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平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水務局農村水利站,江西 新余 338025)
?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和質量控制對策
張水平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水務局農村水利站,江西 新余 338025)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項復雜性的工程,涉及到的因素較多,在具體的開展落實上需要技術人員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對其中的重點進行明確和把握。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國的農業發展向現代農業邁進步伐越來越大,更多的農田水利建設研究人員開始把研究點關注在農田水利施工技術上,如何解決當前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技術難點,規避不利因素的干擾逐漸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對于研究人員來說就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實踐研究中,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質量控制工作,確定解決施工技術難點最佳方案。
農田水利;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整體規劃;控制措施
渝水區地處江西省中部偏西,是新余市城區所在地。全區轄6鎮5鄉5個辦事處,176個行政村,29個居委會,總人口64萬,其中農業人口33萬。轄區面積1300km2,耕地面積3 萬 hm2,其中灌溉面積2.5 萬 hm2;全區共有各類蓄水工程1371余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1)型水庫21座,小(2)型水庫127座,山塘1221座;667 hm2以下引水工程307處;堤坊長度65余km;固定機電排灌工程258處。農業在渝水區社會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渝水區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八年爭取了中央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它服務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要適應整個農業發展,因此,在具體的技術落實上就會存在一系列的難點,需要政府部門、水利工程建設各參建單位從多個角度入手,做好人力、資金以及技術上的投入,抓好農田水利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工作,促進農田水利事業健康發展。
在渝水區的產業結構構成中,農業占有很大比例,是三大產業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1]。“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業發展得到了新的機遇。農田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農田水利建設實質上指的是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服務的水利事業,它的基本任務是應用水利工程技術,對現有的農業生產發展的自然條件進行完善,為農業高產高效服務。當前渝水區已連續八年爭取了中央小型農水水利建設項目,大多數鄉鎮的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為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在灌區改造、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山塘綜合整治、中小河流整治以及防洪減災等方面都有很好體現。此外,在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體系變得更加完善和健全,為農田水利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按建筑材料分土石方施工技術、混泥土施工技術、金屬結構安裝技術、設備安裝技術;按工程分土石壩施工技術、水閘施工技術、渠道襯砌施工技術、涵箱(洞、管)施工技術、泵站工程施工技術、鋼結構及管道工程施工技術等。
渝水區通過精心組織、強化管理、配套資金足額到位、創新工作機制等辦法,多措并舉,從2009年以來已連續8a爭取了中央小型農水水利建設項目。據統計,8a來小農水項目總投資2.18億元,爭取中央資金8200萬元,省級資金5500萬元。項目建設覆蓋了全區11個鄉鎮,受益人口約22.8萬人,建設灌區89處,新建渠系建筑物6205座,增產糧食約670 萬 kg,農民年人均增收370元。成就顯著,但存在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也不小,施工技術應用的難點不小,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總體施工質量有待提高。
3.1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環境有待優化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涉及項目區農村千家萬戶、施工期長、臨時占用地面積大涉及的農戶多,農田灌溉時節性強。因此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特點是點多面廣、完工時限要求緊、工程進度質量受天氣的影響比較大,施工環境協調工作特別大。2009年是渝水區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實施的第一年,項目實施地點是南安、新溪、姚圩、人和、下村、良山6個鄉鎮,上級批復工程總概算300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2000萬元,群眾自籌1000萬元。實際到位財政資金2010萬元,其中中央、省級財政各800萬元,區財政配套410萬元,主要計劃任務有50處改造項目,改造面積5 132 hm2,主要建設內容:U型槽襯砌渠道423.24 km,新建渠系建筑物581處,改造渠系建筑物125座。項目分6個施工標段,2009年11月20日正式開工,要求在2010年3月底基本完工。當時要求渠道襯砌工程要裁彎取直,施工環境協調量特別太也特別困難,一些項目區內的不法人員借機強攬工程,施工進度施工質量保障困難,項目部在各部門各鄉鎮村委的大力協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難,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按時完成建設任務,沒有影響春耕生產。如果我們當初忽視了對施工環境問題,就不僅在施工過程中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而且施工質量和進度都難以保證,項目也發揮不了應有效益。
3.2 缺少強有力的整體的規劃
任何一個工程建設如果在事前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那么后期的所有施工活動都是沒有目的性的,必然會造成國家投資的浪費。盡管渝水區在2009年就由水利部門牽頭編制了《渝水區農田灌溉規劃》,該規劃經過江西省水利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區人民政府下文件批復,但在實際項目實施中沒有完全按規劃去定項目定資金。水利部門按這個規劃,其他涉農部門的水利項目還是各行其事。國土部門有自己的項目資金計劃和項目區規劃、農業開發有自己的園田化建設和綜合開發的項目要求和計劃、發改、農業部門也有自己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很多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中并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統一整體策劃,沒有統一的質量管理規范,沒有統一的驗收標準。全國上下多龍治水的局面可能現在還是存在,所謂的農田水利項目資金整合僅僅是寫在紙上講在口里,沒有上面層面上的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執行力度,國家各部委的農田水利投資會造成較大浪費,取不到預期效益。尤其是對于一些單相獨立作業也缺少具體合理的安排,這就使得在具體施工中施工人員所采用的技術和方法不是很合理[2]。
