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田水利建設不僅關系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西南地區發生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面前,薄弱的防災減災體系、脆弱的農田水利設施充分暴露出我國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低下的現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已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的時候。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農民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推動基層水利發展。
生態環境還是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使生態系統保持長久的動平衡衡和良性循環。而生態環境的惡化,會出現生態失調和惡性循環。水是生態環境基本要素,水的豐、平、枯,對生態環境的好壞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環境中有了水,沙漠可以變成綠洲;缺了水,綠洲也可能變成沙漠,這便是水和環境相互之間的關系。興修水利,科學、合理地改變自然界水的時、空分布,不僅可為農業發展創造條件,而且也是為人類生存創造適宜生態環境的措施。因此,進行大規模、長期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