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立永
相比于研發,很多藥企樂忠于收購,常山藥業卻沒有選擇這劑“速效藥”。
自上市以來業績連續增長,常山藥業(300255.SZ)可謂是2011年上市企業中的佼佼者。
這家藥企除了業績引人關注外,其主營產品也令很多投資者感興趣,公司主導產品廣泛應用于栓塞性疾病和血液透析等領域,正是依靠這些產品,常山藥業在2015年仍取得了年凈利潤增長超19.85%的成績。
對此,常山藥業董事長高樹華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稱,業績增長更多歸結于常山藥業自身原因。在整個生化制藥領域里,以往國內原料藥占比較大,在上市之前,公司制劑和原料藥的比重(利潤比)為14%和86%。現在幾乎顛倒,原料藥占的比重已經非常小。“這既順應了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提高了利潤率。”
常山藥業業績增長的同時,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高樹華表示:“公司正在擴大產能,現在產品仍然供不應求。除了對原有品種的擴充,常山藥業正在著力開發治療糖尿病、腫瘤等病癥的藥物,而且已經初見成效,下一步可能還會向更多的相關產業鏈延伸。”
作為生化制藥企業,在首仿藥和創新藥之間取得平衡非常關鍵,要想最終實現這一點,關鍵在于研發創新。目前,常山藥業研發投入近兩年均達到營收的5%左右。“我估計未來還會有一個上升。”高樹華說。
相比于研發,很多藥企樂忠于收購,常山藥業卻沒有選擇這劑“速效藥”。
“抄近路確實不容易。”高樹華說,常山藥業對此確立了研發第一,收購第二的戰略,“并購的優質標的都有獨立上市的打算,對不對?”
但這并不意味著高樹華對“借力資本”就沒有興趣,常山藥業整體的下一步延展,他給收購標的就定了三個標準。
第一是收購企業屬于制劑行業;第二個標準則可能出乎投資者預料,是中藥領域。公司之前并不進入中藥領域,但是現在態度有所變化,“中藥必須是獨家品種,而且得是制劑。”高樹華明確表示。
第三則是醫療器材領域。常山藥業向制劑領域深入發展,對醫療器械類產品的需求是情理之中的事。雖然現在常山藥業有合作伙伴,但由于企業發展,缺口仍舊很大。
“并購的大前提是必須和我們的戰略發展相一致,僅僅為了提高財務數據,沒有意義。對我們戰略發展有支撐的品種,即使貴,也不擔心。”高樹華再次強調自己的立場。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至今國投高科仍舊是常山藥業的第二大股東。對于這樣的企業,不少資本都想介入合作。對于合作者,高樹華只有兩點要求:第一就是資金要安全,不安全的資金不用,不能饑不擇食;第二是資金的成本要低,貴的不用。
一向重視投資者關系的高樹華表示,常山藥業作為一家上市藥企,會有穩定而快速的業績增長,會穩扎穩打。“我認為買常山的股票靠價值投資成功的幾率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