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鳳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興隆山鎮畜牧站,吉林 通榆 137200)
淺析畜牧養殖動物的疾病預防控制
呂 鳳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興隆山鎮畜牧站,吉林 通榆 137200)
當前在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新形勢下,獸醫學理論與實踐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質的飛躍。應和諧社會發展理念的切實要求,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成為了人與自然和諧化發展的必要舉措。重視畜牧養殖業動物疾病的預防,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期共同保證畜牧養殖業的健康良好發展?;诖?,本文以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為主題,淺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策略。
畜牧業;動物養殖;疾病;預防控制
1.1 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是畜牧養殖中的常見動物疾病種類之一,寄生蟲病以寄生于動物的軀干、肢體、內臟等器官之中,從癥狀上進行區分,可分為體外寄生蟲病和體內寄生蟲病兩種情況,造成這種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有蠕蟲、節肢動物和原蟲三種類型。蠕蟲是一種無脊椎動物,通過身體的肌肉收縮實現運動,是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寄生蟲疾病的主要表現形式,分布相對廣泛。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真核動物,雖然個體較小但卻能夠獨立完成各項生理活動,且生命力較強,原蟲和蠕蟲以體內寄居方式為主。節肢動物又被稱為節足動物,一般情況下以體外寄居為主。寄生蟲病與動物所處的環境、食物等因素有關,以接觸性傳播為主,寄主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1.2 傳染病
傳染病主要是由于動物體內由于免疫系統的匱乏,對某些細菌或真菌的抵抗能力較弱,在動物身體質量較差的情況下極易受到微生物病原體的侵害,進而形成傳染病。畜牧養殖動物傳染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有真菌、細菌、病毒等三種類型,傳染病的發病歷程主要有三個時期,分別是潛伏期、前驅期和發病期,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通過空氣流通進行病菌傳遞。
1.3 普通病
普通病通常發病率較高,根據動物所患疾病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內科普通病、產科普通病和外科普通病三種形式。第一,內科普通病,主要表現是在畜牧養殖動物中能夠顯而易見的外部疾病,如身體外部損傷、肢體疾病和眼部疾病等多種類型。第二,產科普通疾病,是畜牧養殖動物常見疾病中較為復雜的一種疾病類型,因雌性動物在懷孕或分娩過程中因處理不當,或細菌感染等因素造成的動物身體質量下降,同時,產科普通疾病對于分娩后的動物身體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1]。第三,內科普通疾病,主要包括消化道、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泌尿系統等多個方面。雖然普通病的損傷性不大,但若預防和控制不當,也會造成畜牧養殖業的癱瘓。
動物疾病并以主要有兩方面,即養殖環境以及人為影響因素。動物自身可承擔一定的病毒危害,但病毒超出動物自身所承擔范疇時,將會引發一系列動物疾病。如常見代謝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出現將會相應減低動物身體機能,增加病毒傳播效率,出現常見的腹瀉,蔫草(不食)等癥狀。動物養殖環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如飼養環境清潔度,飼養數量與飼養場地大小,都將造成動物發病。故此,動物飼養需保證飼養環境的清潔,并遠離傳染性疾病區域,禁止與患染傳染疾病動物接觸,防止受到傳染。
而人為影響則主要與飼養人員素質相互關聯,飼養人員若缺乏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敏銳觀察力,將會嚴重影響整個動物飼養效果。如飼養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動物病傷口,導致傷口發生病變,亦或由于飼養管理不當,導致動物進入飼養食物區,如牛誤食過多玉米導致的酸中毒或腹脹而死等。
3.1 做好日常動物飼養工作
日常動物飼養工作勞動力較大,不僅需要管理動物飲食,還需進行圈養環境的清理。首先為基礎清理,即清理動物糞便,以及食物殘渣,基礎性處理需結合圈養場地大小以及動物數量多少來定,通???~7 d打掃一次;其次,為消毒清理,日常動物飼養需飼養員對圈舍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如動物食用草料,動物引用水源等。在進行日常動物飼養時,也應觀察動物近期變化,如飼養山羊等動物時,動物糞便西黃呈現粘稠狀態時,可適當注射“一針痢停”(乳酸環丙沙星)等藥物,肌肉注射,一次注射量0.1~0.15 mL每公斤,動物癥狀嚴重,且針劑無效時適當進行點滴注射。
3.2 加強動物檢疫工作
動物檢疫工作是通過對動物實施疫苗接種來實現的,一般動物檢疫一年兩次,即春季秋季各一次。通過注射疫苗方式,降低動物患染大型傳染性疾病。如PPR即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且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其發熱癥狀將會引發牲畜出現腹瀉,支氣管炎等癥狀。并且此種病癥死亡率較高,臨床獸醫學研究表明其與牛瘟(RP)有著相似的表現,即高死亡率、接觸性傳播特征,因此此種病癥備受關注。而這種病癥當前并未研制出治療藥劑,但研究表明在發病初期使用一定抗生素類藥品可減低動物死亡率,也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疫苗接種,以達到降低病毒傳播的目的[2]。
加強動物檢疫工作還應增加畜牧養殖動物防控技術的投入,加強動物疾病預防,不僅需從家庭式畜牧動物疾病預防管理方式著手,當地畜牧局也應加大對科學技術投入。隨著畜牧業不斷發展壯大,畜牧環境的不斷變化,各種新型疾病也為畜牧業發展帶來了壓力,為緩解畜牧業動物疾病防控,應不斷加強防控技術投入,結合實踐,為畜牧業動物疾病防控奠定基礎。
3.3 打造優良養殖環境
良好環境是保證動物健康成長的前提,優質養殖環境,不僅要求圈養環境的整潔,潔凈,還要求動物飼養環境整體協調,即富有充足干凈的水源,無污染健康牧場,以及人工飼養健康營養的飼料。例如本地區同發牧場等[3]。廣闊的牧場,肥沃的草料為通榆縣畜牧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廣袤無疑的牧場上,科學飼養,以此快速的推動著本地區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畜牧養殖動物作為牧民生活重要的經濟來源,保證畜牧養殖的動物健康,將可提升牧民的經濟收入,保證其不受經濟損失。對此,了解現階段畜牧養殖中常見動物疾病的種類,分析常見動物疾病病因。從日常飼養、檢疫工作、養殖環境等三方面出發,確保畜牧養殖動物的疾病預防控制的科學開展,從而防控畜牧養殖動物的疾病,增大畜牧養殖動物的生存率,維護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1]劉惠平.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11):139.
[2]時利亭.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與控防措施探討[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3):43-44.
[3]牡丹.淺談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5,(4):273+292.
(編輯:晏兵兵)
S851.3
A
1006-799X(2016)20-0023-01
呂 鳳(1960-),男,吉林通榆人,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治療與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