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茜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內容也發生變化,數學教材內容更貼近日常生活。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嘗試利用多種手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提高學習能力。
那么怎樣的課才算是有效率的?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出現有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和學生互動很好,既有學生的動手操作,又有老師的講解,但是學生在練習時仍然不會做題目,這樣并沒有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在教學中需要將教學做統一起來。
什么是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用教育法演進的四個階段作了形象說明。簡言之,就是教學做事一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數學教學中將教學做統一起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將教學做融入到備課中
上好一堂精彩的課必須進行精心準備。備課主要從備教材、備學生和備教學方法三方面入手。備教材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內容。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一年級數學教材內容進行了一些調整,調整后的內容更貼近實際生活。教材中也刪去一部分知識,如統計這部分知識就刪去;也改進許多知識,比如在人民幣一章中,換了一些現代社會中所流通的錢幣等。在備教材時,要認真研讀教材,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多讀一讀教材說明,了解每一節課中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在教案中設計一些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比如在教學《認識角》的時候,設置讓學生摸角的環節,讓學生在摸角的過程中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及角的位置。在課的開始,設計了讓一個學生摸角的環節,再由老師指導怎么摸角,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角,這就是在做中教、做中學的體現。平時可以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為新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有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如果只是通過教師講解并未達到目的,則可以采用其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理解。
二、將教學做融入課堂教學中
上課時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了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將教學做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中要學會在做中教,在做中學,如果不在“做”上工夫,教就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例子,老師認真講解教學例題,學生看似習得很認真、聽得很仔細,但是一做到后面的練習題時就出現不會做的現象。有時候,師生很好地配合著上完了課,課堂上也能夠解決問題,可是到了課后,再讓他們做一些今天學過的題目,學生就不會做。顯然這些老師的課堂教學不能說是有效的。課堂教學的有效不是關注老師的教學內容是否完成,教得是否認真,是否完成教學進度,而是要關注學生是否學到知識或者學生是否學得很好。
1.在做中教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讓學生在做的時候產生想學的欲望,老師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如果一開始就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教的就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并出示這樣的算式,學生就會覺得之前也學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就沒什么興趣認真聽講。而且學生對學習什么知識的概念很模糊,所以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沒有興趣學。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呈現一些學過的算式比如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或者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讓學生練習,并在黑板上板書出一道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式。接著出示一幅例題圖,讓學生根據場景圖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學生踴躍地提出四個問題,并列出四道加法算式。在讓學生在計算這些加法算式的結果時,有些學生遇到問題,發現這些算式個位上的數加起來超過十。這時老師在這個基礎上教學,告訴他們計算方法,學生就能夠準確地計算出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做中學
在日常教學中,我看到這樣的一些現象: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在教學中體現自主探究算法的過程,設計了一些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環節理解計算過程,最后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在聽一節《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時,上課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計算兩位數加整十數時先算幾個十加幾個十、兩位數加一位數時先算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她讓學生兩人一組用小棒擺出45+30的過程。但是有些學生并不理解老師的用意,反而在那邊講話,或隨便地擺出兩個數。在說計算方法時,學生不能流利地說出來。顯然,學生還是不能夠理解它,導致在做后面題目時出現問題。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學習這種方法是為了解決這類題目。因此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操作,適當提示學生擺出45根小棒后,30根小棒怎么擺,從而讓學生知道要把幾個十和幾個十擺在一塊,計算的時候也要先算幾十加幾十。
三、對教學做合一的反思
教學離不開反思。沒有反思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不是每個人都能一下子就能上出一堂有效率的課。沒有反思,就不可能成長;沒有反思,就不可能有進步,在反思中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教學中做到了教學做合一。記得在教學《認識一元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幣》時,我按照著教案的設計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這些人民幣,我找了一些真的錢放在信封里。在課的新授部分,我讓學生先找再教授人民幣。由于學生第一次見到真錢,尤其是市面上已經不流通的壹分、貳分和伍分,課堂呈現混亂狀態。這節課結束后,我沒有進行及時反思,因為我害怕回想。后來終于鼓起勇氣與聽課老師交流,在自己的反思與他人的點評下,我知道了自己在這節課中的不足之處。在這節課中,沒有很好地掌控課堂紀律,也沒有讓學生在做中很好地學。由于沒有很好地控制紀律,便沒有在做中很好地教。
老師要學會在數學教學中把教學做結合起來,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做在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以做為中心,學以做為中心,教師要把握做、教、學,從而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