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要〕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提升黨員素質的重要抓手,是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全體黨員意志的重要途徑。當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到新的戰略高度,對黨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黨員教育要始終高舉旗幟: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頭腦;要突出“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從嚴從實”的行動抓落實。同時,近年黨內集中教育的有效形式為黨員教育創新提供了借鑒,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從嚴治黨;黨員教育;思想建黨;制度治黨;黨的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8048-(2016)01-0055-05
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提升黨員素質的重要抓手,是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全體黨員意志的重要途徑。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以清除教條主義為主要任務的延安整風和以純潔黨的組織為主要任務的“三查”“三整”,還是在建國后以克服驕傲自滿和官僚主義為主要目的的1950年整風,以及近年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都是根據某一時期我們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時間開展的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黨員教育,都充分結合時代特點針對黨建面臨的新情況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黨員教育積累了豐富教育實踐經驗。
一、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對黨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的素質是黨員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要求的基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么抓好黨員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從嚴治黨的“八項要求”,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指明了根本方向,也為黨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育要始終高舉旗幟: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頭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率先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干部頭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思想武器,必須作為黨員干部教育的重要內容,加以深入學習貫徹,武裝全黨同志的思想,使每名黨員自覺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形成全黨統一意志和一致行動,始終不渝推進“四個全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二)教育要突出“思想建黨”:堅持以黨性和道德教育為重點加強教育
思想建黨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教育、武裝全體黨員,統一全黨的思想,不斷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克服和改造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永葆黨的先進性。按照思想建黨的要求,思想教育致力于提高黨員綜合素質,要把教育培養全體黨員崇高的理想追求,堅定的政治信念,先進的思想覺悟,堅強的組織觀念,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黨員成為社會的中堅,民族的脊梁,階級的先鋒和時代的楷模作為主要任務和目標。面臨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多重考驗,黨中央自十八大以來在從嚴治黨上進行了新探索,形成了新常態。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明確強調:“思想教育要突出重點,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共產黨人精神追求。”這為我們當前一段時期加強思想教育指出了方向、明確了重點。這就要求黨員教育要結合時代和黨員個性特點,著力于教育引導每個黨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方面,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清掃思想上的灰塵,促成行為上的偏差校正,確保每個黨員常修立身做人之品,常修從政為官之德,培養良好的品行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夯實做人、為官的基礎。
(三)教育要貫徹“制度治黨”:堅持以強化制度落實來保障教育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是對黨的建設的重大創新。他明確指出“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他要求“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制度來進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對空。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 總書記的講話,指出了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內在聯系,闡述了兩者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明確強調加強思想教育擰緊“總開關”,要以強化制度剛性約束為抓手,突出黨員干部法治意識和紀律意識教育,強化黨章意識,讓廣大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遵規守矩。這要求開展黨員教育,要以建立完善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來保障教育實施,確保教育實效;要在教育中強化黨員干部遵章守紀的自覺性,讓黨規黨紀意識得到強化,使紀律入心入腦,執行紀律成為自覺行動;把思想教育的成效體現在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良好形象上,體現在遵章守紀的行為規范上。
