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瀟倩
(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
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與防控措施的研究及應用
游瀟倩
(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
目的:開展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使用gE-ELISA方法采集2011~2015年間累計329份豬血清,對這些樣本進行PRV野毒感染抗體檢測,對不同規模養殖場豬場實施疫病凈化控制措施。結果:累計場數(戶)190戶,其中,商品豬陽性率為56.0%,種豬陽性率為80.2%,種豬陽性率低于商品豬;規模場樣本陽性率為63.8%,散養農戶樣品陽性率為44.7%。規模場樣本陽性率高于散養農戶樣品陽性率。結論:豬偽狂犬病發病率較高,制定科學合理的防疫制度,每年定期檢測與免疫接種,對病豬進行淘汰,使疾病得到控制。
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防控措施
豬偽狂犬病(PRV)屬皰疹病毒科豬皰疹病毒,發病后病豬會表現出嗜睡、緊張、咳嗽、打噴嚏、共濟失調以及嘔吐腹瀉等癥狀,母豬患病后會流產、死胎、生產能力下降等。由此,通過對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以為制定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指導。
1.1 材料
1.1.1 血清樣品 采集不同規模養豬場不同批次檢驗的329份豬血清樣本,將樣本放置到-10 ℃的溫度下保存。
1.1.2 實驗試劑 采用抗體檢測診斷試劑盒(PRV gEELISA),由Idexx公司生產,其他試劑均由該地動物免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提供[1]。
1.2 方法
1.2.1 檢測血清中的PRV抗體水平
豬血清中PRV抗體水平的檢測使用到了gE-ELISA抗體檢測盒,具體按照試劑盒的操作說明進行操作。樣本與陰性對照比率(S/N)作為檢測判定標準,陽性:S/N≤0.3,陰性:S/N≤0.7或者S/N>0.6[2]。
1.2.2 疫病控制措施
1.2.2.1 凈化方案 對調查3個不同規模養豬場制定針對性、系統化的狂犬病控制措施,依據不同養豬場實際情況,制定出有效的免疫控制措施,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強化免疫,其中,每年3次免疫接種公豬仔,不同免疫接種次數間隔3個月,劑量為2頭/次。
1.2.2.2 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依據不同豬場疫病實際情況,結合生物安全措施,不斷改進與轉變飼養方法,加強管理,營造良好的豬場內外環境,定期對飼養工具與運送豬的交通工具進行消毒。
1.2.2.3 評價措施 以上控制措施持續實施10個月,隨機取樣法檢測并評價血清抗體。
2.1 不同用途豬感染偽狂犬病毒情況
2011~2012年間商品豬平均陽性率為56.8%,2013~2015年間商品豬平均陽性率為56.9%,種豬對應年份平均陽性率為78.5%、83.6%,顯示了種豬陽性率高于商品豬。
商品豬情況:2011年樣品數為52只,陽性數25只,陽性率48.0%,種豬:樣品數為42只,陽性數31只,陽性率73.8%;
2012年樣品數32只,陽性數21只,陽性率65.6%,種豬:樣品數36只,陽性數30只,陽性率83.3%;
2013年樣品數31只,陽性數15只,陽性率48.4%,種豬:樣品數27只,陽性數21只,陽性率77.8%;
2014年樣品數28只,陽性數16只,陽性率57.1%,種豬:樣品數31只,陽性數27只,陽性率87.1%;
2015年,樣品數32只,陽性數21只,陽性率65.6%,種豬樣品數18只,陽性數15只,陽性率83.3%。商品豬總計:商品數175只,樣品數98只,陽性率56.0%;種豬總計情況:154只、124只、80.2%
2.2 不同規模養豬戶豬偽狂犬病毒感染情況
2011~2015共檢測出規模豬場54個,檢測樣品141份,其中,陽性90份,陽性率為63.8%;散養戶136個,檢測樣品188分,陽性84份,陽性率為44.7%,結果顯示規模豬場陽性率較散戶飼養陽性率高。
規模豬場情況:2011年: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10戶、26只、14只、53.8%;
2012年: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7戶、31只、21只、67.8%;
2013年: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14戶、40只、23只、57.6%;
2014年: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12戶、31只、24只,77.4;
2015年: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11戶、13只、8只、61.5%;總計: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54戶、141只、90只、63.8%;
散戶情況:2011年: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21戶、9只、42.8%;43戶、18只、41.9%;總計:場數與檢測數、陽性數、陽性率分別為:136戶、188只、84只、44.7%。
加強豬偽狂犬病病毒的凈化與控制成為養豬戶疫病防治重點。當前,基因缺失疫苗配合檢測淘汰(篩選)法應用較廣,成為了規模豬場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對不同規模豬場實施生物安全、優化免疫防控等凈化方案,10個月后,這些豬場豬偽狂犬病得到凈化,但是沒有實施生物安全措施的豬場陽性率開始下降。顯示了依據豬場實際情況使用基因缺失疫苗配合檢測淘汰法可使豬偽狂犬病病毒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通過對該地區規模養豬場與散養豬戶豬偽狂犬病調查研究,顯示了豬偽病病毒存在隱匿性,一旦爆發影響范圍廣,需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需要實施合理的免疫程序,仍需要不斷探尋更有效防控措施。
[1]初小輝.吉林省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與防控措施的研究及應用[D].長春:吉林大學,2011.
[2]李段.廣東省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及帶毒情況的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5.
(編輯:李善祥)
S858.28
B
1006-799X(2016)20-0098-02
游瀟倩(1987-),女,山東菏澤人,助理獸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實驗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