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九州 330013)
?
公路拓寬工程的路基施工技術研究
王霞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九州330013)
摘要:主要對路基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路基施工技術具體應用、特殊路基施工工藝以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科學分析,從而為保證公路使用需求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公路拓寬工程;路基施工;路基穩定性
1公路拓寬工程的路基施工技術具體應用
1.1基底處理
通常對于公路拓寬工程的路基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而言,基底處理是重要的基礎保障之一,這樣可以把潛在的路基施工隱患進行有效去除。針對水田路段來說,路堤填方作業前,施工人員應對地表植物、種植土以及強度較低的原土進行有效去除,并依次進行開溝排水、晾曬、壓實、分層填筑以及碾壓等工序作業。對于取土坑路段填方作業階段,施工人員既要去除表面50 cm流質淤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擾動以及對硬殼層的破壞,再使用片石進行擠淤作業,然后進行分層填筑砂性土。但就老路基來說,施工人員應當拆除路基擋土墻,并挖成臺階,這樣可以與拼寬路形成統一整體。通常上述填方路段需根據相關設計要求進行相應的密實度檢驗,并保證其施工質量滿足施工驗收規范和驗評標準。
1.2防雨和排水
具體施工階段,通常會遇到雨天,尤其是施工工期在雨季范圍內,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防雨和排水工作。如原有路面可以進行雙向排水,施工人員可以在舊路面的搭接部位布設相應的攔水梗,并預留一些流水槽,這樣可以將雨水引流路基外,但施工人員也要注意挖過臺階的舊路邊坡不能被雨水沖刷。而新路基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將預留橫坡往外,這樣可以使得路基不會出現積水以及泡水等問題。
目前很多擴建工程主要是單向排水,如出現有個別路段反向超高的情況時,則需要采用橫向排水方式,當其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后,施工人員才能進行逐層調整超高,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對路基的滲泡程度。而對挖方路段來說,施工人員需在坡頂外側設置簡單的截水溝,這樣可以使得雨水不會滲進平臺,而換填路段的外側需要設置臨時排水溝,這樣可以使得雨水不能流進施工現場,如雨水流入施工現場也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排出。一般來說,石方填料的水穩定性相對較好,但雨水滲入會對不同區域地基的穩定性以及強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施工人員需要及時將水從地基內部排出。
1.3填料規格
地基填充作業前,施工人員需要依據相關規定對填料的規格進行檢驗,首先石料的強度需大于15 MPa,其次路槽地面80 cm區域內的填料最大粒徑需小于10 cm,而超出80 cm區域的填料最大粒徑需小于15 cm,而含泥量則需小于10%,這樣有利于保證以路基均勻性,最后填料級配要求粗細均衡,這樣可以使得壓實作業后的很多縫隙能夠被均勻壓實。當施工使用的填料滿足上述要求,才可用于實際施工,這樣可以大量節省施工成本,同時也可保障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進度。
1.4填筑壓實
(1)填前壓實
實際作業階段,施工人員在填筑作業前將路基壓實是保障填筑效果的基礎條件之一,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對舊路邊坡、邊溝等重要位置進行有效壓實,這樣才能保證填前壓實質量。通常舊路拓寬路基的一部分在原有邊坡以及邊溝范圍內,所以這部分的含水量相對較高,壓實作業前,施工人員需要對基土進行翻松以及晾曬,這樣才能保證壓實作業階段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指標。同時施工人員要對新路基路槽部位實施整體碾壓,這樣才能保證其強度符合填前壓實的施工設計要求,從而有效避免出現沉降差異的問題。
(2)分層填筑
施工人員首先需要進行松鋪層的鋪設作業,其在作業過程中需要保證路床厚度約在30 cm,而路床外則需在40 cm以下。當鋪設作業完成后,施工人員需要將超出相關標準的填充石料進行人工分揀,并采用細石塊或石屑進行表面找平,再進行相應的分層壓實。一般來說,壓實設備為重型震動壓路機,而壓實路線則是由路基兩側逐漸向中心移動,輪跡重疊程度需大于50 cm,當表面不再出現下沉痕跡時,技術人員可以判定期已為密實狀態。
1.5彎沉試驗
根據相關規范以及標準要求,檢測人員需要進行路床表面回彈彎試驗,一般來說,彎沉檢驗時間越短,其填石表面產生回彈反應時間越長,所以試驗階段,檢測人員需要延長一定的卸載以及加載時間,并且使用百分表讀數穩定后開始進行時間控制。當試驗完成后,檢測人員需要對檢查結果進行核實,如出現大于1.0 mm的檢測點范圍則要進行挖坑檢查,主要找尋導致結果超標原因,如含泥量過大,填筑石料體積大、基底含水量高和橋頭臺背范圍內壓實程度不夠等。施工人員需要根據超標原因進行相應整改后再由檢測人員進行重新測量,直到其檢查值小于1.0 mm。
2拓寬工程采用的特殊路基施工工藝
2.1土工格柵施工
針對新舊路基結合處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適當加入土工格柵,這樣使得路基處于拉伸應力的范圍內,其可將土拉應力傳遞給格柵從而使得格柵成為抗拉構件,從而使得格柵和土體進行鑲嵌咬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土體的側向變形,并可有效提升土體的抗剪應力,并可有效降低新舊路基不均勻沉降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而防止出現不同尺寸的裂縫。
2.2安裝反壓護道
通常軟弱地基進行處理過程中,為了有效保障路基填筑穩定性,施工人員需要清理路基,并將填土作為護坡道,這樣可以使用護坡道的壓力有效降低舊路邊坡和軟弱地基的側向滑動程度,減小拓寬段路基側向滑動的發生概率,從而大幅度提升路基穩定性。通常反壓護道高度是路堤高度的1/2,而其寬度需參照邊坡穩定性試驗計算結果。
參考文獻:
[1]詹凡,張崢. 高速公路拓寬工程施工的工藝與關鍵技術[J]. 江西建材,2014,(21).
[2]陳國長,陳貽強. 高速公路改擴建新老路基差異變形影響因素及路基拓寬施工技術[J]. 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5,(10).
[3]王春元. 山區公路改擴建工程路基拓寬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
收稿日期:2016-03-24
作者簡介:王霞(197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公路橋梁。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4-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