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康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社區服務中心,貴州貴陽 550081)
城市區域化黨建與教育問題研究
鄧永康
(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社區服務中心,貴州貴陽 550081)
區域化黨建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區域內,以屬地黨組織為核心,以區域統籌理念引導轄區全體黨組織和黨員共同參與的區域性黨建格局。區域黨建工作具有地域性、網絡性、多元性、開放性、整合性、系統性等特點。為促進城市區域黨的建設工作,應該采取建立黨建數據庫、核心領導一體化、民主監督一體化等措施。域化黨建是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一個新課題。本文通過對黨建、區域化、區域化黨建內涵及特點的探討,結合“三嚴三實”要求對區域化黨建癥結進行分析,提出建立區域黨建一體化措施。
域化黨建;黨建數據庫;核心領導;民主監督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長期的系統工程。區域化黨建是縱深推進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有效措施之一[1]。特別是在大數據的當下,如何推進區域化黨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一個新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變遷急劇,黨的建設不再是原來單一的“單位”社會治理體系,區域性“共同體”社會綜合網絡治理體系提上了日程。區域化黨建就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區域內,以屬地黨組織為核心,以屬地所屬黨組織黨員為主體,以區域統籌理念引導轄區全體黨組織和黨員共同參與的區域性黨建格局[2-3]。它不是單純的意義上的社區黨建,而是黨的建設的新領域、新模式,是在新形勢下黨如何領導社會的新探索。其內涵有六個層面:一是“一定區域”。這是區域界定,是它的局域性,是開展黨建活動的地域限定。二是“一個核心”。這個核心是區域屬地黨組織,是實現區域整合、區域服務、區域共治、區域認同,區域文明和諧發展的領導核心、組織核心、統籌核心。三是“一個主體”。這個主體是指屬地黨組織所屬的黨組織黨員,它是全面推進區域化黨建的有生力量、基礎、骨干。它所發揮的作用在區域化黨建中是表率、標桿,引領著區域化黨建方向。四是“一個理念”。這個理念是區域統籌理念,它涵蓋社會控制論、社會生態系統等理論,以一定區域為黨建單元,綜合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和信息技術手段,科學設置黨的組織、統一管理區域內黨員隊伍、整合使用區域內黨建資源,統籌開展區域內黨建活動。五是“一個共同”。這個共同是共同參與,在屬地黨組織的領導下,所屬黨組織黨員的帶動下,通過區域統籌,積極引導、調動并發揮駐區域內黨組織、隱性黨員、熱心群眾作用,形成一個齊抓共管、前引后追,區域共治的局面。六是“一個格局”。這個格局就是“一核兩翼”,是一個有機的、穩定的等腰三角形,是一個多元參與的黨建聯合體。
區域化黨建工作的特點主要有六個。一是地域性。區域化黨建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開展黨建活動,它以一定的實際區域為黨建基本單位,它與傳統體制下的單位黨建或社區黨建相比,其很具凸顯地域性特點。二是網格性。區域化綜合社會實體是一個整體,它由若干個網格組成。“網”是指功能不同的同時又被有機整合的各個可多可少的組織實體或隊伍,“格”是指管理區域或對象被劃分后的若干個可大可小的空間單位。網格本身具有相互連接、彼此聯動的特點,便于調控力量的有效、集中投放[4]。網格化是一種配置體制和協作機制,其實質是區域內資源的有機整合。區域化黨建也是如此,它由區域內若干個所屬黨組織或駐區黨組織組成,黨組織中又有若干的在冊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等個體,是通過劃分區域網格單位實現區域黨建全覆蓋,具有網格性特征。三是多元性。區域化黨建是對區域內屬地社會生活體的黨建,它既要對區域內樓群商宇、兩新組織、駐區黨政軍企事業黨組織等的核心領導,又要對區域內在冊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以及積極分子等分類教育管理,從黨建對象來看具有典型的多元性特征。四是開放性。社會的變遷,相繼而涌的“兩新組織”取代了傳統的以政經合一為主的社會構成主體,黨的建設工作重心從過去的工作單位轉移到共同生活的“地區”,黨建資源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開放,黨建對象從單位個體向區域化綜合體擴張,黨建方法與思路從單位性封閉的向區域性開放,因此,它有明顯的開放性特征。五是整合性。