(四)教育要體現“從嚴從實”:堅持以嚴的要求和實的行動抓落實
中央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強調要突出全面從嚴治黨這個主線,從黨員干部思想教育這個源頭抓起 ,統籌推進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各項任務,怎樣把中央的從嚴從實要求落實到黨員教育上?必須在對黨員教育的要求上從嚴、行動上從實。一要在責任落實上從嚴要求,認真落實習總書記“抓好黨建工作是最大的政績,抓不好黨建工作是最大的失職”的要求,強化各級黨組織及其相關部門的責任,進一步明確各級黨委、支部的主體責任,組織部門的牽頭責任,宣傳部門、黨校等單位的協同責任;二要在監督上從嚴要求,對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從嚴督導、從嚴檢查、從嚴考評,把黨員教育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作為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三要在教育內容把握上從實,要把樹立正確的“三觀”,補強精神之“鈣”作為思想教育最突出成效;四要在教育組織實施上從實,充分結合實際,突出問題導向,把增強教育的針對性作為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切實通過教育實際解決好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問題,促成黨員干部政治上的純潔、行為上的規范。
二、近年全黨集中教育活動的有效方法為黨員教育創新提供了借鑒 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受體的認同度,關系到教育的實效性。黨員教育必須根據時代發展特點,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增強黨員的認同感,提高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近年來黨內集中開展的幾個教育實踐活動,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為黨員教育方法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供了有益的遵循。
(一)注重示范引領,增強教育引領力
近年開展的先進性、科學發展觀、黨的群眾路線等黨內教育活動,都堅持抓領導、領導抓,注重領導示范,一級做給一級看,從而引領教育不斷深入,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特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以中央政治局為榜樣,認真學習常委同志聯系點的經驗做法,各級“一把手”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帶頭學習教育,帶頭查擺問題,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整改落,形成以上率下的示范帶動力和強大推動力。實踐證明,領導帶頭親自抓,既是一種榜樣,更能在切身體會中明確工作重點、難點,更能在親自抓中找準工作著力點,增強教育實效性。黨員教育以此為借鑒,從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黨員領導干部教育抓起,必能以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習的實際行動,為全體黨員做出榜樣,以有效的示范,引領黨員教育深入開展。
(二)注重活躍基礎層,激發教育內動力
面向全體黨員,實施重心下移,依托基層黨支部,關注教育的廣泛性和全面性,是近年全黨集中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鮮明特征,也是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經驗。在黨員先進性教育、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都堅持把責任壓到支部,方法交給支部,工作落實到支部,依托黨支部抓落實,將工作重心下移,增強黨支部在教育中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夯實了教育活動的基礎層。從而使每一個黨員,無論職位高低,都能在其所在的支部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與監督。實踐告訴我們,基層黨支部是我們黨開展各項工作的戰斗堡壘,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在支部宣傳貫徹到每個黨員,黨的主張通過支部轉化為每個黨員的意志。只有注重激活黨內基礎層的活力,才能有效發揮支部在黨員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從而確保黨員教育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三)注重體現實踐特色,增強教育感染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共產黨人應有的學風,聯系實際學習才能達到“真信”。在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四川緊密聯系實際,以解放思想為突破口,在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思想障礙,形成科學發展共識中突出實踐特色;以抗震救災的生動實踐為“第一課堂”,在著力應對突發事件和各種風險考驗、實現“兩個加快”中突出實踐特色;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抓手,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突出實踐特色;以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為動力,在著力推進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提高科學發展能力中突出實踐特色,從而極大增強了教育的實效。事實證明,讓黨員干部在形式多樣、鮮活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接受教育,既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行動,更是提升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的重要方法。
(四)注重堅持群眾路線,增強教育推動力
