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立軍衡水廣播電視臺,河北衡水 053000
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性與受眾心理芻議
沙立軍
衡水廣播電視臺,河北衡水 053000
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新聞敏感性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素養。只有具備很強的新聞敏感性,才能在眾多復雜的新聞信息中以最短的時間捕捉到最具吸引力與價值的新聞信息,將信息組織成有效的語言并傳遞給觀眾。文章通過對新聞敏感性的定義及內容進行簡單闡述,提出了新聞記者該如何掌握觀眾心理,新聞記者才能在具備一定敏感性的基礎上,創作出滿足大眾心理需求的新聞節目。
電視記者;新聞;敏感性;受眾心理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觀眾的心理需求逐漸提高,對新聞記者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聞敏感性,簡單來說就是新聞記者發現并判斷客觀素材是否有新聞價值的綜合能力。在新聞現場或日常生活中,新聞記者必須要在場面混亂情況復雜的環境下準確快速地捕捉到價值含量高的新聞素材,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像獵人一樣,時刻保持進攻的精神狀態,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性,才能及時抓住獵物。此外,作為我黨輿論的喉舌,新聞媒體要清楚知道什么內容可以出現在新聞報道中,什么內容不能出現,這樣才能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地報道。所以新聞記者必須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才能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性。
1.1新聞記者要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
新聞報道是運用視聽語言與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宣傳的一種形式,在本質上屬于上層建筑,新聞記者要想更好地為社會與人民服務,在新聞報道中就必須堅持黨的政策綱領,積極反應人民群眾精神與物質的不同利益需求,要有敏銳的政治觀察與分析能力,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及時發現事情存在的政治意義。比如,中央電視臺膾炙人口的欄目《焦點訪談》與《新聞調查》,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都是深有感觸的。因此,新聞記者在工作中要有積極的政治熱情,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具備強烈的新聞機智敏銳性,及時準確地發現報道新聞事實。
1.2準確判斷新聞事件的發生與發展
新聞記者要想對某一新聞事件具有的新聞價值與吸引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那么就要新聞記者要能準確預測其發生與發展情況。具體而言就是新聞記者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新聞記者要不斷的提高綜合素質,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準確及時地掌控輿論發展的形勢,對相關的理論與政策要深入熟知,側重點分明,并將此作為判斷新聞事件價值的標準。第二,新聞記者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其他學科領域知識的積累。在民間,新聞記者被稱為“雜家”,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見多識廣,才能夠培養起很強的新聞敏感性,能夠準確及時地從繁雜信息中抓住重點,獲得新聞價值很高的第一手新聞素材。第三,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中,要將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新聞報道的準則。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才能對新聞素材蘊含的價值做出正確判斷。
1.3要有很強的新聞信息捕捉能力
作為新聞記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發現常人不易發覺的新聞素材蘊含的價值,具備超強的新聞信息捕捉能力。在現實工作中,事物彼此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對于那些人民群眾已經習以為常的事件,新聞記者要能憑借自身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到這些新聞事件中常人難以發現的價值,進而對這些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地報道。
在大眾媒體的傳播過程中,所有的傳播形式都是以互動為主,在互動的過程中,報道記者與觀眾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親近關系,觀眾對報道有興趣愿意看。那么要建立這種親近的關系,新聞記者在報道過程中要放低姿態,不能以教育人的姿態面對觀眾,要深入分析掌握觀眾的心理變化,使觀眾從心理上接受走進節目,才能積極發揮新聞報道的信息傳播與輿論導向作用,新聞報道的形式才能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2.2新聞報道要有吸引力,觀眾對其能夠產生興趣
與傳統的傳播媒體相比較,電視媒體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從而為很多觀眾所接受。在電視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對觀眾的價值觀與思想意識有直接的影響。新聞記者在電視新聞報道中,要明確掌握觀眾的心理需求,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創作的新聞報道節目才能滿足觀眾的不同心理需求。新聞記者要盡可能大地發掘新聞事件的價值,在觀看節目報道時觀眾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才能積極調動觀眾的對節目的興趣,最終實現新聞節目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目標。
2.3新聞記者報道的節目內容要能與觀眾心理產生共鳴
新聞記者報道的新聞節目,在感情上引起觀眾的共鳴,才能對觀眾有足夠的吸引力繼續觀看下去。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在在新聞報道中,對涉及到的每一個要素都要準確精煉地描述,使新聞報道形象生動貼近生活,觀眾對其報道的內容才會有足夠大的興趣。
2.4新聞報道要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在新聞報道中,不僅僅是要調動觀眾的興趣,還要通過某一特殊點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觀眾才會有更大的興趣繼續觀看新聞報道。要想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運用多樣化的報道形式做到簡單闡述新聞事件的真相,又不失生動趣味性,才能讓觀眾在這種氛圍中提高新聞報道的關注力。
3.1提高新聞記者綜合分析新聞信息的能力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無論是傳統媒體行業的報刊雜志還是網絡科技時代的信息儲備量越來越廣泛,在這樣的形勢下,新聞報道如果沒有其本來的社會價值與時效性,那么新聞記者報道的新聞內容也就沒有任何價值。因此,新聞記者要有全面分析新聞信息的能力,對社會各方面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去粗取精。同時,在新聞事件中記者還要有一定的鑒賞判斷能力,準確及時地將新聞素材與線索進行綜合比對,從而有效地提升報道內容的時效權威性。
3.2新聞記者能夠迅速進入采訪狀態,及時捕捉新聞報道的重點
在新聞記者培養敏感性過程中,要強化自己對新聞時間的觀察思考能力,并能對新聞事件進行綜合分析。業務技能強的新聞記者在發現新聞事件后,保持冷靜的頭腦,簡單整理思路,同時對事件進行逆向思維分析思考,因為善于分析是做好一切新聞報道的首要條件。具體而言,就是能夠進行同地區同行業的平行分析比較新聞事件是否有價值,進行歸納總結,準確判斷事件發生的關鍵矛盾點,以此來確定新聞報道的核心內容,才能創作出真正有新聞價值與意義的成功報道。
3.3大力提高新聞記者的反應靈敏性
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新聞工作中,新聞記者都要有很強的靈敏性,能夠善于發現每一個細節。在工作與生活中,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工作時,要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與知識儲備,準確發現事物彼此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新聞報道的本質作用,為新聞報道具備吸引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得到新聞素材后,新聞記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比分析事件的主、次矛盾,充分發掘新聞事件蘊含的價值。
3.4積累經驗,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
新聞敏感性一詞,用心理學的觀點分析就是新聞記者對某一事件的第一直覺反應,這種第一直覺反應是在豐富的實踐經驗與知識儲備基礎上形成的。新聞記者的敏感性不是天生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通過不斷地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覆蓋面,慢慢積累起來的新聞敏感性。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中良好地新聞敏感性是必不可少的綜合素質。在新常態經濟發展環境下,優秀的新聞記者必須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要準確敏銳地發倔新聞事件中蘊含的各類新聞價值,逐漸培養起良好地新聞敏感性。此外,在新聞報道中還要深入研究觀眾的心理需求,并以此為基礎在新聞報道中有效了解觀眾心理需求,才能制作出滿足觀眾不同心理需求的節目,推動電視新聞行業的長遠發展。
[1]何平.論電臺新聞記者的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5(3):47.
[2]楊超.淺談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以及如何把握受眾心理[J].新聞傳播,2015(4):164-165.
G2
A
2096-0360(2016)13-0159-02
沙立軍,衡水廣播電視臺資深記者,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十幾年,長期在電視新聞一線擔任首席記者,衡水市首屆五優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