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李小華
摘 要: 體育教學的語言技巧,是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功課。教師可通過言談舉止表達表揚的內容,讓學生感到教師真心實意地鼓勵他。那些富有表現力的形體語言與口頭言語一樣,在交流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體育老師瀟灑、漂亮、完美的示范動作,對學生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示范動作是以身姿表現的一種形體語言,在教學中經常運用。
關鍵詞: 語言表達 形體語言 示范動作
語言表達是教師解惑授業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大學體育教學同樣也不例外。在體育教學中,各種動作的講解,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等都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因此,體育教學的語言技巧,是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功課。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表現形式主要分為兩大類:口語語言和體勢語言。
一、體育教學中口頭語言的特殊表達方式
1.贊賞性的語言應成為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旋律
實踐證明,在愉悅的情緒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誨。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但賞識性的表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大學體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時刻發現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表揚和肯定。對優秀生應表揚,對后進生也應表揚,積極尋找和發現其閃光點,加以肯定、贊揚,從而使學生感到有希望,有奔頭,棄舊圖新,奮發上進。教師可通過言談舉止表達表揚的內容,以讓學生感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鼓勵他。在表揚過程中,要提出表揚的是學生接受能力有所提高,還是在協調能力上有所發展,這樣實施表揚鼓勵,才能打動學生的心,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價值,不斷取得更大的進步。
2.寬容性的語言
一些學生,身體素質較差,運動感知能力不強,做出的動作不協調或完不成,勢必會產生畏難退縮、失意、恐懼、信心不足等“自卑”情緒。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教師要容人之短,不懷成見。教師對這類學生不要諷刺、挖苦,要允許他們一點點的提高,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尋找“閃光點”,對他們進行鼓勵,體現出老師對他們的期望,通過鼓勵,使他們產生強烈的發展欲望和十足的精神動力,使他們意識到自我擁有的力量,從而積極進取。
3.期望性的語言
在體育教學中,表現特別好的學生,最大的期望莫過于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有某些過失的學生,最害怕的莫過于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遇。我們的原則是,鼓勵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成功。比如:立定跳遠,有的學生能夠跳3米,有的學生可能只能跳1.5米,對跳得遠的學生,鼓勵他們跳得更遠,對跳得近的學生要多鼓勵,期待他們成績一點點提高,切不可諷刺挖苦。
4.勉勵性的語言
勉勵性的語言是體育教師經常運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現代管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以勉勵的口氣布置任務,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使其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激勵語言的實質是讓學生在嘗試中體驗成功,由成功的喜悅所引發的自身激勵機制會促使學生具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試一試,老師相信你能行”、“勇敢一點,你一定能跳過去”、“做錯了沒關系,大膽去做就是好樣的”……學生聽了不但樂意練習,而且練習時沒有心理負擔,練習效果肯定比前者好。
二、體育教師形體語言
美國心理學家伯特·梅賓總結出這樣的公式:交流一項信息的總效果=7%詞語+38%聲音+55%面部表情。可以說,那些富有表現力的形體語言與口頭言語一樣,在交流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體育老師瀟灑、漂亮、完美的示范動作和教學過程中樂觀、自信、開朗的性格特點,以及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體語言,對學生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
1.眼神的形體語言
面部表情是感情的集中體現,人們的喜怒哀樂往往都可以從面部表情中體現出來。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與人溝通中最清楚、最正確的信號。經常以微笑和鼓勵的眼神面對學生的老師會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感和信任感,從而迅速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學生會以微笑與努力回報教師,這樣便形成一種很融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例如:在體育課上,當老師把期待的眼神灑向學生,邀請學生自告奮勇地演示老師所授的標準動作時,卻發現沒有一個學生以眼神回應,大家都低著頭,眼睛不敢直視老師,沒有人愿意主動站起身演示。老師通過眼神交流,迅速了解學生的課堂反應是對所授的動作未能全面掌握,流露出的是一種困惑,為及時作出很好的反應奠定基礎。
2.示范動作的形體語言
示范和模仿是體育教師每課必用的形體語言,示范動作是以身姿表現的一種形體語言,在教學中經常運用。動作的示范在體育課堂中可用來增強言語的效果,一個恰到好處的動作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教學的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利用形體語言“直觀性”“解釋性”的特性傳輸信息,便于學生對教師傳遞信息的理解和運用,例如教師在教蹲踞式跳遠的時候,可以把蹲踞式跳遠的動作分解,在教學重點處停頓、回放、重復,讓學生清楚了解動作的流程及用力的順序。又如在學習挺身式跳遠技術時,教師可先做一次完整的動作示范,然后進行分解技術示范。首先從跳遠技術結構的中心環節,“起跳準備階段”開始教學,然后再進行助跑和起跳、騰空和落地等技術細節進行重點示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處理好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的時機與方法,通過反復強化,使學生逐步建立正確動作技術的概念。
3.步姿精神狀態的形體語言
教師在課堂上注意步伐姿勢對提高授課效果很有幫助,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尋求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比如,教師板著臉與和顏悅色的講課,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就不一樣,特別是教師走向學生時,面對學生注視的目光,教師一定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自然大方、瀟灑矯健,步伐要輕快而具有彈力,顯出自信和快樂,使學生感覺出教師身上那種蓬勃向上、催人奮進的力量。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口頭語言和形體語言,既是一門技能,還是一門藝術。體育教師應該注重自己與學生的交流的方式方法,培養出師生之間的默契,在忠實于口頭語言的情況下,善用形體語言的作用,增強體育課堂的師生交流效果。通過體育教師在語言表達上的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左慶生.談體育教師語言修養[J].貴州體育科技,2002(01).
[2]宋程華.淺談體育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當代教育科學,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