在開展先進性教育、科學發展觀教育中,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實行開門開放教育,堅持把教育活動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置于人民群眾的參與、監督和評價之中。通過層層深入發動和廣泛宣傳,讓群眾知道我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采取開懇談會、設置意見箱等形式問計于民;采取開展評風和談心活動、公示整改方案等形式,讓群眾參與,問癥于民;采取滿意度測評的方式問效于民,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判。正是堅持了向群眾學習、向群眾問計、向群眾問效、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才有效確保了各項教育活動取得了滿意的成效。這一經驗給我們的啟示是,開展黨建工作和黨員教育,讓黨員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中接受群眾教育,讓黨員干部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各項工作中向人民學習、向群眾取經,能有效構建群眾參與、監督、評判的平臺和機制,進一步擴大黨的社會影響力,增強黨員教育外在推動力。
三、對新形勢下黨員教育形式的思考
黨員教育是緊密圍繞黨的政治路線開展的,是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服務的。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路線和任務不同,也就決定了黨員教育工作必須隨著變化了的情況不斷改進、創新。為了使黨員教育工作真正取得實效,必須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積極繼承和借鑒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充分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大膽探索,努力創造出更多的新經驗和新方法。
(一)堅持經常性教育與適當的集中式教育相結合,注重突出教育重點與強調教育系統性的有機統一
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是有著一致的目標、堅持相同教育原則的黨員教育的兩種方式。經常性教育是黨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相對穩定的狀態,具有長期性、系統性、連續性的特點。集中教育是對經常性教育的任務的集中強化和重點強調,是相對變化的狀態,具有階段性、時效性、突出重點的特點,集中教育的基本經驗和成效可以延續和發展為經常性教育的具體形式,在一定意義上說集中教育是經常性教育的特殊形式。二者都立足于提高黨員綜合素質,加強黨組織建設,服務黨的偉大事業,服務人民群眾,二者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正面教育為主、區別對象分層次開展等黨員教育的基本原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就使得黨員教育既有系統性,又能突出重點和時效,使教育有張有弛,富有節奏感,既有連續性、系統性,又能突出重點、體現時效。
(二)堅持引領示范與上下聯動相結合,注重教育的單向引領推進與矩陣式①協調互動的有機統一
筆者理解,將矩陣理論運用到黨員教育中,形成矩陣式協調互動式教育,既注重垂直的縱向交互教育,又強調平行的橫向協作與影響,不能不說是一種積極探索。
在近年開展的多項黨內集中教育中,都注重強化領導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且都在教育中堅持了上下聯動的做法,均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育效果。我們應該看到教育中發揮好
①矩陣是一個數學概念,最初由解線性方程組所產生,我國古代用籌算法解線性方程組就用籌碼排成矩陣來進行的。所謂矩陣是指將多個元素按一定序列和規則排成多行、多列的矩形。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既能從組織上強化對教育的領導,又能在行動上對教育作出引領,能從榜樣示范和加強領導這兩個方面,從內、外兩重因素對推動教育起到積極作用。但我們不難看出,其作用是單向的。如果將引領示范與上下聯動相結合,就能使教育中各縱向層級之間形成雙向影響、互動的推進力量,如能再一步演進為矩陣式協調互動,那縱向的各層級和橫向的同層級之間就都能形成雙向影響、互動的推進力量,這無疑將大大增強黨員教育實效性。在這里,矩陣中縱向的垂直構成是本級與上級以及本級與下級,橫向的平行構成是不相隸屬的單位之間、群眾與黨員之間等,所以在教育中既要注重形成上下聯動,征求上下級的意見,采取上下協調的措施,還有必要加強橫向協調,征求平行單位和服務對象的意見,實施開門教育,問計于民、問癥于民、問效于民,這些都是發揮矩陣式互動教育作用的有效做法。
(三)堅持理論武裝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注重思想上認同與行動上自覺的有機統一
理論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人類把抽象的理論貫徹于實踐的過程,既可驗證理論,又可發展理論。理論和實踐一旦相結合,理論將煥發勃勃生機,有力指導實踐,為實踐明確方向,讓實踐少走彎路;理論和實踐一旦相結合,實踐將在理論指導下轉換出無盡的力量,并為完善和發展理論奠定堅實的基礎。黨員教育采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兩種思維形式,既強調理性,又強調感性。如果教育只有抽象的理論和說教,沒有形象的感知和實踐的話,就好似一個人少了一條腿,不能走路,教育效果不會好。所以在黨員教育中,我們既要強調抽象思維,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加強理論武裝,突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優良傳統,同時,緊密結合黨員的思想實際,采取開展實踐鍛煉、知行合一等做法,讓黨員自覺把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相聯系,把理論學習貫穿到實現黨的中心工作中,以理論學習的成效,促成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四)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注重黨員教育評價物化性效益與意識性效益的有機統一
黨員教育實踐有“物化”性和“意識”性的特點。黨員教育形成的物化性的價值,比如,黨員所在單位的經濟、業務指標的增長等等,往往包含著精神勞動的成果,凝結黨員教育的努力,人們可以用量化的方式來進行測評和確定。黨員教育形成的意識性的價值,是不可量化的,比如無產階級世界觀的確立,政治立場的堅定等等,就只能用定性的方式來進行測試和估價。就教育成效體現來說,雖然黨員教育的部分教育效應,最終能夠體現于物化的勞動價值,但其教育效應首先還是意識性的,而這種意識性的價值,是無法用定量手段來界定的,更何況有大部分的教育成效是不可能進行量化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評價黨員教育成效時,必須正確處理好“定量”和“定性”的關系。對黨員教育價值的評估,要有定量的要求,但決不能離開定性的方法,我們如果只強調其中一個方面,就不能客觀反映出教育的成效,不能實事求是體現教育價值。所以我們在教育評估時,既要注重物化部分,又要注重意識化部分,把務實與務虛結合起來,努力實現黨員教育評價物化性效益與意識性效益的有機統一。
【責任編輯: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