3.3 分項工程施工也存在許多難題
在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如在斗渠和農渠襯砌施工中,需要在在現澆混凝土或U型槽(T型槽)的兩側均勻回填夯實土料,但在實際農田水利施工時也很多時候它在邊墻的外側是沒有依托物的,這使得兩邊的土方墊層成型有一定難度,也就很難滿足施工圖紙要求;再如在混凝土U型槽(T型槽)制作中,混凝土配合比與成品的表現的光滑度、平整度及混凝土強度在實際制作過程中較難控制,粗骨料多些混凝土強度達到了要求,又會出現U型槽面積不平整不光滑有蜂面,粗骨料小了U型槽表面平整光滑沒有蜂面,混凝土強度又難以達到要求,制作和運輸過程中損耗也太;在用混凝土U槽襯砌渠道時,如何準確均勻控制混凝土U槽之間的分縫保持在2~2.5 cm,這也是施工中需要想法辦法解決的問題;在溝槽進行機械開挖的過程中,沒有事前考慮施工現場的狀況,缺少科學實用的施工方案作指導,對于一些突發狀況也不能及時高效解決。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作業過程(工序)構成,因此施工質量控制必須對全部作業過程,即各道工序的作業質量進行持續控制。從項目管理的實踐來看,工序作業質量控制首要的是作業者的自控,這就要求我們的水利施工單位要有責任要有全面的水利施工技能,施工人員是決定作業質量的關鍵。當然來自作業者外部的各種作業檢查、驗收和對質量行為的監督,包括施工隊伍本身、監理、業主、設計及受益農戶、政府質監部門監督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設防和把關的控制措施。
4.1 完善施工建設隊伍的素質水平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施工主體相關的,即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隊伍,只有打造一支綜合素質水平高、業務技能強的施工隊伍才可以有效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對于施工單位來說,需要定期的組織施工技術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和學習,掌握最新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技術人員在施工現場的跟蹤指導中對遇到的問題和技術難點進行明確,然后再由集體討論和總結出最為合適的解決方案,這樣還可以對技術人員的二手資料起到豐富擴充作用[3]。此外,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它所涉及到的機械設備較多,不同的機械設備操作方法也不一樣,那么技術人員就要做好自身本質工作,對常見的操作行為進行總結整理,技術人員就要對每一種不同設備的參數和操作功能進行明確,并且也可以通過對具體機械設備的運行模型讓操作人員進行熟練和識別。施工操作人員在緊急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基本應急措施,把可能帶來的危害降低到最小范圍,進一步促進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4.2 施工材料的合理選擇
在施工材料的選擇中,必須要做到嚴格按照設計的材料的性能和質量要求和工程實際所需選擇。一旦材料方面出現了質量隱患,就會直接導致返工重修現象的發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它的施工質量會受到各個摻和料質量和配合比影響,例如常見的水泥、砂漿以及添加劑等等,這些摻料之間在具體的摻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標準配比進行,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在進行供貨商的選擇上也要以資歷優秀、信用良好的商家為主,同時考慮到造價成本的因素,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成本的浪費[4]。在具體的采購環節,采購人員要按照業主及管理部門所給出的采購清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采購,并且在材料進場時還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查檢測,在進場之后還要根據不同材料的性質,對其進行分類化、針對性處理。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它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所涉及到的領域較多,只有在施工材料環節做好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才可以保證施工材料的性能良好,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4.3 施工前要做好地質勘探工作
在當前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首先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影響因素就是工程輸出的環境特點,如果是在平原地區則施工難度不是很大,如果是在山區環境中,那么施工難度就會相對較大,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地質和水文條件等的影響。我國的地域面積較為遼闊,不同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條件差異較大。因此,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在開始施工前就要先對施工現場的各方面條件進行勘察掌握,進而制定出一個科學、詳細的施工規劃方案,對施工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事前考慮和分析,保證每一個施工環節都可以按照標準化施工進行。另外,自然環境的控制和管理還是所有施工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施工單位只有對施工現場的環境特點有足夠了解和把握,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和準備工作,才可以在后期施工中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在對土方開挖前,認真做好地質勘察工作,能夠保證和提高施工質量,也可以大大提升施工效率。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明顯存在施工技術難點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水利建設各參建單位,特別是作為施工質量自控主體的施工單位,要從施工技術難點入手,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和完善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及考核辦法,落實質量責任制,在施工中加強質量檢驗工作,認真執行“三檢制”,切實做好農田水利工程質量全過程控制,保證施工質量,使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發揮更大的經濟和社會資金效益。
[1]李峻.基于農田水利工程中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23):143.
[2]黃舒婷.淺析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點及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2):163.
[3]陳微.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技術難點和質量控制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4,34(07):41.
[4]劉召軍.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質量控制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35(08):23-24.
S274
B
1007-7596(2016)08-0151-03
2016-06-24
吾日古麗·艾克木(1967-),男,新疆巴州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