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
?
模擬教學法在中醫骨傷科學教學中的價值及意義
陳紅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針灸骨傷系(南陽 473058)
摘要:隨著當今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傳統的臨床教學模式逐漸無法適應現代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我校中醫骨傷科學構建了臨床技能模擬教學體系,開展了綜合實訓課模擬教學。通過醫學模擬教學,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臨床知識及技能,強化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培養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中醫骨傷科學;模擬教學法;教學方法;實訓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專門防治骨關節及其周圍筋肉損傷與疾病的學科。中醫醫治骨折和脫位的歷史源遠流長、方法獨到,正骨八法在中醫骨傷治療中尤其占有重要地位,若只憑教師口授理論知識易導致過于抽象而難以理解。我校中醫骨傷科學順應現代臨床需求,進行教學改革,開展臨床技能模擬教學。通過“醫患角色扮演”“相互討論”等方法,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激發換位思考的優勢,提高了醫患溝通能力,更為有效的是快速提升了中醫骨傷科學生臨床實踐技能,教學效果顯著。
(1)中醫骨傷科學實踐性強,是一門對操作技能要求極高的學科,加上高等醫學院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實用型人才,要求具有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中醫骨傷科的傳統教學安排中,實際操作的課程相對較少,理論知識的講授較多,且在講授時費時、費力,單憑語言常常難以表述清楚,造成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怎么在短期內讓學生掌握足夠的知識,盡可能多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起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未來走向一線臨床打下堅固的基礎,成為我們在教學改革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2)醫學生的實踐技能的培養在主要依賴在臨床見習、實習階段的實際操作訓練。隨著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以及新的《執業醫師法》的頒布,實習醫生因尚未獲得醫師資格而不被允許參與大部分的臨床技能操作。部分教學醫院為了盡量避免醫患糾紛的產生,更是大大減少了實習醫生的實操機會。如果骨科醫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明顯存在臨床技能訓練不夠的話,在進入臨床實踐后,技能水平將不增反降。(3)模擬教學法是一種源于行為導向教育思想的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師創造設計的特定背景中,師生共同模擬扮演指定的人物角色,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的一種互動教學方法;模擬教學法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合作與交流,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模擬教學法創設了一種更為融洽、親密的教學環境,彌補了理論教學鮮有互動的缺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架起一座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促進教學相長。中醫骨傷科學與模擬教學關系緊密。模擬教學法獨有的互動性、趣味性、競爭性,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求知欲、主人翁意識,并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綜合運用聽、說、學、做、促等多種學習手段,開啟所有能夠調動的感官功能,對所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并再度加深記憶,同時再次運用于臨床技能操作與實踐。醫學模擬教育是在極度接近于真實醫院的臨床環境中,用符合醫學倫理學的方式進行醫學教學,在提高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方面具有快速、有效的明顯優勢,醫學模擬教學法是我國的臨床醫學教學改革中一種新興的、具有廣泛前景的教育模式。
近年來,我校中醫骨傷科學實訓課模擬教學法實現了由無到有并不斷適時改進。我校創設了相應的系列教學質控體系,規范教師教學管理,有效實施教學過程控制,時刻強化實訓教學質量監控,客觀、公正地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綜合、全面評價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行為態度、實踐能力、實訓效果等,對教師和學生分別制定并完善實訓教學質量評價考核體系,以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我校中醫骨傷學科建立了臨床技能實訓室,開展了綜合實訓課,加強骨傷模擬實訓。增加實訓內容,如皮膚牽引術、骨骼牽引術、骨折手法整復術、脫位復位術、小夾板固定術、石膏繃帶固定術、骨傷理筋手法、練功療法、局部封閉術、關節穿刺術等。在實訓過程中,進一步規范學生的技能操作流程,在模擬治療活動中讓學生成為主體,教師巡視觀察,發現有問題立即矯正,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其在模擬狀態下正確并熟練完成上述各項操作,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獨立操作的技能水平,迅速強化了醫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綜合實訓課采用模擬教學法模擬真實醫療環境,開展醫療教學工作,讓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和醫生,親身歷練,完成掛號、就診、檢查、診斷、治療等一系列實際操作過程。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身份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問題的“引導者”[1],讓學生運用“醫患角色扮演”“相互討論”等方法,既體驗到醫生的神圣感、責任感,又體驗到病人的無助和無奈,在實訓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課外臨床實習課,指導學生到門診、病房為病人做基礎的醫療服務,再次實實在在地體驗做“醫生”的真實感,使命感。學生們通過課堂面授學習、臨床實踐操作、思維碰撞更迭、加深理論知識的記憶、驗證及再反思等一系列學習及實踐過程,使得所學的臨床知識、動手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通過多次訓練,使學生達到如一旦臨證,手摸心會,法從心出,手隨心轉的模擬臨床情景的實踐感知,從而形成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2]。
湖南、廣州、南京等中醫藥院校都已開辦“教學模擬醫院”[3,4]進行實際操作技能的教學,在許多學科(如診斷、護理等)中模擬教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與兄弟院校的同類專業相比,我校中醫骨傷科臨床模擬教學雖初有成效,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應緊跟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步伐,摒棄舊的中醫教學模式,采納新的教學理念,真正領會“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人人成功為目標,以學生學會學習為中心”的教育精神,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育的核心思想,強調自主探索、批判性思考和創新實踐精神,達到真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方式、學習能力的目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臨床技能訓練大多在醫院里完成,而在臨床帶教過程中,需要患者完全配合有一定難度,學生訓練機會少,時間有限,難以熟練掌握所有臨床基本技能。而模擬教學恰好能彌補這一劣勢,而成為中醫骨傷科教學改革中的至高地,從發展趨勢看,符合社會及時代發展的需要,有著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和戰斗力。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臨床學科,中醫的理論源于臨床并最終應用回歸于臨床,在良好的理論教學基礎上,實踐教學顯得尤為重要[5]。如何將艱澀難懂的理論、各種枯燥的疾病、抽象的整復手法在有限的課時內深深烙印于學生的頭腦中,在臨床實踐中如何貫徹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理論,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論聯系實際,擁有很好動手能力是目前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模擬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抽象的理論變為簡單明了、易操作的技能,化繁為簡,培養了學生有效的臨床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模擬教學法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強化實踐為中心,以信息交流為中心”,促使我們教學觀念發生轉變,為傳統教學注入新的生機。我校中醫骨傷科使用全方位、立體化、隨機、靈活的方式,讓學生在各種骨折、脫位等傷病面前身臨其境,培養了學生應對突發傷病的應急能力,同時形象、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持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所掌握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走上臨床、快速適應臨床工作打下基礎,為培養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劉淵,孫雪蓮.中醫骨傷科學PBL教學初探[J].光明中醫,2012,27(9):1921.
[2]李代英.中醫骨傷科學情景模擬教學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63.
[3]林梓凌,黃楓,曾展鵬,等.標準化模擬骨折病人在骨傷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21(12):77-78.
[4]孫玉明.運用模擬醫院加強中醫骨傷科操作技能教學[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12):220-221.
[5]張董喆.中醫骨傷科學實訓課程體系構建及教學質量評價[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8(15):155.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68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5-0744-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孫欣峰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