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節水型社會建設
湖南省地處長江中游以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水資源相對較豐富,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89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約為2500m3。但是,由于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徑流豐枯相差200倍,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成為解決湖南省枯水期缺水問題、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安全的根本途徑,也是強化湖南省水資源保護的有效方法。
節水型社會,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為中心,在全社會建立起節水的管理機制和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運行機制,在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上,實現對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最終實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2006年,岳陽市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2008年,長沙、株洲、湘潭3市被列為全國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同時,湖南省積極開展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將祁東縣、華容縣、韶山市等7個縣(市)作為湖南省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經過幾年的努力,長株潭岳4市全面完成了國家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任務,被授予“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