。首先,教學內容陳舊。一般來說,高校所使用合唱指揮教材都比較經典,但是這些教材根本跟不上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速度,以至于教師所組織的教學內容大都缺乏新意,比較陳舊,影響了學生對最新合唱指揮知識的掌握。其次,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現階段,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往往缺少針對性,知識體系不全面,關于合唱和指揮的理論性知識篇幅少,大都是合唱歌曲,且成人合唱的指揮方式較多,而缺乏學生年齡層次的合唱指揮教學內容。再次,教學內容雷同。各高校雖然運用的教材大都不同,但教學內容卻往往雷同,根本沒有結合本校實際,并不適合學生。
(四)教學方式不恰當
恰當、合理的教學方式是高校合唱指揮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學習與探索,大膽創新與實踐,結合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搞好合唱指揮教學,提高合唱指揮教學質量。但當前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取的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自己牢牢占據著課堂主體位置,根本沒有與時俱進地運用新的教學方式與手段,以至于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重理論輕實踐
合唱指揮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當今社會對合唱指揮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他們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還要求他們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但現行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這些方面遠遠達不到社會的要求,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因為高等音樂院校的教學結構不合理,往往重理論輕實踐。雖然合唱指揮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教師在教學中更側重于合唱指揮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合唱和指揮技巧方面的訓練,更別提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了,以至于阻礙了學生合唱與指揮技巧及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造成了他們知識嫻熟而技能較低的問題。
當前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合唱指揮教學的發展,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合唱指揮教學,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完善、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藝術實踐,提升學生的合唱指揮能力。
(一)提高對合唱指揮教學的認識
一名合格的合唱與指揮人才需要具備合唱與指揮兩方面知識。合唱與指揮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合唱離不開指揮,而指揮又是合唱活動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必須提高對合唱指揮教學的認識,掌握合唱指揮教學的本質,將合唱教學與指揮教學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站到合唱者的角度把握指揮知識,通過對合唱者的心理進行體會和把握,更好地把握指揮方式和指揮技巧,進而全面提高合唱指揮水平。
(二)加快師資隊伍建設
當前師資匱乏已成為制約教學的關鍵問題,高校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建立一支專業知識硬、素質高、能力強的師資隊伍。首先,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豐富自身專業知識,提高自身藝術修養;其次,高校要加強教師培訓工作,通過在職培訓、外出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再次,高校要吸納一批優秀的合唱指揮專業人才參與到學校建設和合唱指揮教學中,以解決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
(三)完善和創新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依據。前文已經說過了當前合唱指揮專業所使用的教材有很多問題,以至于教學內容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對此,高校和教師必須認識到這些問題,完善教材,創新教學內容。首先,要更新教學內容。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知識更新的速度飛快,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使之跟上知識發展的速度,符合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其次,要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缺乏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不利于學生掌握合唱指揮理論知識,提升合唱指揮技能。因此,教師要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一方面,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所運用的教材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以避免教學內容成人化;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時應合理安排合唱與指揮教學的內容,根據實際需要,有目的地對相近、關聯性強的內容進行滲透、串聯教學。再次,要使教學內容趣味化、個性化。高校可結合本校實際,開發校本教材,并融入一些娛樂性、通識性內容,以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化與個性化。
(四)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以往傳統的合唱指揮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體位置,通常自己指揮,讓學生來演唱或模仿,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會按部就班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單一、呆板、機械、陳舊的教學模式顯然不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會導致教學事倍功半。因此,教師必須對合唱指揮教學進行改革,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一方面,教師要因材施教。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他們的興趣愛好、合唱指揮知識基礎、合唱指揮水平等都不相同,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的這些差異,把握好學生的這些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實施分層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讓全體學生通過學習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便利。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將其引入高校合唱指揮教學,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學生的合唱指揮細節進行反復拍攝和放映,引導學生發現指揮中的細節問題,從而自主分析、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五)加強藝術實踐
俗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一切的理論知識都要在實踐中得以檢驗,并在實踐中產生新的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飛躍。合唱指揮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利用課堂、學校乃至社會方面的有利條件,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機會,以讓他們把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實際,將來順利步入社會。一方面,高校要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如定期舉行合唱比賽、技能大賽、基本功比賽等,讓學生參與其中,鍛煉自身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外出交流,多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以積累經驗,為他們將來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合唱指揮教學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教師只有積極學習,大膽探索,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才能真正搞好合唱指揮教學,提升學生的合唱指揮水平。
[1]張浩.高校合唱與指揮教學現狀與改革對策研究[J].音樂時空,2015 (16).
[2]王擁軍.高師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的若干建議[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
[3]楊荔.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之我見[J].藝術時尚:理論版,2013(8).
[4]仰峰.合唱指揮教學的現狀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6).
李金波,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