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芝
身份證 410882197507157522
新技術在電氣設備狀態檢修中的應用
劉軍芝
身份證 410882197507157522
電氣設備狀態檢修可以提高設備管理水平,是工廠系統設備管理中的一大特色,主要介紹了電氣設備狀態檢修的意義、發展前景,闡述了新技術在電氣設備狀態檢修中的應用。
新技術;電氣設備檢修;應用
電氣設備狀態檢修可以消除設備缺陷,排除隱患,提高和保持設備最高效率及設備健康水平,確保設備安全運行。使設備安全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年限提高設備利用率。開展電氣設備狀態檢修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被監測設備全過程受控,沒有死區;避免過剩維修,節約維修資金;適時維修可避免維修不足及設備帶病工作,減少事故的發生,減少經濟損失;診斷出設備較精確的剩余壽命,合理使用設備,避免設備浪費。
定期維修與狀態維修是當前世界范圍內廣泛采用的兩種維修制度。定期維修制度缺點較多,逐漸老化過時;狀態維修優點突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目前,工業先進國家均采用狀態維修制度。實施設備狀態檢修既是技術方面的發展進步,也是對現行檢修管理體制的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國正由定期維修制度逐步向狀態維修制度過渡。
定期維修制度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到期必修,修必修好”,曾經起到良好的作用。但這種維修盲目性難于克服,每年造成人力、財力、物力浪費巨大,且在年檢大修中容易造成事故,降低可靠率和經濟效益。
狀態維修制度根據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該修必修,修必修好”,克服了定期維修制度的不足,勞動生產率與供電可靠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均有明顯提高。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微機的廣泛應用,監測手段不斷增多,為我國下一步更廣泛地推行狀態維修制度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建議有關部門有計劃、有步驟地積極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狀態維修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需要對設備歷年的運行記錄、檢修臺賬進行整理統計、分析摸底,爭取少走或不走彎路從而達到預期目的。
3.1 發電機、變壓器的檢修
狀態檢修(cBM)也可稱為預知維修(PM),是以獲取設備運行的特征量為基礎,結合設備的歷史運行狀況、檢修情況以及現在的運行狀態,查明故障(隱患或缺陷)性質、位置和嚴重程度。
不斷電和帶負荷稽核技術正是基于以稽核到設備運行的特征量為基礎,并采用專業的測試軟件系統,來測試準確的預知性稽核設備(電氣保護系統)運行數據,實現了從停電對設備健康狀態進行診斷到不停電設備健康狀態進行實時或定時診斷、評估和剩余壽命預測這項技術上的變革,是對狀態檢修理念的一種新突破[1]。此技術能夠完整地查到當前保護系統元器件運行的主要數據、隱患內容等各項指標,并針對元器件運行的情況,了解到元器件參數是否出現異常,元器件是否發生實質性故障或出現某些異常征兆,用戶可根據這種數據進行糾正或維修,減少成本、時間、人力等各種非必要支出。
新投入使用的變壓器、運行5年后的變壓器及運行或試驗中發生特殊情況的變壓器都要進行吊芯檢修。吊芯檢修是將變壓器的鐵芯從油箱中吊出或將變壓器的鐘罩吊開露出鐵芯,然后根據技術標準要求,對各個部件進行檢查、測量、試驗,對各部位進行清洗,并處理有關缺陷[2]。由于吊芯檢修要起吊鐵芯或鐘罩,為防止起吊過程中傷人或碰壞變壓器部件,變壓器吊芯時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吊芯應選擇在良好天氣進行,并且工作場所無灰煙、塵土、水汽,相對濕度不大于75%。變壓器鐵芯在空氣中停留時間應盡量縮短。如果空氣相對濕度大于75%,應使鐵芯溫度比空氣溫度高10℃以上,或者保持室內溫度比大氣溫度高10℃;且鐵芯溫度不低于室內溫度。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吊芯,才能避免芯子受潮。起吊前,必須詳細檢查起吊鋼絲繩的強度和掛鉤的可靠性,以免發生起吊過程中出現斷繩事故。
起吊所使用的器具不準超載。
3.2 注意事項
在發電機(調相機)的斷路器及滅磁開關都己斷開,但轉子仍在轉動的情況下,禁止在發電機(調相機)回路上工作,以防止因轉子的剩磁在定子繞組中感應電壓觸電。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在轉動著的發電機(調相機)回路上工作時,必須先切斷勵磁回路,投入自動滅磁裝置,將定子出線與中性點一起短路接地。在裝拆短路接地線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墊上,并戴護目鏡。填寫小修記錄。小修記錄包括廠(站)名、變壓器編號、銘牌、小修項目、更換部件及檢修日期、環境溫度等。對檢修后變壓器上部各放氣堵應充分放氣。檸松放氣堵放氣,當冒油時快速擰緊。變壓器上部不應遺留工具。在退出檢修現場前,應檢查變壓器的所有蝶門、截門是否處在應處的位置。
設備狀態檢修管理可促進設備管理水平提高,是工廠系統設備管理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如何利用信息系統為狀態檢修管理服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只要我們不斷改進和創新,不斷提高設備狀態檢修管理,提高設備管理水平,才能提高電網設備運行可靠性,提高電網的電能質量,減少電網損耗。
[1]李常熔.工廠設備診斷技術概論[M].北京:水利工廠出版社,1996.
[2]荊銘,邱夕兆,延峰.電力調度數據網安全技術及其應用[J].電網技術,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