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絡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也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益,甚至可以說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所以有人說,網絡是一場技術革命。然而,也有不少學生沉迷于網絡,在網絡游戲中浪費了美好的青春年華,更有甚者,成癮成癡;嚴重傷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嚴重影響了學業成績和個人發展。作者從課堂教學和課外第二課堂活動等方面借助網絡平臺,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改正學生的不良上網習慣,從工作效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 網絡平臺 網絡游戲 網癮少年 計算機課堂教學
曾幾何時,有多少學生家長,談網色變,如臨大敵。因為有不少學生由于沉迷于網絡導致耽誤學業,有的甚至造成人格上的缺失,家長因此而困惑不已;社會、家長因而產生強烈愿望,要求限制青少年學生進入網吧,社會輿論也在廣泛呼吁,杜絕青少年上網。而實際上,在社會上已經達成共識,限制未成年人上網已經上升到法律層面,國家已經正式立法。事實上,這種強制性的措施在學生中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是有少數學生依然還有沉迷網絡游戲的惡習,在形式上和方式上出現很多變化,隨著技術的發展,又出現許多新方式,手機的普及也給現在的學生提供了更多途徑。如何加以引導和教育是我們面前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為此,我們也進行一定的研究和探索,通過實踐,取得一些有益嘗試,現就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貢獻給大家,一起共同探討。
一、采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計算機
學生的上網習慣大多由中學時期開設養成,由于年少好奇心強,因此一旦被網絡游戲吸引,就失去控制力;加上中學學習壓力比較大,自身控制力本來就比較弱,高中老師在高考的壓力下,也無力顧及此類不太自覺的學生,導致一部分學生長期沉迷于網絡,以至于形成一種惡習。這種不良習慣,造成學生不能自拔,長此以往,既耽誤學習又錯過其他社會活動,造成身體和身心雙方面的損害,家長對此深惡痛絕,學校老師對于此類學生也束手無策。
進入大學學習后,依然有少數學生還有這種習慣,改正學生的上網習慣,是大學計算機老師的一種責無旁貸的責任,為此我們進行了專門研究。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活動,我們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關鍵在于引導與管理相結合。“洪水益疏不益堵”,正確的引導能夠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適當的管理能夠讓學生走到正確的道路上。比如可以利用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開展一些有益的電子游戲活動,利用電腦進行一些有益的電子競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有益于學生成長的活動之中,加強互動游戲的開展,盡可能地增強社會活動性,同時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防止死灰復燃,在學校和老師組織的一系列活動中,學生的價值得到體現,學生的興趣也就轉移到學習之中。
二、利用計算機軟件,豐富學生的計算機知識
學生沉迷于網絡,有很復雜的原因。有的是學習上得不到教師的肯定,有的是個人價值得不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有的純粹是為了好玩,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知識的欠缺,特別是計算機知識的欠缺。試想一下一個計算機知識十分豐富的人,怎么可能長期沉迷于一個操作又十分簡單的網絡游戲?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學生在網吧里,在網絡上所進行的無外乎是一些打打殺殺的游戲,通過不斷晉級獲得現實生活中不能獲得的滿足感。如果在計算機課堂上提供給學生豐富的計算機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另外一個色彩繽紛的計算機世界,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體驗到計算機的知識浩如煙海,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網絡游戲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點,連大海中的一點浪花也算不上,學生就能夠體會到學習專業的計算機知識才是人間正道。
學生常感興趣的計算機軟件很多,社交網絡,在線網絡游戲,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進行,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些活動在中學無法做到,但是在大學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時提升計算機活動的水平,開展計算機制作活動,用創造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存在感、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之中
積極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網癮少年并不是一無是處,多年沉迷于網絡,他們對計算機網絡的熟悉程度還是要超過常人的,利用他們的特點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在校園內開展一些有益的網絡游戲競賽,當然要在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下,發揮這部分學生的特長,進行有組織、有安排的競賽活動,更多地體現學生活動的社會性和價值觀,讓學生只關心網絡游戲上升到一種價值觀的層面。通過這些活動和熏陶,在現代這種日新月異的時代,既能讓學生得到質的升華,又能豐富我們的課堂和校園文化生活,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最喜聞樂見的。
如開展PPT演講比賽、網頁制作大賽、PS游戲比賽及計算機制作大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安排要有序,重要的是要有教師的指導,教師的知識水平能給學生以比較大的震撼作用,教師的安排,在時間上有序控制學生時間上的無序性,活動的隨意性,有效控制學生對網游的依賴性和依戀性,長此以往,就能逐步改掉學生的上網習慣,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習慣上。同時,也要注重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指明方向,讓學生學到更多計算機知識,了解更多計算機發展方向。
四、體會與思考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工作者把學生教育好是重要責任,也是我們感到十分欣慰的事情。如果我們把一個曾經是問題少年的學生培養成一個可用之材,就是最大的幸福。可以說,網癮少年并不可怕,只要不放棄不拋棄,就能把暫時出現方向偏差的少年引到一條正確的軌道上。通過多年工作,我們能夠發現有些少年可能只是走偏了或者是被耽誤了,但是只要我們耐心細致地工作,就一定能讓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周燕.課堂教學的再思考[J].教師,2014,197.
課題項目支持: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級科研課題:職業教育信息化與學校教學研究,項目編號:yb201302,主持人:張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