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闊,徐 嬋,朱 蕾中國美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
“自媒體”時代的高校宣教網絡建設成效與對策研究
韓 闊,徐 嬋,朱 蕾
中國美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
在我們當下所處的自媒體時代,如何更好的做好高等院校的宣傳教育工作,保障黨和國家各項戰略的穩步推進,近年來一直是理論屆研究和工作實踐中重點探討和應對的重要話題。文章在對杭州5所高校的宣教工作網絡建設工作成效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多年學生工作經驗,對學生進行了新標準的分類,希望通過分類引導的方式探討更加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進一步系統和細化工作網絡,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自媒體;宣教網絡;分類指導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
伴隨著中國移動互聯4G網絡的全面覆蓋和智能移動終端的進一步普及,我國全面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兜?5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中顯示平板電腦憑借娛樂性和便捷性成為網民的重要娛樂設備,伴隨著微信的異軍突起,微博的使用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無法阻擋微博作為自媒體平臺所具有的優勢。微博、微信成為當下使用率最高的自媒體平臺。數據顯示我國網民結構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3.8%。
自媒體迅猛發展,作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和更加廣闊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有著更多的陷阱和誤區。如何利用好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往更加健康和積極的方向去發展,就成了擺在所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專項從事宣傳教育網絡建設工作的老師面前最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我看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我國網民有近六億人,手機網民有四億六千多萬人,其中微博用戶達到三億多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從網上獲取。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p>
面對“自媒體”尤其是移動互聯自媒體對高校思政宣教工作的挑戰,我們必須正面出擊,研究如何在順應歷史大潮的同時,更好地應用好“自媒體”手段,做好高校的宣教工作。近年來,我省的高校及高等教育工作者們也在實踐和探索中適應當下媒體發展現狀的宣教網絡,各大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紛紛現身,各級領導、老師、學生自組織等的微博和微信也在飛速發展。但我們在積極出兵迎戰“自媒體”的同時,還需要冷靜地分析和審視我們的戰況,客觀地評估工作的成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我們的工作網絡。
有關“自媒體”的概念,一般采用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2003年7月出版的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中下的定義:自媒體是一個普通市民經過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提供并分享他們真實看法、自身新聞的途徑。
如果我們把“自媒體”概念的正式提出視為相關研究正式開始的標志的話,發展至今,相關研究已經有十余年的歷程。就國內而言,目前對于“自媒體”的一些基礎理論研究較多,應用以及發展建設的相關研究較少。從以往研究的數據資料來看,對于“自媒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播學理論研究、危機公關的相關研究、網絡及社會事件的案例分析、營銷方式研究;以及由“自媒體”所帶來的各種沖擊的理論分析與對策研究。而關于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關于自媒體對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影響研究;二是關于如何增強自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研究和實踐。
在本研究中,我們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出發,將在校生進行分類研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探尋出現有的宣教網絡體系對大學生整體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并探討何如更好的加強對不同學生群體的教育引導,選用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工作方式。
我們在多年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系統的分析,按照學生的學習態度、生活目標、自我管理能力、學習成績、綜合表現等,將學生分為以下5類。
A.積極自主型,這類學生自己擁有非常明確的學習和生活目標,可以完全自主地選擇和安排自己的學生和生活,對各類信息的選擇有很強的自我辨識和分析能力,很少需要外界的管理和督促,可以將自己的學業和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成績優異。
B.積極上進型,這類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凡事追求進取,但自我管理和信息辨識能力相對自主型學生較差,能夠在老師和主流信息等的引導下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成績優良,綜合表現優異,多是老師評價中的優秀學生。
C.搖擺型,這類學生總體上屬于乖巧的類型,但由于學習和生活各種目標都比較迷茫,自我的學習和辨識能力較差,經常在各種不同的思想和活動的影響下而使得自身的狀態搖擺不定。
D.消極上進型,這類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缺少明確的目標,對于學習及學校的各類活動基本上是處于消極接受的狀態,但他們由于外界壓力等原因,又有著進取的需求,但動力不強,成績和綜合表現等多處于中下層次。
E.消極被動型,這類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幾乎沒有目標,或者是生活的目標與當前的學習和生活關系不是很大,所有總體看來各種動力都比較弱,大都沉溺于一到兩種消遣的生活模式中不能自拔,是學生群體中較難組織的一個部分。
學生分類采用學生自我報告的方法進行。
本次研究中,我們編制了調查問卷(電子),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在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5所在杭高校中進行了隨機調查?;厥諉柧?79份,其中有效問卷538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為92.92%。
在收回的有效問卷中,從性別比例看:男生人數為186,占34.57%,女生人數為352,占65.43%。
從年級分布看(如表1):

表1
從專業結構看(如表2):

表2
從學生類型來看(如表3):