區域化黨建的對象是多元的,資源是豐富的。屬地黨組織是區域化黨建的領導核心,對各種資源和各方力量的整合統籌并形成齊抓共管共駐共建機制是區域化黨建中屬地黨組織的核心工作任務,它具有整合性特點。六是系統性。根據區域化黨建的網格性特點,“網”與“格”、“ 格”與“格”的關系就是“整體”與“部分”、“ 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根據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是若干個部分的有機結合,整體是部分的整體、部分是整體的部分[5]。區域化黨建是把屬地區域內多元黨員隊伍、多元黨組織、多元黨建資源統一起來,構成一個有機的黨建工作系統,系統內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這是區域化黨建的系統性。
在大數據背景下,綜合運用大數據理論和優勢特點,結合“三嚴三實”要求,對區域黨建一體化進行了實踐探索,膚淺地總結了一些經驗,以供同仁參考參考。
3.1 建立區域化黨建大數據庫
大數據是基礎,一體化措施是路徑,區域化和諧發展是目標。大數據是全球熱詞,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它有數據體量大、數據類型繁多、處理速度快、價值密度低等特點。大數據庫的建立對區域黨建一體化探索有基礎性作用。一是建立黨員教育管理數據庫。在現有的黨內統計系統平臺的基礎上,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聚融遠程教育資源,集成一個涵蓋教育培訓、黨員評議、信息溝通、在線交流、組織生活、黨費收繳、民主管理、作用發揮、考核獎懲、黨內監督等模塊一體的黨員教育管理平臺數據庫。二是建立區域生活實體數據庫。在現有的網格化管理服務系統平臺的基礎上,綜合采集轄區所有資源,涵蓋人口人群、樓群樓宇等,大至樓盤組群、中至單位個體、小至巷道井蓋,形成一個區域內衣食住行等所有資源一體的數據庫。三是地區發展需求數據庫。人類需求包括生理、安全、情感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等需求。地區需求是區域內各類人群和各類駐區組織的需求。在綜合網格化管理服務系統平臺和PS系統平臺的基礎上,采集并建立一個區域內地區發展各類需求的數據庫,綜合考慮各類并形成一個地區發展的地域性需求,有利于區域化黨建的深入推進。最后將以上三個數據庫綜合建成一個區域化黨建大數據庫,統攬了區域內資源、需求等等,大大夯實區域化黨建基礎的基礎。
3.2 核心領導一體化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區域化黨建是屬地黨組織整合區域內各類組織資源和社會資源、延伸開展黨建工作的綜合性操作平臺。它打破原來的條塊分離、封閉的黨組織設置形式,建立了一個不同于原來單一領導機制的具有協商議事特色的新機制。這個“新機制”就是開展區域黨建一體化的領導機制,如聯席會議制、大黨委制、大工委制、大黨建制等,或以“黨委+黨的代表”形式、或以“專職+兼職委員”形式,都是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調動多方積極性,深入推進區域黨建開展。
3.3 組織設置一體化
黨組織是“樁”,“樁”的扎入深度和“樁”“樁”之間的密度直接關系到黨的領導的基層牢固程度。綜合運用區域化黨建大數據庫,采取“鐵打的硬盤,應對流水的兵”的方法對“樁”統一設置并扎根區域。首先是“條”上獨建。對區域內符合建黨組織條件的單位,指導、協助單獨建立黨組織。其次是“條”“條”聯建。對區域內不符合單獨建黨組織黨委,采取“地域就近、需求就近、行業就近、過組織生活就近”的“四就近”原則聯合建立黨組織,把黨組織建在樓棟商宇、產業鏈、市場、區域上,實現黨組織縱向設置“零”空白、縱到底。另外是“塊”內建。在區域內,以“塊”為準劃分若干“格”,在“格”上以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為主建立若干黨組織(含功能型),實現黨的組織設置橫到邊。最后是“塊”面統。區域內縱橫交錯的黨組織網絡體系由屬地黨組織操縱統攬。綜上,屬地黨組織的“經”(所屬黨組織)輻射到區域內各個角落,“緯”串聯了區域內各類黨員,“經緯”相交,黨組織設置連成一體,實現區域整合。
3.4 教育管理一體化
教育管理是對區域內黨員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修補與重塑,達到區域認同。綜合運用黨員教育管理數據庫的優勢資源,形成黨員教育、黨員評議、溝通交流、民主票決、信息反饋等一律在線,完全改變了以往白天集中教育培訓和過黨組織生活的形式,形成資源享受、教育培訓、組織管理一體化模式,實現一個黨員由一個黨組織主管、參加多個黨組織活動,一個黨組織由一個上級黨組織主管、參加多個黨組織活動的教育管理。黨員發展上,實行屬地黨組織黨員發展名額一體化統籌分配、發展程序一體化把關審批。管理上,實行一體化的黨員分類管理,在冊黨員,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管理;退休老黨員,引導充分發揮夕陽紅奉獻精神;在職黨員,雙奉獻管理;對流動黨員, “一建二靠三卡簿”措施實現有事找“娘家”、心安住“娘家”。
