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楠

對于互聯網金融這個新生兒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
“沒能勸住老人家,我很難過。”老馬在電話里和我說,他的父母瞞著他買了160萬元的“e租寶”產品,這幾乎是兩個老人省吃儉用一輩子留下的積蓄。現在隨著平臺涉嫌詐騙,已經被立案偵查,160萬無法兌付。
短短的一年時間,非法集資超過500億的“e租寶”就如同一個羸弱的巨人,轟然倒下,而硝煙未燼后留下的只有90萬錯愕的投資人。而在他們之后,還有數百家問題P2P平臺將會面臨和“e租寶”同樣的命運。
對于互聯網金融這個新生兒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念頭,也是愚昧的念頭,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是光明的季節同樣也是黑暗的季節。在無數矛盾之中,我們通過這5個關鍵詞,或許能初見端倪。
洛陽紙貴
打開中國互聯網2015年“獨角獸”俱樂部的名單,會赫然發現一股金色的旋風,排在首位的螞蟻金服、第三位的陸金所和第六位的眾安保險,構成了互聯網金融的排頭兵。
其中P2P的代表陸金所最近的一輪9億美元的融資最令人關注。
董事長計葵生日前透露,陸金所70%平臺業務已比較成熟,包括用戶資源、風控標準、技術、產品體系等。個人信貸業務已運作4年,機構交易平臺運作兩年,基金頻道半年。
計葵生說,陸金所的上市進展主要看資本市場情況,最快會在2016下半年啟動IPO計劃。一份陸金所融資材料則指出,陸金所已超越Lending Club,成為全球最大的P2P平臺。
“早期持有陸金所股票的人發大財了。”一名平安的員工私下表示,短短幾年時間,平安依靠自身的全牌照打造出了陸金所這樣一個龐然大物。
根據陸金所提供的材料來看,這家公司2015年預計虧損4.15億美元,2016年會繼續虧損6800萬美元,但到2017年會明顯好轉,預計盈利15.55億美元,當然這一切都還只是寫在計劃書和PPT上的數字,只要你看一下Lending Club在最新公布的三季報數據你就會知道,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第三季度,這家網絡借貸平臺撮合了22.4億美元的貸款,如此“驚人”的成績換來的是100萬美元的凈利潤。如此低的盈利能力對于目前的陸金所來說,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相比較而言,螞蟻金服則是一個更加讓人能夠理解的故事。“支付寶的收入來自支付服務費,螞蟻小貸的收入來自利息,其實螞蟻金服的賺錢方式和其他金融機構差不多,只是它的技術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這樣盈利能力就凸顯出來了。”一位金融業內人士透露。
據了解,交易費率是螞蟻金服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它向所有對接了支付寶的線上線下商戶收取交易費,費率一般是6‰,比傳統POS機刷卡消費低很多。線上,像淘寶、亞馬遜、當當等網站就整體作為一個個商家向支付寶支付交易費;線下,支付寶的目標是高頻小額,比如超市、便利店、面包房等,對那些POS機覆蓋很完善的場所,支付寶基本不會染指。
事實上,螞蟻金服的凈利潤在2014年就達到了26億元,而隨著在支付業務、融資業務、理財業務快速發展,將給公司2015—2017年營業收入帶來49.6%的復合增長,這在目前全球的互聯網獨角獸中,也是值得稱贊的成績。
亂世紀
雖然銀監會關于P2P的監管細則尚未出臺,但監管層很早之前就劃定過四條紅線:一是要明確平臺的中介性質,二是要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將歸集資金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2015年,有一家P2P公司把所有的規則都一起打破,它起于亂世,卻死于瘋狂的擴張和令人瞠目的犯罪手法,震驚了整個中國,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e租寶。
P2P到底有多亂,只要你研究“e租寶”這一家公司就已經足夠了。沒項目,就虛構公司。沒回報,就借新還舊。沒擔保,就自我擔保。沒人愿意投,就擺出14.6%的超高年化收益,找不到投資人,就讓員工自己掏錢買自己公司的產品。
根據媒體的相關報道,僅僅為讓這個騙局看上去顯得更加逼真。“e租寶”管理層花了8億多元向項目公司和中間人買資料來欺騙投資人,再加上全公司每個月高達6億元的工資成本,以及管理層對于資金的極度揮霍,讓這家成立僅僅一年多的P2P公司迅速走到了末路。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許多媒體就開始公開質疑,“e租寶”具有龐氏騙局的典型特征,許多項目的真實性存在爭議。哪怕這些項目都是真的,考慮到“e租寶”的快速擴張、高額補貼和利息水平,它的主營業務融資租賃絕不可能覆蓋如此之高的運營成本。那么平臺靠什么維系?僅僅是補貼么?數百億的成交額,考慮到壞賬的可能性,缺口高達上百億之多,這樣的虧損,誰能承擔?
當一群缺乏投資知識的投資人遇到了一群沒有敬畏之心的投機者,P2P的風暴依然還將繼續。
監管失位
法律的缺失,導致P2P網貸平臺的成立和申請無任何限制,造成現有的P2P網貸公司魚龍混雜,一些高利貸公司、地下錢莊借機“穿上馬甲”,搖身一變,借金融創新名義掩蓋非法業務。
同時,由于監管法規的不健全,即使那些正規的網貸公司也很難在運行中對諸如借款人的資質審查、資金使用等方面予以嚴格的監督和控制,極易引起由于疏于管理而導致的法律責任和法律風險。
除了立法層面之外,行政監管也應該迅速到位,1月8日,北京市工商局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區級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財廣告等。如果平臺不希望下架的,需要征得區以上級別金融辦的同意。
一位消息人士對媒體表示,目前北京市工商局下達電話通知,正式文件也將在近期下發。北京的電視臺、報紙、樓宇、互聯網等廣告形式均在禁止范圍之內。
眾所周知的是P2P的主要宣傳陣地之一就是主流媒體,2015年“e租寶”在央視黃金時間進行了大量的廣告投放,另一個問題平臺泛亞金融也是央視二套的戰略合作伙伴,而到了2016年,今年的央視標王又被一家P2P公司——翼龍貸奪得。
這不僅讓人懷疑媒體單位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并沒有進行嚴肅的篩選,而工商局、金融辦等行政管理機構也沒有對此類業務的廣告進行嚴格的審查——利用公信力對具有高風險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背書,是否會對媒體的公信力帶來損害,這個問題同樣值得宣傳機構深思。
(作者系第一財經內容運營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