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廣東 肇慶 526020)
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路徑探析
王海燕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廣東 肇慶 526020)
自陽光運動項目啟動以來,各高校院校再結合自身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路徑進行了積極地探究,對增強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其健康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陽光體育運動;課程改革;路徑;探究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興起了“全民健身”的口號與活動。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我國體育總局、教育廳以及共青團共同開展了以“陽光體育運動”為主題的大型體育活動,有利于引導廣大中學生與大學生形成堅忍不拔的品質,在體育運動中提高個人的韌力與耐力,從而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強而國強”,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承載著國家繁榮昌盛的希望,強健的體魄是青少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陽光體育運動項目的啟動,關系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出身體茁壯、內心強大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的快速發展;從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角度來看,有利于打破學校傳統的教育模式,由原先只注重理論教育轉變為同時注重學生理論學習與身心發展的教育模式,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與實施;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前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降趨勢,學生的肺活量、韌力、耐力等均有所下滑,而體重明顯上升,這都是因為學生長期不參加運動,沒有形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所導致的。陽光體育運動要求學生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運動,可以從根源上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幫助學生養成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
2.1 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
俗話說“健康是革命的本錢”,拿生活中我們最通俗的比喻來解釋一下,一筆財富后面有很多“0”,排在最前面的是健康,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健康,那么再多的財富對他都無濟于事。因此,現代化教育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訓,更要使學生積極參加運動項目,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基于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下,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要以“健康為導向”,優化課程改革,注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在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完全融合陽光體育運動理念,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運動方式,教師要在運動方式和運動技能方面加以指導,并不斷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運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時刻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樂觀之心。
2.2 開辟教師成長綠色通道,使教師掌握體育界的前沿動態
高校院校陽光體育運動能否順利開展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技能。因此,各高校院校要注重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開辟教師成長的綠色通道,使教師時刻關注體育界的前沿動態。當前高校體育教師的素質還比較低,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講座、論壇,不同班級的教師之間要相互交流與溝通,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制定出完善的改進方案;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條件好的高校院校要組織體育教師出國考察,汲取國外的先進教學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加以借鑒和引用。
2.3 倡導和諧的陽光體育運動
學校使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地方,為學生的人生之路保駕護航。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保證學生快速成長的重要前提。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拼搏、積極上進的學習態度與人生態度。高校院校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借助體育課程的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熱情,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可以以運動會形式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公平、公正和公開的競爭,使學生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之處,從而激發高校學生的上進心和對體育運動的激情[1]。
2.4 優化體育課程結構
在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下,高校院校的體育課程設計要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身體狀況、個人愛好與興趣,開展集健身與娛樂為一體的體育課程。這就要求高校院校在體育課程設計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結合青少年的身體特征進行課程的安排,同時開設選修和必修兩種學習課程,保留籃球、足球等技能性運動項目,在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熱情的同時提高其體育技能。
2.5 豐富高校學生體育休閑運動
高校學生的體育休閑運動是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開設寬闊的場地供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不僅要保證日常的學習日期而且要保證假期也有體育社區供在校學生進行休閑、健身。高校院校是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要平臺,學校不僅要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要適當調節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活躍教學思維,促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
2.6 加強學生體能監測管理
當前,大部分學校獎學金、優團、優干的評定與學生的體育成績不掛鉤,導致學生只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而忽略了自身健康體質的增強。因此,學校要加強學生的體能監測管理,將體育測評成績按照一定的百分比例進行評比,從而加強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強化學生的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嚴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考核,避免出現作弊、替考等現象[2]。
2.7 結合民族體育傳統,完善體育課程設計
我國是一個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運動特色與運動愛好,蒙古族以摔跤、馬術為主,藏族以射箭為主,滿族以蹴鞠為主等等。因此,高校體育課程的設計要綜合考慮各個民族的體育傳統,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勇敢的性格、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民族平等的觀念。民族傳統的體育課程實際符合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充分考慮到不同民族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校院校應該充分利用陽光體育運動,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保證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吸引廣大學生走向操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成為擁有健康體質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1]胡茵,盛建平.基于陽光體育運動理念的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年11期
[2]成鈞.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9期
On the path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WANG Hai-yan
(Guangdo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Career Academy,Zhaoqing Guangdong 526020)
Since the start of the sunshine sports project,the univers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ir own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path to actively explore,to enhanc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improve their health level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Sunshine Spo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ath; Exploration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王海燕(1983-),女,山東臨沂人,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