3.5 區域共治一體化
區域共治是對“塊”內公共事物的有效管理,是屬地黨組織在以“塊”為整體,引導區域內利益相關者通過互動協商共同解決區域黨建公共問題。鼓勵并指導區域內相應單位個體成立社會組織,松松其成長之“沃土”,引導其有序參與地區區域建設,成為地區區域建設的重要骨干力量。建立區域議事協商合作網絡,如居民議事會,廣泛整合、引導區域內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居民代表、駐區單位代表、“兩新”組織代表等一切力量有序政治參與。結合科技手段發展區域民主,推行區域黨政務公開,在區域內深入開展黨的宣傳,使多元主體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在區域民主的基礎上實現區域共治一體化。
3.6 民主監督一體化
民主監督是黨的建設方面的一個內容,它能使黨的建設更加透明、黨的基礎更急穩固。針對普通黨員、黨員干部存在的問題,在作風、作用發揮、宗旨意識、理想信念等方面制定監督內容,在區域內,按黨員居住、工作因素,就地公示黨員基本信息和照片,接受屬地群眾監督;對黨組織內黨員與黨員或跨組織黨員實行“一對一”監督;根據組織管理權限,實行普通黨員對同級黨員干部、下級黨員干部對上級黨員干部監督,更大限度地發展黨內民主,切實扭轉“四風”。
通過建立區域化黨建大數據庫,創新地推行系列一體化區域黨建措施,從區域整合、區域服務、區域認可到區域共治,地區區域黨建成為了一體,最終實現了一體化區域黨建目標——區域化和諧發展。
[1]梁妍慧.區域化黨建是黨的建設的新課題(J).濟南:理論學刊,2010.10
[2]臧杰斌.城市街道社區黨建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9
[3]姚茂華.社區黨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04.2
[4]馬美菱.上海試點社區黨建網格建設:社會管理全覆蓋[N].上海:文匯報,2004-9-19(8)
[5]張敦福.現代社會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the party building in the city
DENG Yong-kang
(Guiyang mountain lakes exhibition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Guizhou Guiyang 550081)
Regional party refers to the city in a certain area, apanage party organization as the core, guide jurisdiction with area as a whole concept all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party memb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gional pattern of the party.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to promote the urban area,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party database, core leadership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of democratic supervision and other measur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arty, the party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with "three steady tightening real" requirement to analyze regional party problem, establish regional party integration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domain of Party building, Party building database, core leadership, democratic supervision
G642.0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068
1672–7304(2016)05–0137–03
(責任編輯:吳 芳)
鄧永康(1978-),男,貴州道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史、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