表3
4.1調查結果
1)自媒體已然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但有部分學生對這一媒介對認知尚不成熟。
調查顯示,98.5%的被試都有使用至少一種的自媒體平臺,78.6%的被試擁有2個以上的自媒體平臺。在問及最常使用的自媒體平臺是什么時,選擇微信朋友圈的人數為261人,占48.5%;選擇微博的人數為98人,占18.22%;選擇QQ空間的為161人,占29.9%;選擇論壇、貼吧及其他的人數為19人,占3.5%。
關于使用最多的上網設備的回答:手機人數為434,占總人數的80.67%;平板電腦人數為67,占總人數的12.45%;PC人數為37,占總人數的6.88%。
值得注意的是,有資料顯示,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關注比例方面:29.1%的用戶關注了自媒體;25.4%的用戶關注了認證媒體;20.7%的用戶沒有關注任何公眾號;18.9%的用戶關注了企業商家;而5.9%的用戶則關注了營銷推廣類賬號。近80%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號。企業和媒體的公眾賬號是用戶主要關注的對象,比例高達73.4%。
但是關于“在做此調查問卷之前,您是否明確的知道或意識到自己也在做媒體”這個問題時,回答“是”的學生僅有179人,占總人數的33.27%。這也就是說雖然當下的大學生每天都暢游在自媒體的世界中,但大部分學生尚未的自媒體有充分對認識和了解,并不知道自己其實也是自媒體的一份子,是可以對他人產生影響的一部分,這也映射說明大學生對自媒體的知識素養并不高,應引起重視。
2)自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進行學習、交流、娛樂的重要途徑。數據顯示,在大學生運用自媒體上網時經常用到的服務中,選擇聊天交流的人數高達484人,比例占總人數的89.96%;選擇影視和游戲的人數為432人,比例是80.3%;選擇閱讀和獲取資訊的人數是425人,比例為79%。
在關于“關注較多的自媒體內容”的調查中:關注專業相關資訊的有486人,占90.34;關注娛樂新聞的有385人,比例為71.56%;關注時政、社會資訊和生活新聞的加起來有283人,占比為52.6%;而關注就業和考試的人數有262人,占比為48.7%。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際交往行為在自媒體的利用中有著重要地位,自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溝通交流、休閑娛樂和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對他們的交往、生活和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關注就業相關的信息中,高年級的學生要比低年級相對要多,但差異并不非常顯著。不同類型的學生,所關注的信息內容或者自媒體的使用情況,也并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3)學校在自媒體平臺的官方賬號和相關老師的自媒體平臺已經成為學生獲取相關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同類型的學生表現出差異性。
數據顯示,89.96%的學生都有關注至少1個所在學?;驅W院的官方賬號,73.2%的學生都有關注本校老師或輔導員的自媒體賬戶。
在問及關注學校(學院)官方賬戶或相關老師賬戶的目的時,91.53%的學生選擇了了解學校通知與相關資訊。由此可以看出,當前學校的各類自媒體官號已經成了學生了解學校訊息的主要渠道。但也有19.42%的學生選擇了增加與老師互動機會,提升自我形象的選項內容。
在問及對學校(學院)官方賬號對意見建議時,有41.32%對反饋意見表示,學校學院各級官方賬號太多,缺乏統一性和整體性。
4.2討論分析
大學生在使用自媒體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1)部分學生對網絡過于依賴。自媒體網絡的興起,在給學生對學習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沒有能夠避免青年學生的網絡的依賴問題。而這一問題對于從事宣傳思想教育對工作者來講,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這一問題一方面表現在學生對于手機的過度依賴,以至于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作息,另一方面表現在對其社會功能的損害和人際關系的改變。在關于“生活中什么時間會經常使用手機”的回答中:吃飯時玩手機的人數為479人,占總人數的89%;睡覺前玩手機的人數為497人,92.38%;上課時玩手機的人數為405人,占總人數的75.28%;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時玩手機的人數為441人,比例為81.97%。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大學生可能會在任何時間、地點中沉溺于手機的世界,甚至忽略現實世界,這些都應該引起教育者的注意。
2)各個學校(院系)在應用現代媒體手段進行宣傳教育工作的時候,需要統籌協調的發展。

表4

表5
由于現代自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掌握一個或多個自媒體平臺的操作與使用已經不再有門檻,加之自媒體自身的群體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都比較推崇這一手段。這在另一方面,也就帶了各個單位的官方或半官方的信息平臺迅猛的誕生和發展由此帶來系統龐雜,信息重復、泛濫、良莠不齊等現象和問題。這里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由于缺乏整體的規劃與系統的發展,導致各個平臺的功能定位與內容設置趨于重復,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帶來信息的過載;其次,由于各個平臺的運營管理者經驗參差不齊,導致部分信息平臺品質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給自身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失去了平臺應有的作用和地位。
3)學生群體中自媒體信息素養亟待提升。一方面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特別是眼下的自媒體信息的依賴性已然形成,另一方面,青年學生對于自媒體的特性認知尚不清晰,當下網絡信息的魚龍混雜使得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變得更加迫切。
自媒體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導致自媒體里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比如黃色信息、詐騙信息、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等。大學生群體中有相當比例的學生缺少足夠的信息素養,甚至缺少基本的自我判斷和信息識別能力,還不成熟穩定。繁雜的信息可能會影響他們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
因而,我們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高校宣教網絡自身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優化和整合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功能特色鮮明,有影響力和感召力的信息平臺。在這一過程中,有必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打造不同屬性的和功能特色的自媒體平臺。另一方面,亟需把如何提升學生甚至是老師的信息素養放到與平臺建設同樣重要的位置來抓。
[1]習近平.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
[2]第35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 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 P020150203548852631921.pdf.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3-01).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 htm.
[4]騰訊網.高校微博發展報告[EB/OL].(2012-12). http://edu.qq.com/a/20121211/000001_1.htm.
[5]陳傳枝.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江大學學報,2012,35(10):128-130.
[6]方海濤.論高校網絡自媒體管理的現狀及管理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0):73-74.
[7]戴國立.高校學生工作理論與研究[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2.
[8]楊敏.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2(11):72-76.
[9]馬志偉,黃煥漢,陸惠君.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困境及其思維轉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11).
[10]李睿.利用微博、微信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5).
G2
A
2096-0360(2016)13-0040-04
本文系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廳專項研究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媒體”時代的我省高校宣教網絡建設成效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Y201328851)的研究成果。
韓 闊,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