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濱
(三明市明興水利水電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0)
?
三明市中小流域河道整治主要技術方案的探討
徐永濱
(三明市明興水利水電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0)
中小流域面積比較小,而且河道寬度變化幅度比較大,河床穩定性比較差,造成中小流域惡化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文章以三明市中小流域河道整治為研究實例,從工程建筑物設計、生態修復、施工組織設計、水土保持設計等多個方面詳細探究中小流域河道整治主要技術方案。
中小流域;河道整治;技術方案;整治目標;技術措施
三明市境內河流密布,集雨面積10km2以上的河流有250多條,中小河流數量多、分布廣,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鎮及農村廣大地區。其中集雨面積在50~200km2的河流有121條,200~3000km2的河流有47條,3000km2以上的河流有閩江支流的沙溪、金溪和尤溪3大河流。2010年,我市將樂縣安福口溪萬安段、明溪縣漁塘溪沙溪及梓口坊段等2個項目被列入全省20個中小河流試點項目建設,目前已全面完工,新建堤防18.74 km,完成投資4066萬元。2011年—2012年組織實施8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綜合治理長度31.7 km,總投資2.0億元。2013年—2015年,我市實施剩余的58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綜合治理河長219.9 km,總投資12.3億元。
1.1 整治目標
通過對中小流域的整治,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使鎮、鄉中心區形成較為完善的防洪體系;通過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從而理順建設用地與河道行洪寬度之間的關系,確保防洪安全;通過與鄉鎮總體規劃的結合,營造出人水和諧的環境,進一步提升城鄉、鄉村的品味,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
1.2 效果
自2010年起至今6a的時間,我市已完工和基本建成的項目在防汛抗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經過治理的河段不但達到了防洪標準,還恢復和改善了河道生態功能,美化了人居環境,發揮了治理的綜合效益,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
2.1 防洪與防沖的探討
根據工程目標、結合該流域特點及現有河道堤防狀況、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需要,采用新建防洪堤、新建護岸和河道清淤結合的設計方案,
為確保堤岸受洪水水流作用可能發生沖刷破壞的堤段能安全運行,結合工程地形、地質條件及堤線布置及堤型結構斷面等實際情況,按照相關規范及文件的要求,進行堤腳防沖保護設計[1]。
2.2 護岸結構型式和材料的選擇
堤防(防洪堤、護岸)型式的選擇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根據地段所在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堤址地質條件、筑堤材料、水流及風浪特性、施工條件、環境景觀、城鎮建設發展規劃、工程造價等因素,經過計算經濟比較,綜合確定[2]。
根據護岸材料,可分為天然植物材料護岸、土質護岸、砌石護岸、混凝土護岸、分區填筑的混合料護岸等;根據護岸斷面型式,可分為斜坡式、直墻式或直斜復合式。
2.3 生態修復的主要技術措施
近年來,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結合河道整治開展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注重河流的美化綠化。但當前的傾向,一是注重園林景觀效果較多,而對河流生態整體恢復考慮較少;二是發掘歷史人文景觀較多,而對于發掘河流自然美學價值較少涉足。
因此,針對河道生態修復建議可采用以下相關措施加以處理:
1)劃定河道岸線和河岸生態保護藍線,三明地區為山地丘陵地帶,地面結構呈多山地、多丘陵、多峽谷、多盆地特點,總體生態保護良好,僅局部人類活動頻繁區域對生態影響較大,對這些區域若能劃定好保護范圍,假以時日即可恢復生態。
2)河灘恢復,避免過度清淤,同時種植水生植物,還原河灘自然形態。
3)河岸修復,主要包括已建硬質擋墻生態提升、新建生態護岸及生態緩沖帶建設等。
2.4 水環境改善的主要技術措施
水環境影響主要有施工期的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的污廢水排放造成水污染源的影響和防洪堤、河道清淤的挖填土方,雨季泥沙流失進入河道,引起河水渾濁,大量細顆粒泥懸浮于水中,影響河道水質。
對工程建設中各施工區產生的污廢水應設置必要的的沉淀池和排污管道,廢水經處理達到一級標準排放,沉渣污泥運至棄渣場處置;對施工期的棄渣場及施工場地等要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減少水土流失對河道水質的影響;同時施工期應注意對排污管和取水管道的保護,避免管道受到破壞,造成污染水四溢,污染水質。
2.5 排澇措施的選擇
排澇工程布置與設計時擬按以下原則進行考慮:
1)高水高排與低水抽排相結合。
2)分區、分片、分散,就近排水,避免集中抽排。
3)結合工礦企業及居民生活的污水問題進行抽排。
4)排澇工程布置盡可能減少對現有周邊建筑物的影響,同時盡量協調美化城鎮環境。
5)永久與臨時結合的原則進行,對于目前現狀為農田,而后期規劃為其他用地的區域,目前設置臨時排澇設施。這類澇區原則上設置自排涵洞,后期場地回填后,應對涵洞進行必要的改造滿足排澇要求。
6)對堤后局部低洼地段,可設置預制管,為防止洪水倒灌在這些預制管管口設置復合材料拍門。
2.6 河道清淤
多個項目工程區據現場查勘,在工程治理河段,由于近年來水土流失的加劇,造成河道泥沙淤積,致使部分河段河床抬高,影響了河道的行洪安全,降低了河道原有的行洪能力。
清淤底高程應以原河道的河底高程控制,主要對兩岸一些垃圾、淤泥進行清除,對一些河道淺灘進行保護[3]。
2.7 工程水土保持技術措施
在河道治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響,主要是土石方開挖與填筑、棄渣搬運與堆置等建設項目。但工程建設期間采取對主體工程區、施工道路區、臨時施工區、取土場區和棄渣場區采取修建砌石擋墻、護坡、布設截排水溝、沉砂池、土地整治;對臨時堆土場采用土裝擋攔、薄膜覆蓋防護,以防止施工期遇暴雨產生水土流失等工程措施。同時對地表擾動的區域采取覆土綠化等植物措施,可將項目建設對水土保持影響降低至最低。
目前,三明市尚存在部分河道堤防工程標準低、綜合防洪減災體系不完善、原有堤防未閉合,防洪問題突出等情況。因此,為減輕鄉鎮洪澇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快中小河流綜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接下來的中小河流綜合治理項目,在考慮河道安全的前提下,應多注重河道原生態環境的恢復,多采用生態措施處理河道問題,以便人們能重拾兒時的鄉愁、野趣。
[1]王玉玨.污染河道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9):36-37.
[2]李大華.小流域河道治理技術方案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4):187.
[3]侯曉莉.小流域河道治理技術方案的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07):56.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8-0055-03
[收稿日期]2016-06-14
[作者簡介]陳明照(1976-),男,福建泉州人,工程師,從事水利水電工程現場管理工作。
Main Technological Scheme Exploration of River Course Regulation of Middle and Small River Basin in Sanming City
XU Yong-bin
(Sanming Municipal Mingxing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Limited Company,Sanming 365000,China)
The area of middle and small river basin is small,the channel width change is relatively large,the stability of river bed is poor,and reasons causing deterioration of the middle and small river basin also are various. Taking the regulation of middle and small river basin in Sanming City as the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in details the major technological scheme of middle and small river course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project structure design,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sign,etc,.
middle and small river basin;river course regulation;teehnical;scheme;regulation purpose;technical measure
TV85
B
1007-7596(2016)08-0157-03
2016-07-22
周細根(1964-),男,江西樟樹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