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坤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西安 710061
廣播公益互助節目如何更好的使用微信公眾平臺
——以《陜廣大家幫》節目為例
唐 坤
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西安 710061
伴隨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但是微信公眾平臺對廣播節目,尤其是為廣播互助公益節目提供了一個新的互動模式。文章結合陜西廣播電視臺《陜廣大家幫》節目,對廣播公益互助節目如何更好的運用微信公眾平臺展開討論。
廣播節目;公益互助;微信公眾平臺
當下是全民公益時代,越來越多的廣播節目涉及公益互助的范疇。陜西廣播電視臺FM101.8都市廣播《陜廣大家幫》節目自2015年8月開播以來得到了廣大聽眾的熱情支持,先后開展的多場大型公益活動均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從《陜廣大家幫》節目開播設立微信公眾平臺至今已經有上萬名粉絲關注。根據最新的后臺數據統計:一個小時的節目中,平均每天發送消息的聽眾達到102人,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這個數據足以說明聽眾對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參與節目的熱情與日俱增。
那么微信公眾平臺為提升節目質量帶來哪些幫助?廣播互助公益節目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展開“互幫互助”和信息傳遞?本文將從以上兩個方面具體論述。
1.1微信公眾平臺與廣播傳播優勢相得益彰
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優勢體現在動態接收、即時性、互動性、參與性、跨時空等方面,而這些特點與線性傳播的廣播節目一脈相承。以往聽眾參與廣播節目互動,只能通過熱線或者短信的方式進行,而這大大限制了參與節目聽眾的人群和時間。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參與節目則讓更多的人在全天24小時、任何地域都可以參與節目互動。
1.2微信公眾平臺真正實現聽眾生產節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節目“窄播化”進程不斷加快。通過聽眾生產節目可以更好地提升目標受眾的忠誠度,不斷壯大節目的忠實聽眾隊伍。
微信公眾平臺打破了接受聽眾信息量的限制,這些接收的大量信息在節目主創人員的整理匯總之后將成為節目的主要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聽眾訴求的體現。將這些信息很好的用在日常節目的運行當中無疑可以增加節目的可聽性,提升節目美譽度。
1.3微信公眾平臺的私密性和高互動性提升廣播節目的整體質量
傳統媒體當中,廣播以其互動性強區別于報紙和電視。熱線互動不能很好的保障聽眾的私密性。同時,很多人介于個人不善言辭或者緊張情緒而放棄與節目的互動。微信公眾平臺很好的避免了以上的問題,聽眾的互動內容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或視頻的形式發送到微信公眾平臺,提升了廣播節目的互動性。另外,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篩選信息提升了廣播節目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對提升節目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
2.1倡導聽眾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提升節目參與度人人加入“幫幫團”
廣播公益互助節目的生存空間來自于廣大聽眾的互幫互助,微信公眾平臺恰好搭建了這樣的平臺?!蛾儚V大家幫》節目開播以來,不斷通過節目宣傳自身的微信公眾平臺,很多聽眾的求助信息都是通過其他聽眾發送微信得到了回應。
例如,有聽眾問到家中有蟑螂該如何處置?當天節目中近50位聽眾通過發送微信幫忙:有人發來了殺死蟑螂的方法;有人發來照片,介紹何種藥物可以滅殺蟑螂;還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總結的“土方法”。這樣的互幫互助在《陜廣大家幫》節目中比比皆是。
一方面,節目主持人要在節目中不斷的提示聽眾關注節目微信公眾平臺并且介紹互動方式,讓更多聽眾通過發送微信的方式參與節目,增加互幫互助的信息量,提升節目的參與度。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經驗,而這些恰恰是可以解他人“燃眉之急”的“金點子”。長此以往,廣播公益互助節目的空間會越來越大,節目中互幫互助的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2.2設定便捷搜索:提升中老年聽友的參與度
中老年聽眾一直是廣播的忠實受眾群,他們當中熱衷公益、助人為樂的大有人在,那么如何將這些群體更好的納入互幫互助的隊伍當中,為中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參與節目方式呢?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中老年人也開始使用微信,但是大多數人使用微信的能力較弱。為了將這個群體吸納到互幫互助的隊伍中,《陜廣大家幫》節目將微信公眾平臺的添加方式設置為較為簡單的中文漢字搜索,而且節目主持人會在節目中非常具體、細致的介紹加入微信公眾平臺的步驟。
很多中老年人以前都是通過熱線參與節目,但是熱線的“熱”將很多人拒之門外。所以,培養中老年聽眾使用微信參與互動對提升節目的參與度而言大有裨益。
2.3安排專人回復微信留言:提升節目公信力培養聽眾忠誠度
微信公眾平臺的龐大信息量對于廣播節目而言是寶貴的財富,這些內容不但是節目的素材還是體現節目品牌效應的“試金石”。
為了更好的提升節目的公信力、培養聽眾的忠誠度,《陜廣大家幫》節目的兩名主持人輪流回復聽眾的微信平臺留言,保障每一位聽眾的留言都能夠有回音。從節目開播到現在節目微信公眾平臺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很少出現聽眾取消關注的現象。
微信公眾平臺的關注度從某種層面反映了節目的品牌影響力,所以通過各種方法維護聽眾的忠誠度對于廣播公益互助節目而言都是值得的。
2.4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凝聚聽眾提升節目和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度
廣播“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特點,多多少少會讓聽眾和節目、主持人有一定的“距離感”。為了打破這種“距離感”,凝聚聽眾向心力,提升節目和微信公眾平臺關注度,開展線上線下的活動無疑是一個好方法。
《陜廣大家幫》節目開播以來開展了很多“線下”活動:開播20天,《陜廣大家幫》發起了“獻出您的愛心溫暖他的心靈”衣物捐助行動,短短兩天時間熱心聽眾和愛心企業共捐助舊衣物近30 000件;“國際盲人節”推出了“感知世界用聲傳愛!”《陜廣大家幫》走進西安市盲啞學?;顒?,來自全省各地的數十位聽眾為盲童讀書、講故事、分享自己的職業經歷;源于一位聽眾的微信留言提到有關如何選擇茶具的問題,《陜廣大家幫》開展了4期《陜廣大家幫》傳統文化大講堂之“茶的那些事兒”系列講堂,有近千名聽眾參與活動;臨近2016年春節,以《陜廣大家幫》節目為主導,陜西廣播電視臺聯合共青團陜西省委開展了“我們陪您過大年”關愛青年農民工暖心行動等。
同時,為了更好的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線上”互動功能,《陜廣大家幫》節目在今年春天開展了“隨手拍春色”活動,近2 000名聽友參與到發送自己拍攝的春日美景活動當中,隨后開展的投票活動更是吸引了近萬名聽眾的參與?!澳赣H節”前夕推出的全城尋找最美母親大型公益活動:“媽媽!你真棒”先后推出了三季投票活動,每季參與投票的聽眾都在近萬人次。
“線下”活動的實況都會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相關內容,“線上”活動更是利用了微信平臺的特點,為提升節目品牌效應和加深聽眾對節目忠誠度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媒體時代給傳統媒體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何利用新媒體平臺彌補傳統媒體的“短板”是當下媒體人不斷探索的領域。微信公眾平臺為廣播互助公益節目帶來了新的互動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新的發展方向,期待著廣播互助公益節目在新媒體時代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讓“大家幫助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貢獻更大的力量。
G2
A
2096-0360(2016)13-0049-02
唐 坤,陜西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