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霞
摘 要: 調查報告的習作不但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有效培養小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養成生活作文的好習慣。
關鍵詞: 調查報告 語言表達 習作教學
在蘇教版六下語文教材中有一篇習作:《我的調查統計》。由于這項作業十分耗時,部分老師認為考試一般不會考到,似乎教學意義不大,于是經常走過場,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讓學生設計問題,實地調查。我把它當做一次快樂的體驗作文之旅,讓學生通過調查實踐,提高寫作能力。
一、在調查寫作中培養小組合作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眾多人物在事業上的成敗因素,證明取得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為“與人真誠的合作”,而導致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則是“不善于與他人合作”。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往往都是家庭中的“小太陽”,受到父母過多的保護,沒有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再加上個別家長不正確的引導及社會的一些不良影響,他們形成“唯我獨尊”的思想,不善于體會共同享受的歡樂,缺乏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所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節課我們要進行合作——調查問卷,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的特長主動承擔任務。”我的話音剛落,學生就議論紛紛:“王老師,有哪些任務呢?”“選擇話題、設計問題、設計表格、打印問卷表、分發調查問卷表并請人填表、回收表格、統計數據、畫統計表……”“哇!這么多任務,我們都有事情可做了!”“下面請你們在自己的小組內討論、商量,每個人承擔自己比較擅長的任務。”
小組內頓時忙碌起來,有的學生說:“我來設計表格。”有的學生說:“我負責叫媽媽幫忙打印出來,然后再復印幾十份。”還有的學生說:“我負責分發調查問卷,請別的班級同學填寫,然后回收。”個別數學“尖子生”說:“我負責統計各項數據并畫統計表。”于是,小組內有人報調查情況,有人統計數據。“那我們是畫柱形統計圖好呢還是畫扇形統計圖?”統計完了,大家自主合作,寫的寫,畫的畫……枯燥繁瑣的工作在學生眼里是那么富有趣味,因為孩子們在一起討論,一起工作,收獲的是快樂。
第二天,一沓復印好的調查問卷呈現在我的眼前。有的小組是手寫的,但寫得工工整整,并且復印了幾十張。有的小組可能是家長幫忙的,彩色打印,問卷上面還配有精美的小插圖,讓人看了愛不釋手。還有的小組組長尷尬地匯報,說自己小組的問卷正在復印,爸爸媽媽還沒有送過來。我慈愛地撫摸著他們的頭說:“沒有關系,一大早就帶來的小組是值得表揚,說明他們小組想早點出成果;晚一些帶來也沒關系,相信你們一定是用心做的。”
二、在調查寫作中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是指學生積極主動地、獨立地發現及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自主發展的學習能力。也就是要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發展的能力。兒童學習最根本的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是聯系主客體的橋梁,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根據心理特點,放手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協調之中自主探求知識,可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這就要求我們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要旨是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質疑問題難題,培養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了問題,就特別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激發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積極探究和解決問題。
在設計調查問卷的題目時,學生興致勃勃地聚在一起討論自己小組的研究問題。參與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問卷的小組成員懷舒安一開始設計的題目是:你經常看什么書?A科普B文學C漫畫D童話E歷史F藝術G小說,學生調查下來發現,經常看漫畫書的學生大有人在。負責統計的錢懿同學說:“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看漫畫書呢?”“看漫畫書不用動腦筋。”“漫畫書很幽默,適合小學生放松、休閑。”“有的漫畫書內容也很有意思。能教會學生很多知識。”“但大部分漫畫書都很無聊,有的甚至內容低俗,小學生多看無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思維碰撞,擦出火花。靈感由此而來。“那我們就再出一道調查題目:你認為漫畫讀物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嗎?”“對的,正好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多看漫畫有無益處,尤其是我們六年級的學生。”“對!我支持!”記錄的學生忙得不亦樂乎,隨時把有價值的問題記下來。還不時插上一兩句,發表看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已占主導地位。組織學生開展調查、統計活動,在實踐中主動地探求、獲取,在探究學習中鍛煉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并使之個性化、生活化,凝固的課堂就變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教學實踐表明,教師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學習,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智慧和才華,并表現出驚人的探索能力和創造精神。
三、在調查寫作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母語進行寫作,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一個主要途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我班王奕安同學在調查了同學們的課外閱讀情況后這樣分析:1.由于蘇南屬于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從整體看,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比較濃厚,基本都是自己喜歡閱讀,因父母要求而讀的情況比較少。2.教育部已經實行“減負”政策,學生的閱讀時間得到保證,基本都能有每天半小時或以上的閱讀時間。3.文學小說一波三折的情節很是能吸引同學,因此四大名著中寫于明代的三部較受歡迎,而人物關系復雜的《紅樓夢》問津的人就比較少。4.學生大多抱著擴大知識面的心態閱讀課外書,真正肯摘抄的學生卻連一半也不到,而只是隨便翻翻的學生倒有近五分之一。李小婷同學在調查報告中發出呼吁:要想作文好,讀書不可少。這是我從此次調查中悟出的道理。讀書不僅能提高寫作能力,更能陶冶情操。所以,養成多讀書、善讀書的習慣,你會變得更聰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本次調查寫作中,因為學生投入了時間、精力參與了調查活動,所以幾乎所有學生都能圍繞調查目的、調查結果、分析與思考、總結與呼吁四個方面著手,將本次調查問卷認真完成。連平時不太會寫作文的小邱同學,寫起作文來也變得有話可寫,有話要寫,有話樂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